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笔写作新闻评论需具备这样三项基本要素。一是事实,即具有新闻性的确凿的事实材料,以此用作评论的论据、由头、铺垫或衬托,这是立论的基础。二是独到的见解、论点和道理,这是立论的核心,是对事实材料进行本质概括和思想升华的结晶。三是说理论述,这是将上述两个要素即事实与见解、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体过程,是评论写作成败优劣的关键。实践表明,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的说理侧重于以抽象道理和逻辑思维启迪和说服读者,写起来难度不小,读起来往往又枯燥一些,不如侧重于以叙事为主、靠事实说话的新闻和通讯报道等体裁来得具体、生动,易于入脑。正因为如此,为了学习和改进新闻评论的写作,使得它说理有根有源,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需要适当输入一些新闻事实或最新信息。而且在写作上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3.
周丹平 《采.写.编》2021,(12):85-86,16
有效说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本文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多篇新闻评论为案例,探讨了新闻评论在全媒体时代实现有效说理的重要意义,认为要实现有效说理,就应在用事实说话、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加强情感力量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大凡新闻评论,理应具有新闻性。它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选题立论,总要以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说理的论据,依托新闻事实而发言。对于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来说,新闻性这一特性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它除了有一些是配合当天或新近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而外,更多的则是将有关作者本人所闻所见所感具有新闻要素的新鲜事实作为话题和立论的由头,并且直接输入文中由此挑开话题,引发议论。这样,新闻和评论这两种新闻手段在这里已是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了。如果说,微型  相似文献   

5.
对比说理是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说理技法。恰当地掌握这一说理艺术,有助于评论揭露矛盾、褒贬统一、昭示本质、开掘事理。具体操作时可将相反、相对地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一事件的相  相似文献   

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记者述评类节目已播出多年并长盛不衰,这无疑得益于它们所特有的说理方法:讲故事。这种新闻评论说理方法虽然在有关的新闻教科书以及论著中从未提及,但它的“求新、求动、着眼细节”所产生的说理效果却是有目共睹和值得借鉴的。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讲故事”的说理方法虽然属于事实论证的范畴,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实论证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前者所运用事实不仅包  相似文献   

7.
平易亲切与积极引导的辩证统一,是体现毛泽东新闻评论说理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学习、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在新闻评论说理方面的这一优势,以强化新闻评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功能,扩大社会效应,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视读者为同志和朋友在新闻评论宣传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指令式、训导式的说理态度和方式。有的报刊评论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发指令,板着面孔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8.
如今,各种访谈节目充斥了我们电视荧屏,如中央电视台四套的《中国报道》、湖南卫视的《今日谈》等等。其特点通常是主持人以记者的身份在演播室就某一新闻事件或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有关人士所进行的访问谈话,是对新闻事实和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的电视评论形式。电视访谈节目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旺盛,与访谈的特点紧密相连。 以论说语言为主,充分体现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特点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的内涵包括有:(1)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2)以说理为主要手段;(3)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事物。前两条是新闻评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两种基本的也是各自独立的新闻手段。毛泽东撰写新闻评论或新闻报道,常常巧妙地打破这两种文体的固有界限,而有意识地使之有机地互相渗透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和色采。这一方面表现在他的众多的评论作品之中常常适当地穿插一些叙事、描述的笔墨,从而增强了新闻评论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写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之中,常常于叙述新闻事实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精辟的评析和议论,从而形成了以叙为主、叙议融合富有政论色彩的鲜明特色,由而强化了新闻作品的思想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无论当代的新闻评论,还是古代说理文,都是凭借某一由头进行议论和说理的。前者发源于近代,大抵是对某一新闻生发议论;后者盛行于古代,一般是对某一事件评断说理。研究和揭示二者的传承接续和各自的文体特色,其意义不仅在于澄清古今有关文体的变迁,而首先在于借鉴古代说理文,提高今天新闻评论的写作水平。 从文体分类的角度来说,新闻评论和古代说理文都应归属于论说文。论说文的基本任务是以理服人,其基本要求自然是言之有理。为了说服读者认同某一论点,作者须要展开一个组织论据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凭借作者的抽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述评,简称述评,也称新闻分析、记者述评、报道式评论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新闻评论,而集新闻和评论于一体,夹叙夹议,评述合一。既要叙述所输入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以作为议论的对象、由头、背景和根据,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精当的评析,以阐述见解、揭示底蕴、分析议论为写作宗旨。一句话,它是由新闻与评论这两种基本体裁相互糅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它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各自的长处,新闻性和政论性融为一体,显示出它在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导向功能。在运用并写作新闻述评方面,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篇幅过长,呆板乏味,以及以述代评或评无深度等。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体裁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信息为手段间接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形成的基础;而新闻评论“通过传播理性信息直接引导舆论”,是新闻形成的灵魂。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媒体的心脏”,是《汕头日报》近年来精心经营并卓有成效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的说理要达到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客观效应,还可结合论述需要自觉地引述故事、典故以辅助说理,从而增添言论的说理情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大凡故事(包括寓言、神话、文学、历史、民间等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引人情节和形象因素,同时也内涵令人深思的哲理和智慧。所以,在写作严肃的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新闻评论时,适当地引述与论题相关的、典型的古今中外动人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启动读者的思维,诱发并拓展读者的想象,联想和思考,进而跟作者一道从中领悟精当的见解和蕴涵。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是说理和诉情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精确度,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在新闻评论中应该注重和把握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因素,平衡新闻评论中的说理和情感,使新闻评论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5.
研读新闻评论的名篇佳作,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报人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写的浩瀚的报刊政论,尤其是我国革命导师毛泽东所撰写的为数众多的新闻评论作品,总是令人百读不厌,耐人咀嚼,回味无穷。一些庄重严肃的政治性论题,在他们笔下顿时显得情趣盎然,寓庄于谐,谈笑风生,毫无枯燥乏味之感。内中“奥秘”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因素是跟他们擅长机智幽默的说理艺术是分不开的。由此,也使我深深感到,为了增强新闻评论的说理魅力,进一步发挥新  相似文献   

16.
刘津农 《新闻三昧》2003,(12):36-37
新闻评论是说理文。什么是理?《韩非子·解老》中说:“理者,成物之文也。”理是形成事物的内在的因果联系。说理,就是把事物内在的“理”一层一层剥给人看。无论是现今新闻评论,还是古代的说理文,都必须凭借文词字句说好理,必须正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型化和群众性的新闻性小言论,自有它特有的说理方式和方法。一般说来,它勿需象重型评论那样,展开全而地论证和辩论,而常常以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据事议理,事理溶合,以小见大,发人深思。它的说理特点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将新闻宣传的普遍规律应用于政协新闻宣传的具体实践,强调新闻性与宣传性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如何对会议新闻、人物新闻和观点新闻进行创新,掌握报道特点和采写技巧,本文从发掘新闻线索、选取报道角度、做好深度报道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业空前繁荣兴旺、海量信息汹涌而来的今天,述评新闻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不可代替的作用。述评新闻,又称记者述评,也称新闻述评,是一种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又是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一般地说,它都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又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新闻评论是主要用于析事明理的一种文体,当然也莫不如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评论是在说理,道理说透几分,就有几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