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健 《青年记者》2009,(24):50-51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以新闻娱乐化为例,人们普遍认为,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  相似文献   

2.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机关报受发行量降低和都市报异军突起的影响,愈来愈倾向于将新闻软化,以求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其名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服务读者,刻意追求所谓软新闻,逐渐向新闻娱乐化靠近.  相似文献   

4.
对新闻娱乐化的认识需以新闻的两个维度:硬新闻和软新闻为研究原点。以此得知,新闻娱乐化是新闻的表现方式的转变,并非新闻的低俗化。  相似文献   

5.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目前对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何为新闻娱乐化,目前还没有简单明了的定义。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向受众播报: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在国外新闻业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下,中国的新闻业这种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到底什么是新闻娱乐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定义。通俗地说,这类新闻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现是减少了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尽全力地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娱乐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作为一种可以为大众带来娱乐消费的媒体早已被中国人所认知,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忙忙碌碌中,太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而娱乐经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还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中国的电视界就把娱乐作为其最大的发展生存支柱。眼下,娱乐在电视界大行其道,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新闻娱乐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  相似文献   

9.
鞠新树 《记者摇篮》2009,(11):49-49
随着市场经济在各领域的渗透,媒体新闻的娱乐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卜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所以说,我们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要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涤荡,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生着巨变,传媒业也迎来了势头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国外的戴安娜之死、克林顿性丑闻报道到国内的张国荣自杀、马加爵事件的炒作,新闻的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这种新闻内容上偏向软新闻,形式上追求新闻文学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的娱乐化现象,对新闻的公信力和客观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笔者认为可作内容与形式两面观: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事故性、情节性,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撤,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的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绝不能混淆,否则,将带来舆论导向上的偏差。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不同于严肃新闻和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其中明…  相似文献   

13.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几点特性: 其一,娱乐新闻具有娱乐性,因其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王少华 《视听界》2004,(5):64-65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乍一看,似乎同出一辙,但两者却又不同。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它的定义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相似文献   

15.
新闻娱乐化,是指一种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的报道方式。其特点是在传媒报道中减少严肃新闻和硬新闻的数量,将名人趣事、暴力犯罪事件、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要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和吸引力,不遗余力地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闻娱乐化目前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存在两种较普遍认可的观点:一种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主要表现是减少严肃新闻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等?  相似文献   

17.
要做一份生活服务类的时尚休闲报纸,最好能将严肃的新闻娱乐化. 什么叫新闻的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相似的是,它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但不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明星逸闻,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人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电视新闻慢慢从以前的以主流严肃新闻为主要内容转变为现在的以花边新闻、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体育新闻这些软新闻为重点,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娱乐化。由于受到观众的热力追捧,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是随着新闻娱乐化的逐渐兴起和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存在着有被颠覆的危险。如何适度把握娱乐化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玉 《河北广播》2004,(4):66-67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这里不仅仅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新闻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叶思珉 《今传媒》2011,19(3):89-90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电视新闻慢慢从以前的以主流严肃新闻为主要内容转变为现在的以花边新闻、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体育新闻这些软新闻为重点,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娱乐化。由于受到观众的热力追捧,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是随着新闻娱乐化的逐渐兴起和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存在着有被颠覆的危险。如何适度把握娱乐化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