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43-43
问:“作”和“做”在使用上常常发生混淆,请问:怎样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答:“作”和“做”同属动词,都有“从事某项活动”或“制作”的意义,用法上存在着部分通用的情况,如“叫做”“当做”“做主”也写作“叫作”“当作”“作主”。但是,“作”和“做”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相同语素、在意义上对称的词语.如“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的词语,如“新房”和“旧房”、“大人”和“小人”等。  相似文献   

3.
如果指示代词“那么”、“那般”、“那样”的前面有摹状喻词“像”与其搭配使用,就组成了能表达比喻义和对比义的比况结构。从句语功能讲,“那样”结构与一般比况结构相似,“那么”和“那般”结构则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5.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氽”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相似文献   

6.
“与”在古汉语中当介词“和”、“同”讲,但在有的句子中却说不通,而解释为“带”、“带领”则文从字顺。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很不少,其它先秦两汉的古藉中也不乏其例。只要句中主语是地位高、权力大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而“与”后边的人是主语发出“赴”、“驰”或“入”、“归”等动作行为时所带领的对象,这“与”就可以释为“带领”。有的古文译著者在译文中有时也把“与”译为“带”、“带领”,但这好像是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义项来诠释。“与”有“带领”义是“与”、“以”通假所致。“与”、“以”同属余纽,“以”有“带领”义,也有介词的“和”、“同”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当代汉语小说语料库”和“汉语复句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汉语中三个同音词——“各各”、“各个”和“个个”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借助搜集的语料比较了三个词语的异同,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简化字中有一些字的声旁是“卖(卖)”,实际上应该是“”这是隶变后字形相溷造成的。经传中多不见“”字,而常见“儥”字,实则二者为一字之分化,“”字后以假借字形“鬻”或“粥”行,“儥”字则仅见于经传中且鲜用,他们所代表的字义逐渐被“买”和“卖”取代,这是因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9.
李言新 《广西教育》2007,(11C):28-28
“即”和“既”字音相近,字形相似,同学们不易分清,经常将“即使”写成“既使”,把“既然”写成“即然”。  相似文献   

10.
古代人不仅有“姓”和“名”,而且还有现代一般人没有的“字”和“号”。下面我们来介绍古代人“字”和“号”的常识。  相似文献   

11.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2.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翔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7):132-134
"教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但最终的实施更多是在课堂里进行,课堂也就成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根据当前学校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与能力转换的现状与不足,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才能转换成能力;并就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提出几点课堂教学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过分的思辩机制叙事的损害,也由于研究中“实用主义”式的误构,致使教学论研究的知识形态-教学论知识呈现出“非合法化”的状态。而要使之恢复常态,步入“合法化”的轨道,重构就成为自然之事。以“非合法化”叙事为参照,可解构出“立足现实,回顾过去,面向未来”的教学论知识“合法化”的范型。  相似文献   

14.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目标及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导致了目前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学科本位、封闭单一、科学中立等局限。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要求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建构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知识结构目标。其发展途径在于建构后现代知识型主导的知识结构观,完善和创新办学机制以提供教师发展知识目标结构的外部条件,敦促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产学研合作、培训进修等途径发展复合、创新、开放的知识目标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知识经济学的角度首次提出"知识超市"的理念:在"知识超市"中,知识是商品,而顾客则是广大学习者."知识超市"提供有偿服务,任何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在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地点进入"知识超市"获取到任何学科的知识."知识超市"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促使学习化社会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时,农村教育的“赔本”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教育本来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人的未来收益的资本。但是在社会发展更加依赖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又如何会出现与之相悖的教育“赔本”现象呢?本文拟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作一系列解读,认为农村教育“赔本”现象,与我国延续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投资系统以及农村教育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是晚清以降现代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整合乡村社会的延续。现代国家通过"民主下乡",推行民主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线上教学的应急性革命,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校知识教学的变革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上围绕知识教学所进行的争论和重大变革,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革命发生的背景及其走势;随后,文章剖析了技术变革知识教学传统的有限性;最后,文章提出在"后疫情时代"知识教学变革应遵循教学和知识的双重逻辑。从教学逻辑和知识逻辑的角度而非技术的角度进行知识教学变革,对于认识"后疫情时代"学校知识教学变革的走向乃至学校教育变革的趋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形知识”概念强调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潜意识与直觉的作用,对语言学习与教学富有启发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须以内容为依托开展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其体验性和情境性,以利于隐形语言知识的摄取,充分发掘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