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缁衣”一词,历来或注为“黑色的衣服”,或引《诗经·缁衣》篇,注为卿大夫所著之朝服。我们结合记念文章,领会《惯于长夜过春时》全诗的主旨,认为不应将“缁衣”释为“黑色的衣服”。该诗是诗人怀念友人之作,诗人是将《诗经》中的《缁衣》诗,作为怀念战友的典故来用的。最早解释诗中“缁衣”一词的是许寿裳。他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谈到他问起鲁迅写这首诗的情况时,鲁迅解释说:“那时我的确无写处的,身上穿一件黑袍子,所以有缁衣之称。”后来陆续出版解释研究鲁迅诗歌的专著。如周振甫的《鲁迅诗歌注》、倪墨炎的《鲁迅旧诗浅说》、郑心伶的《鲁  相似文献   

2.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解释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他活着的时候,有些人把他一些与爱情无关的诗也说成是爱情诗,对此他曾提出过明确的讽刺与抗议:“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不可否认,李商隐是写过一些爱情诗的,这些诗中,有些是对他妻子王氏的思念,如《夜雨寄北》等,有的是为他早年在玉阳学仙时的恋人而作,如《圣女祠》、《碧城三首》等。这些诗感情真挚,正如鲁迅所说的。“清词丽句,无与伦比”,是我国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但是对这些爱情诗的具体理解同样也言人人殊。影响了我们对义山诗的欣赏和借鉴。过去我曾写过几篇文章参加争鸣,今再就几首诗的解释问题提出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三点导读     
《人与时》是鲁讯的一首诫勉类的哲理小诗。初读这首诗,觉得语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  相似文献   

4.
鲁迅传世的诗作为数不多,新、旧诗加在一起,还不到80首。其中绝大多数是旧体诗。没有“争议”的新诗,除未单独发表过的《而已集·题词》之外,只有1918—1919年间问世的《梦》等6首作品。这6首新诗虽然篇幅短小,用语平朴,但在发表之初及其后的几十年中,反响却是相当大的。这些诗作为文学革命初期幼稚的新文学、新诗坛带来了新异的色彩,也带来了新的理论实践课题、新的希望与新的困惑。这6首新诗所创造的那种既浅近又深刻,既熟悉又不太容易真正读懂的诗歌文学语言,确实产生了一种新异的美学“震慑”。因此,要深入认识鲁迅新诗创作的“发端”,准确“评估”鲁迅新诗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一首新诗,历时半个世纪,久诵不衰,可以说很有生命力。在歌颂鲁迅的诗歌中,《有的人》这首诗算得上出类拔萃。我们来跟臧克家学。 1 抒情诗是抒情的,就看抒发什么感情。《有的人》抒发了人民的感情,所以人民与之共鸣。 《有的人》对比了两种人,  相似文献   

6.
《断章》是卞之琳先生1935年创作的一首小诗。取名为“断章”,是因为该诗为诗人从许多诗歌中断取佳句而成。这首诗精致而典雅,简约而丰赡,亲切而含蓄,显示出了一种别具风韵的美。一、朦胧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泗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相似文献   

7.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8.
“杀人如草不闻声”,这诗句过去曾经多次被人引用过。据一些引者说,这是鲁迅写的。不错,在《鲁迅全集》中,这句诗至少出现过两次。在《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也没有。”另外,在《伪自由书·王道诗话》中有如下一首诗: 人权王道两翻新, 为感君恩奏圣明, 虐政何妨援律例, 杀人如草不闻声。这首诗是揭露胡适的反革命两手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陈然烈士所写的《我的“自白”书》这首悲壮的诗歌时,是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作总结的。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陈然同志是在敌人威逼他写自白书,也就是要他投降时写下这首诗的,陈然同志写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学完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生:陈然同志,您所写的“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10.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己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自嘲》《自嘲》是鲁迅诗歌中的名篇。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赞扬,千百万人奉为座右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出自此诗。怎样理解这首烩炙人口的好诗呢? 对诗题的理解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自嘲”仅仅是一种“曲笔”。因为,如鲁迅先生这样的伟人是“无需自嘲”的;(董大中:《鲁迅<自嘲>诗小释》)二说“自嘲”乃“表面上”是嘲讽自己,  相似文献   

