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喜欢刘晓东博士(以下简称“刘博”)的文章及文章里所洋溢出的哲学智慧和执著的钻探精神。他对儿童充满人性的研究使得其理论有滋有味,为儿童的教育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前景。这一切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振动作用及清明作用。今年《学前教育研究》前几期的“争鸣”栏目中真正争起来了的便是孙民从(以下简称“孙先生”)与刘博的商榷之文。能看到这种真正的争鸣真是太好了。我仔细拜读了孙先生“也论儿童的精神”一文,他对“儿童精神”这一领域也颇有研究,文笔婉转但又突现了他与刘博在对儿童精神认识方面的本质区别。刘…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在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所使用的“精神”概念等等问题,孙民从先生在《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发表了与我商榷的文字,我对此表示感谢。在这里,我试图对他的商榷给予回复,并对他所用的某些概念和推理方法以及所持的某些观念予以必要的商榷。一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的“精神”概念实际上就是“身心关系”中的“心”。这个“心”在英语中往往被表述为“psyche”、“soul”、“spirit、“mind,在汉语中常用“心灵”、“灵魂”、“精神”来表述。从哲学层面对“心”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被称为“精神哲学”(也有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幼儿园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我园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十二五”立项课题,本课题自2013年3月立项并开题,历时近三年。在“发展孩子,成就老师,服务家长,服务企业”的办园理念下,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课题组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主张经典作品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据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所谓“经典”.就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阅读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而“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心上扎根”.这更是民族精神建设的基础性的工作。我因此建议在中学选修课程里.应以经典作品的阅读作为一个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以新的知识观来诠释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重大突破。新《纲要》并没有开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技能的菜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激发孩子学习的需要、兴趣”的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教师与儿童的活动、儿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新的知识观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去年6月9号至10号的上海教育论坛,弘扬的主题是“现代城市:学前教育——人的终身发展的起点”,《学前教育》曾编发《现代城市的声音》(详见本刊2006年7、8期)一文,作为见证和回应。那篇综述,提到论坛的一个细节:澳大利亚南澳州州长与内阁部早期儿童教育主任Stephanie Page,在谈论“在新千年中养育孩子——南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服务的新方向”时,引用了一句非洲谚语,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并解释说,“培养儿童是所有人的责任和社会的重心”。  相似文献   

7.
杨江丁 《上海教育》2011,(24):48-48
《上海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近日公布,这是本市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份重要文件。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儿童发展的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关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本市儿童工作所取得的喜人成果的同时,也鲜明地揭示了儿童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并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举措。我们常说,孩子无小事。  相似文献   

8.
写罢这个标题,心里便有些忐忑:废话一句,孩子不是孩子,还会是什么?其实不然,因为在中国,孩子常常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的提线木偶、传声筒、应声虫。童言无忌,活泼顽皮,甚或至于恶作剧乃是儿童之天性。古今中外皆然。但这有悖于中国人“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的“儿童观”。如今,在大中城市里,独生子女都被誉为“小皇帝”了;在课堂,据说,学生已是“学习的主人”了。照理说,是“皇帝”便该有皇帝的放肆与狂妄;是“主人”便该有主人的任性与顽皮。或许这“皇帝”资格只是专指物质…  相似文献   

9.
<正>格瑞斯·马修斯(Gareth Matthews)在《童年哲学》《与儿童对话》等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这一观点。[1]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强烈好奇驱使他们不断思考并发出疑问,这个思辨的过程就是其认知经验不断建构、逐渐丰盈的过程。杭州师范大学的高振宇教授深耕于儿童哲学领域的研究,认为“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与他们对话,然后在过程中积累和发展一种哲学式的思辨能力”。[2]  相似文献   

