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准确而又完整地再次表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它能反映出一个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结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采用逐字逐句的套用结构来进行翻译,本文从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入手,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词性转化规律,提高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2.
张宇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2):123-124,129
文章从翻译的原则出发,简要地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译汉过程中的词性转换现象,并针对学生对这种基本的翻译方法知之甚少的情况,结合具体的英译汉翻译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充当句子的成分较多,一般无需转换词类,而英语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类,充当句子的成分较少,尤其对在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充当不同成分的词时要进行词类转换,对此如何灵活运用,中把一些英语词性适当调整;1.英中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2.英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副词等等,由此,做到在忠实原义的前提下,使译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其读感到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活动中,就原文和译文的遣词造句,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论述了在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文化背景下翻译活动可采用的几种转换方式——抽象与具体、相反/不同/虚实角度等,使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都能得到更好的表达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举例归纳出了科技英语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几种类型,指出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遣词造句及表达思想的方式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7):85-86
英汉造句方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连接手段的区别和词性的不同。英语多使用介词、代词、连接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则更多依靠词序、逻辑顺序连接句子。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等表达,汉语则多用动词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做大量的词性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8.
词义修辞格是修辞格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修辞格,但在翻译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难对等转换的情况.因此,可引入翻译中的"叛逆性"概念,从辞格化转换和非辞格化转换两大方面,来探讨叛逆性转换在英汉修辞格互译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词义修辞翻译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倪洪源 《考试周刊》2009,(51):39-40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其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异之处。在英译汉时,对有些在用词和表达方式上和汉语一致或相近的英语句子,可以采用"词与词对译"的方法翻译;而有些句子则不可用此法翻译,否则译文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时就要运用词性转换策略来完成翻译。结合英汉语的不同特点,可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副词转换为形容词、名词转换为动词、介词译为动词、形容词译为动词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汉译英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英语与汉语主导词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自在词性使用上的特点,指出在翻译时应适当转换词性,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词类转译是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译词技巧。本文从名词与动词、介词与动词和形容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际商务英汉互译中词性转换这一技巧。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除需具有对原文准确的理解能力和深厚的母语功底外,还需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特别是词类转换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单词的词性是词汇与语法的结合点,是词汇最基本的使用依据;然而词性误用却是中国学生使用英语时常犯的错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词性习得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数据探究问题的根源,针对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中英两种语言数词短语的构词规律,认为汉语数词构词能力极强,数字多是对称并列使用、和动词或名词构成固定短语,且任意两个相连数字可组成数词成语。而英语数词构词能力弱,数字组合构成有限,多和介词构成短语,有时需通过语法或句子构成。在进一步分析了数词短语的表达意义、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翻译策略:1.遵循民族性原则。2.直译配合借用。3.力求语义对等。4.直译加备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类进行仔细比较,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探究其成因及特征;在比较两者词类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指出英汉语转换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可以运用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实践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翻译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可译、较难译(亦可译亦不可译)、不可译三种类型。通过英汉修辞格之间的比较研究,显示在翻译实践中分别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弥补法则是对以上三类辞格恰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英汉翻译中结构转换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给双语转换造成诸多的困难。排除和化解英汉思维差异的干扰和影响,认知两种语言结构互为转换的内在规律,是提高翻译精确性的必择之路。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以及两种语言特点的分析,探索出翻译中的结构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为使译出的句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经常需要进行词类转译。文章主要讲述了英语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介词在英译汉过程中进行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英汉修辞对比和中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语言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而要在英汉互译中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应注意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英语的词语运用特征,使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中应将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利用各种手段,充分体现英汉语表达上的特点,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但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种种差异,比喻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自然生存环境、习俗与社会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习语中比喻喻体选择的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