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美国三大检索系统在检索咨询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论文被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和被他人引用的情况,往往代表了该论文的学术水平,广泛地受到我国有关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我国科学评价工作中的重要指标。以科技论文被检索系统收录和引用情况的检索成为一大情报需求,各级情报部门以各种方式提供着检索咨询服务。在对检索范围、提供文献检索证明的用语等细节未经规范的情况下,实施检索和咨询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差,本文对这些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Excel和EndNote Web提高论文查收查引工作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亚芳  陈锴 《图书馆杂志》2013,(1):32-34,60
"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统计表"综合反映了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针对被SCI网络版收录论文的引用期刊种数和引用作者人数的统计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文档合并和Excel高级筛选功能结合的方法,还介绍了利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Web提高论文查收查引工作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1年《编辑学报》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1年收录5084种期刊的引文数据库,统计了《编辑学报》2001年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引用期刊、被引论文年份、被引频次和被引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的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和影响因子分别为0.292,1.42,1.075。  相似文献   

4.
文章调查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能否提高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关注度,并增加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通过分析163635篇在2012年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及其收到的推文数和引用数,发现在同一个期刊内,在推特上被推送过的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比没有被推送过的多近20%。已有研究发现在论文收到的推文数和被引用次数之间存在微弱的统计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也存在于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娜 《图书馆界》2014,(5):35-38
利用SCIE数据库,统计出2004—2013年间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情况,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比较分析被收录论文数量、H(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平均被引频次和国际引用率等指标,研究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出华南理工大学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的情况,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和引用已成为评价个人、机构、地区以及国家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质量的国际通用依据。因此SCI(E)越来越受到我国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SCI(E)的收录范围、检索途径和投稿技巧。  相似文献   

7.
科技论文引用种类的初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微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6):59-62
科技论文被引用率的大幅提高,并不意味着我国科技竞争力会自然大幅提高。被引用有负引用、正引用之分。正引用有流水引用、有效引用、深度引用和发展性引用之分。只有发展性引用率高,才说明科研成果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此提出用收录、引用和引用深度对科技论文进行质量评价的综合方法,以期为提高我国图书情报信息工作的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DIALOG联机检索SCI数据库的技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如何利用DIALOG联机系统中SCI数据库进行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的检索,总结了论文收录与引用的规律以及节省联机检索费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论坛》近3年被引分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春辉 《图书馆论坛》2002,22(3):122-124
利用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统计了《图书馆论坛》1997-2000年间被引用情况,针对统计结果,从引用期刊、被引论文年代、次数、著者分布等项进行分析,确定了近几年图书馆论坛126篇重要论文,并就重要论文的主题做出归类分析,核算出1997-1999三年即年指标、三年期刊半衰期、1999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从文献来源、影响因子、被引用情况、国际科技论文产出学科、地区及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科学地评价我国自然科学及基础科学研究的状况,提出影响我国国际期刊论文质量的因素及对策,为提高中国科技期刊论文国际竞争力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际著名权威检索工具EI、ISTP、SCI, 对中国科学院各资源环境研究所1990- 1998 年论文收录及其被引用数量、人均发文量、国际论文数量、合作研究论文数量等进行统计, 并对各所论文中被SCI 收录及引用最多的作者、刊物和机构进行比较排序, 进而对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管理与联系的各资源环境研究所科研总体实力进行比较评价。  相似文献   

12.
董敏  刘雪梅 《编辑学报》2019,31(3):297-300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2018年被撤销的中文科技论文,统计被撤销论文的基本信息(发表期刊、论文题名、发表时间及卷期号、撤销时间、撤稿方、撤稿原因、编辑部处理方法及撤销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我国中文科技论文被撤销的情况及撤销后论文继续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共205篇被撤销科技论文纳入研究,涉及145种期刊。184篇(89.8%)来自自然科学类期刊;撤稿时滞为1~145个月;著作权、知识产权纠纷是撤稿最主要的原因;撤稿声明发布后还有59篇论文可以在数据库中在线阅读和下载全文,其中31篇论文依然被其他学者引用。结果表明期刊及相关学术机构应加强学术不端的审查和宣传,规范撤稿机制及流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南大学科研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珏  方国辉 《图书馆》2008,(2):88-91
本文利用ISI Web of Science对中南大学2000-2006年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被SCIE收录和引用情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术成果被国际临床指南引用,作为追踪学术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的一种重要指标,已用于多个国家科技评价中衡量医学研究影响力。但我国尚未有研究探讨医学领域研究成果被临床指南引用情况及论文特征。[方法/过程]本研究以呼吸病学领域为例,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国际临床指南,通过背对背方式对论文被指南引用性质和研究类型进行注释,应用文献计量法对引用情感、引用论文的年龄、研究类型等被引论文特征进行分析。[局限]本研究仅分析了成功被临床指南引用的论文,而已经发表的与分析指南所涵盖的主题潜在相关但未在临床指南中引用的论文数量尚未得知。[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临床指南引用的论文知识周期中值时间为4年,93.55%为临床研究,100%为正面引用和中性引用,13.86%发表在影响因子在10分以上的期刊,51.49%被基金资助,63.89%为国内合作。本研究所揭示的指南引用论文特征将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影响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6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较1995年增长4.4%,居世界第11位●被引用论文数摆脱徘徊四年的第15位,进到世界第14位,被引证率约为0.27●《EI》收录的论文数居世界第6位,比1995...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月31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32.4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7.1%。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49所医学高校的科技论文在1989-1998年被《SCI》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评价中国医学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医学高校科技论文的产出虽然比较稳定,但每年被《SCI》收录的情况变化较大,且呈马鞍形发展的趋势,被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综合类学科;被收录数差异悬殊,且呈不均衡性。与此同时,对医学高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少的原因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①中国医学高校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②存在语言障碍问题;③与世界重要检索系统,尤其是《SCI》的联系沟通不够。最后就医学高校科技论文如何进入《SCI》的系统还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以供医学高校学报界同仁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与2002年统计相比,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影响力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喜的是,2003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比上一年增长了22.2%,被引用篇数和被引用的次数则分别增长了29.0%和39.3%。也就是说,我国SCI论文的影响力指标比数量指标增长得更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SCI论文的质量在国际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马峥 《编辑学报》2017,29(2):108-111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来自约2 00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从2012年开始,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标引,共分为“论著”“综述和评论”“短篇论文和研究快报”“工业工程设计”“研究材料和标准文献”“交流材料”“书评”“社论”“消息动态”“译文”“文摘和其他”等11类文献类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论著”类型的论文是份额最大的文献类型,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综述和评论”文献被引用规模比较大,被引用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从文献数量上看,在全部文献中所占比例比较少,且数量规模也相对稳定;“短篇论文和研究快报”类文献被引用的规模和比例与“论著”类型文献差距较大;“交流材料”类文献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很小,约6成在发表之后3年内不会得到引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相关时滞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韩志伟 《编辑学报》2004,16(5):316-318
以科技论文运动的一个完整周期,即论文的产生-发表-被引用(利用)为参照系,结合作者-编者-读者构成的运作关系主体,研究科技期刊在科技论文一个循环周期中的"时滞"构成.认为时滞可分为6种,即:论文获取时滞,出版时滞,发行时滞,待阅时滞,阅读时滞,被引用时滞.论述中对6种时滞做了进一步细分,从而为针对科技论文时效性要求的期刊运作提供一些认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