11.
《有的人》是臧克家同志一九四九年十月参加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之后写的一首抒情诗,诗的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着重在一个“感”字上,要写出作者对鲁迅伟大革命精神的赞颂,并把自己对鲁迅革命精神的理解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结合起来,对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启发教育我们应该以鲁迅为榜样,做一个一心为人民的崇高革命者。因此,这首诗虽短,但主题深刻,内容丰富,表现集中凝炼,不论在思想和艺术技巧上都能给我们以教益。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是一些同学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还未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下面,笔者试从诗歌的关键词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来谈谈突破诗歌鉴赏堡垒的方法。一、从诗歌的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诗歌鉴赏我们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老师都会讲到理解这首诗要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入手,这一句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突破口。同样,在鉴赏别的诗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这样的词句,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13.
鉴赏一首诗歌 ,就必须品味一首诗的语言文字 ,尤其要注意一字传神的地方 ,这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必须要涉及的考点。因此掌握诗人炼字的基本规律 ,以及不同词性的词在诗中的不同作用 ,对我们鉴赏一首诗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 ,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贾岛为琢磨“推敲”二字不觉冲撞时为京兆尹的韩愈 ;王安石为“绿”字煞费苦心 ,易稿十多次。虽然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诗中所追求的诗歌语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设疑乡愁情师:我们接触过很多关于“乡愁”的诗歌,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背上几句吗?(生背诵)师:我们学过这么多的“乡愁”诗,这一类诗歌一般是表达什么情感呢?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师:对,但是今天我们会接触到一首不一样的“乡愁”诗——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二、诵读诗歌,感受形式美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朗读这首诗,体会诗歌的形式美。朗读时,要注意这首诗歌中一些难读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诗歌鉴赏,应重视标题、作者和注释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从“三看”的角度入手,准确把握诗歌的大意和主旨,为正确解答试题打下基础。一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富含诸多信息,不少考题的设置与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1、研读诗题,把握题材。许多诗歌的标题都直接或间接表明了该诗的题材,如2004年全国卷甲卷的诗歌鉴赏题,标题为《秋思》,从标题便可看出这是一首思乡诗;再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从“别”这个标志性的文字就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把握了诗歌的题材,就可根据不同题材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去把握诗…  相似文献   

16.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蒹葭》是一首情诗,它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清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有位恋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我认为重点是透过诗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的主题,从而增加内涵量。我们知道,诗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诗歌所包蕴的极为丰富有成效的内容,往往依靠精炼和谐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蒹葭》可…  相似文献   

17.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是他最具代表性、最受后人关注的诗集。他的诗歌意象鲜明,语言质朴,风格简洁,想象力丰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诗集中分别收录了数首情景不同、内容迥异、前乐后苦的同名诗。本文选取一组同名诗《扫烟囱的孩子》,尝试从这颗沙里看布莱克创作思想从“纯真”向“深刻”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诗二首》。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诗歌的一般常识(第二册《谈谈诗歌》)。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诗歌的分类:诗歌从形式上分,可分哪几类?从内容上分,又分为哪几类?《青纱帐——甘蔗林》,属于哪一类? 这首诗属现代抒情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抒发思想感情。”然而这首诗不是凭空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而是借助于具体鲜明的形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人诗的集大成之作,大抵为建安时期的作品。对丁《古诗十九首》中是否有汉代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历来学虽然多持怀疑的态度,但“《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人之手”已经被广泛接受。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啐语》)由于这些诗歌的作姓名都已佚失,“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客观上使研究对诗歌的不同解读集中到了对诗歌修辞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上来。“诗无达诂”,但这并不与为诗歌寻求更为合宜的解读相抵牾。以《涉江采芙蓉》为例,通过对各家分歧的梳理,笔认为,对于该诗的解读应该能够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中肯的切入。  相似文献   

20.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