10.
裴斯泰洛齐是 19世纪瑞士教育家。他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 ,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贫困儿童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位充满人类之爱的教育改革家 ,裴斯泰洛齐把“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 ,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中。他在《与友人谈斯坦斯经验的信》中写道 :“我一切为了孩子。从早到晚 ,我个人和他们在一起 ,总是我的双手 ,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这就是被世人称颂的“裴斯泰洛齐精神”。这个精神的实质就是“爱” ,爱孩子 ,尤其是那些贫苦的孩子。在今天 ,重倡裴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的“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一所好的幼儿园,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近年来,我园结合园所发展实际,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为指导,确立了“爱在成长”的办园理念,“发展孩子,成就教师,服务家长”的办园目标,以及“四抓四提升”的管理路径,引领幼儿园走上科学合理、富有内涵、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总结德育实践经验,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体系,提高了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此概括为:构建“两个系列”,抓好“三个教育”,强化“四个建设”。一、构建“两个系列”(一)德育目标系列1.“五爱”思想目标,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2.“三好”行为目标,即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儿童。(二)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共守秘密     
现代儿童观不仅重视孩子对社会的价值,不因为孩子的弱小而轻视他们的权益,而且孩子不再是完全被动的保护对象,而是可以行使自己权利,积极的主动的主体。以保护孩子为出发点却侵犯孩子的权利,这是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悖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该对它有任何要求,”托尔斯泰面对妻子索菲亚要看自己日记的又一次哭闹,他喊了起来,“我把我的一切都交了出来,财产、作品……只把日记留给了自己。如果你还要折磨我,我就出走…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将鲁迅的《风筝》选编在《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版)上册的第一单元。笔者斗胆臆测,专家们可能认为,让刚迈进初中的孩子去认知记叙文体,从整体阅读中感知文章的意义,激发“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情感共鸣。然而以我的教学感触,我私下认为,把此篇文章选编进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实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6.
左崇年 《成才之路》2009,(11):92-92
“我现在压力很大,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难以置信,这句话竟出自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之口。日前,沈阳儿童中心“校外教育大篷车”来到东陵区翠塔社区,社区广场搭起了心理咨询台,许多大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些孩子也开始有类似的症状了,专家和孩子手拉手进行心理辅导。(3月30日《辽沈晚报》)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89年5月11日,我读过上海《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由姚金兴同志写的一篇小品,题目是《孩子笔下的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设计依据】《送考》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难以忘怀的故事”专题的第一篇。细腻生动的心理、神态描写是文章一大亮点,因此,学习重点之一可以是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高超的描写技巧。教学参考书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送考》是以时间顺序来结构文章的,比较直白,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细读文本,弄清文章先后写了哪些事情,分析作者是如何展示考生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的。”《送考》一文真的“比较直白”吗?确实是重在“展示考生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吗?四年前,笔者首次执教该文,教学过程中曾试图将教参上的说法“灌输”给学生,却无法说服自己,也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今年5月重教《送考》,通过细细揣读课文删节部分,我认识到:教参对课文主旨的概括(“……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其实是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在《送考》中,丰子恺先生最终流露的情感的确是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然而,他并不是借助正面“展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来表达这一情感的;相反,充溢文中的是作家对“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的忧患与悲悯。直白言之,即《送考》是丰子恺为童心异化谱写的一曲挽歌—作者通过描写一群正逐渐为成人世界所侵蚀的孩子的言行,表达了对孩子失去赤子之心的悲悯,也表达了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但先生向往的绝不是《送考》中这群孩子的世界。为此,我将课文另一个学习重点确立为“探究作品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9.
《用心灵去倾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0.
第3、4期《上海文学》,多半小说咂摸起了日常生活的况味,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独第3期上的《女心》,让一与众不同的女子在性(别)间奔走突围,写得特别有张力,在两期整体的松弛中植入了一股生气淋漓的劲道。走走《女心》(中篇)里,身为女人的“我”以爱怜又憎恨的语调,讲述着好友“她”对已婚男人委曲求全、拖泥带水的情爱,并不时地织入“我”与不同男人间短暂且动荡的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