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战略很早就被运用到了外交领域,但文化外交的提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而外交的胜利往往取决于国家的实力,这种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文化被看作是综合国力中的一种"软实力",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中法文化外交的历史和现实实例,浅析中法文化外交中的共同特征,证实这些特征促进了中法文化外交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与欧美国家相较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现在的经济地位是全球第二,但文化地位却远远不能与经济地位相匹配,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显得迫在眉睫.体育文化软实力包涵隐蔽性与易接受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渗透性与持久性,据此提出了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需加大体育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创新力度,增加体育人口,提高大众体育文化生活满意度,发挥体育文化外交作用,注重体育文化教育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给中国的外交战略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力量.文化外交是一国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特定战略意图,以自身文化为栽体,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文化外交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从文化外交的理论着手,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的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都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当前,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的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和文化霸权主义等多方面的冲击,需要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并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和繁荣网络文化,以此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供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公共外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交流,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信任、友谊与合作,进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与国家利益是公共外交的终极目的。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文化,庐山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样式,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白鹿洞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以东林寺为代表的宗教交流、以庐山别墅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与交流、以庐山景观为中心,展开个体为主的公民旅游交流构成了以庐山文化为基础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6.
和谐外交理念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外交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其目标是构建和谐世界。在和谐外交理念指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对外战略,将更加密切地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国家形象因和谐外交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弘扬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其间,美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根据形势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不断转变。美国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它决定着美国外交行为的模式,在国家目标的确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直是美国外交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可以说,文化的作用更具有本原性。  相似文献   

9.
印度非常重视软权力建设,把文化软权力作为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资源,文化外交作为软权力的运用成为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选择。印度文化外交的一些独特方式值得中国借鉴,对中国开展文化外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作为传统外交的补充形态,日益为各国所重视,其中政府、媒体和文化资源是三个重要元素.尽管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政府的主导性地位不可动摇;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其作用不可替代;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资源,其魅力远远超过经济、军事等硬力量,足以改变公共外交的效果.政府、媒体和文化的通力协作和合力效应是完善公共外交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苏娟芳 《快乐阅读》2011,(6):177-180
2011年温家宝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二五规划不仅把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而更好的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我国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应该清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意蕴,即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什么的问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是人所特有的本质力量,即超越自然有限性,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能力。文化软实力源于人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属人"性,其内涵主要包括人对世界进行能动认识的能力、从事实践创造的能力、建构价值世界的能力、规范社会秩序的能力、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能力等。在国家战略层面,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以共赢、贡献、和谐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观,为解决西方冷战思维下的软实力理论的内在矛盾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实现这种软实力观最有力的代表——孔子学院,在发挥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充当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载体,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孔子学院通过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使其传播得更为广泛;孔子学院以其在文化产业上的探索和对外交往活动中所展现的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产品输出和文化外交的重要平台,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发挥得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海洋世纪,海洋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实现"复兴梦"、"强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展现出的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海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传播践行等问题,已成为提高国家政治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文化交流与传播为核心的文化外交逐步发展到公共外交新阶段,成为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和提升国家形象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战后韩国的"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进的历史表明,韩国的公共外交已经从国家事务的相对边缘地带逐步走向政治中心,对韩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强化软实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凝聚力;通过克服西方文化依赖,增强国家文化创新力;通过推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通过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战略文化,是指国家在运用战略手段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与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受地缘环境、政治文化、历史记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经历数十年的历史积淀,新加坡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具有自己国家特点的战略文化,主要包括大国平衡、地区主义、外交与威慑并重的国防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18.
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调整了对内对外的政策,结束了"一边倒"的外交路线,逐步过渡为"多元化"的外交方针。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越南在认识到文化外交的正面效应后,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外交的指示》《到2020 年越南文化外交战略》从制度上给了文化外交顺利实施的保障。文化外交推介了越南的国际形象,提升了国际地位,增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为越南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外交在中国外交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学院"是近年来传播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孔子学院"的诞生肩负着文化传播和知识转移的任务,成为世界上中国的桥梁。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一、关于软实力(一)软实力的界定软实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奈认为,软实力指的就是:"一种通过让人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