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扬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泥古法。其领异标新、自立门户、作主子文章、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书画的方方面面,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贺寿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的一位姓陶的朋友过生日,郑板桥前去贺寿。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郑板桥又迟到了,好不扫兴!宴后,主人捧出文房四宝来,  相似文献   

3.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郑板桥,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其横额“难得糊涂”随着书法艺术的流传而播及海内外,但对其本意的理解又各有仁智。  相似文献   

4.
许博渊 《教育》2012,(2):58-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很多,但要像郑板桥这样为人作画,怪得让人喜爱的却不多。当然,要介绍郑板桥,不能不先介绍一下“扬州八怪”。  相似文献   

6.
解读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本文以事实为依据.通过鉴赏分析。详尽地揭示了郑板桥诗书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解读了他刚正的个性品质、脱俗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7.
编辑导语 郑板桥不仅诗画闻名于世,为官断案也异于常人,可谓“怪才”。一首诗,一幅对,谈话间,便将事情的真伪门板清楚。这是何等的智慧?看了这篇妙趣横生的小文,你一定会不禁感慨:郑板桥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  相似文献   

8.
陆忠良 《成才之路》2012,(20):62-63
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士,晚年署名板桥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曾是康熙时期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曾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辞官后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  相似文献   

9.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因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  相似文献   

10.
彭光发 《师道》2009,(12):52-52
清代大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被世人尊为“扬州八怪”之首。他所题的“难得糊涂”脍炙人口,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修身、处事的不二法则。但在教导子女上,郑板桥却一点也不糊涂,可谓教子有道。  相似文献   

11.
诗书画堪称启功先生的“三绝”。启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充分反映了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的艺术禀赋和审美情趣。启先生的题画诗对诗书画三者之间的美学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诗画是同核的,都是艺术家情感、人格和学养在艺术上的反映。他的题画诗对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美学风格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阐释,特别能够运用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画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内涵。另外,在题画诗中,启先生还善于对画家、画中人物、事件及相关的问题作出精辟的品评,发表新颖的见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相似文献   

12.
许博渊 《教育》2012,(4):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首先,是不读烂书。郑板桥认为社会上书太滥太多,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曾说,"魏、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印"四绝的赞誉,其画竹题记更是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同时,题记语言清新、质朴,别有韵致,实属值得珍视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4.
正走近名人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天资聪慧,三岁识字,到八九岁时已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后来做过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一天夜里,天冷月黑,外边还下着小雨,郑板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越睡不着越听着屋里屋外有动静,越像有动静越想仔细听,忽然听到屋门有响动。他想:这不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15.
竹是中国绘画中一个特有的专科,而唐代的独立分科和宋代的流行兴盛则是中国画竹发展史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作解析、批评和补充,简单介绍和评述唐至北宋画坛的画竹状态和画竹名家.  相似文献   

16.
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时有扬州文士李啸村,用一联语来概括其一生:“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二)板桥给后人留下的独具个性的文艺作品,是难得的精神财富,其中“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板桥自叙》),“皆世间不可磨灭文字”(张维屏《松轩随笔》),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7.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绘画理论,是"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诠释这一理论,发掘其内涵,于今仍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题画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综合了艺术与文学之关,与画、印、书相互补充,互相引申,相映成趣。古代大多数画家的作品都是诗书画印浑然一体,但当今能做到诗画双全的人不多。题画诗的少人问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笔者通过对美术生题画诗教学进行研究,阐述题画诗的写作目的,展现写作过程,介绍写作方法,为继承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9.
曲刚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1):103-107
中国传统美学对情感与艺术创作关系的认识,大致可分两类:儒家美学坚持艺术创作对道德情感的教化主旨,偏重道德人格,认为审美经验只是助成道德目标的附庸.而庄子美学、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魏晋玄学、禅宗美学、王夫之的诗歌美学,甚至于西方康德美学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宣扬情感二分论和美善分离说,强调审美人格的塑造,以确保审美经验的纯粹性.本文试图以后者的视角,从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人手,对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说"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被人誉为画、诗、书三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1693 ̄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郑板桥自幼聪颖,性格落拓不羁。早年家境贫寒,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除了做过十来年七品芝麻官之外,其居官前后,均在扬州卖画为生。有《郑板桥集》存世。郑板桥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外做官时写给堂弟郑墨的16封家书中。郑板桥52岁时才生了一个儿子,自己又在外做官,所以他对家人和幼子的训诲都是通过郑墨进行的。郑板桥在为刊行家书所撰写的《十六通家书小引》中说:“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