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但北京奥运会会徽上那个“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被外国人称为“神结”的“中国结”却早已情系天下,结连四海了。但要真正了解“中国结”真实的内涵,就必须先了解华夏文化,因为在她身上所显示出来的文  相似文献   

2.
2011年北京卷第17题: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相似文献   

3.
代丽丽 《成才之路》2011,(25):94-I0023
小李是北京一所大学2011届毕业生,学电气工程专业的他至今还徘徊在招聘会上。谈到至今未找到工作时,他有些无奈:“我的英语口语相当好,可以非常自如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英语口语是小李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是许多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可是小李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从外国人爱中国国旗说起任夏旋一位外国人爱中国国旗,听起来有点稀奇,但这的确是事实。这位外国人是现任北京中国大饭店的,总经理。他说:“国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中国员工如果没有爱国之心,怎能有爱店热情?对海外员上来来说,一个不爱中国,不把中国当做第二故...  相似文献   

5.
一、新课导入 师:翻开语文课本前,先听老师讲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一位西方的外国人称赞一位中国女子“漂亮”,那位中国女子害羞地说:“哪里啊。”外国人以为对方是要他说出具体漂亮在“哪里”,就说:“在你弯弯的眉上,在你两层眼皮上,在端庄的鼻子上,在嫩嫩的嘴巴上……”在场的中国同胞一个个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6.
应当比学生更可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当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论证我的这一“发明”时,颇为自得。有一位学生还将它敷衍成一篇论文发表了。但一看人家的,自得就变成了自惭。———读海德格尔,常有一头雾水之感,但关于教育的观点却于我心有戚戚焉:“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如果教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是本真的,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万事通式的权威或代理人式的权威的一席之地了。”真如醍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教,原来就是教自己!教师必须能在教中学,向所教的作品学,向所教的学生学。赵元任在一篇文章里说北京有一个曾在外国人家里帮佣的老太太,不…  相似文献   

7.
“洋”家教是近半年来新兴的家教服务。据北京某文化交流中心的陆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洋”家教平均每小时要100元左右,但请“洋”家教和孩子练口语的家长们仍是不少。正在做“洋”家教的某大学留学生布鲁斯坦言,由于人员稀缺,现在不少“洋”家教都身兼数职,他就在给两个家庭做家教,而他认识的一位外教则已经成了4个家庭的外语老l师。布鲁斯透露,现在很多家长在请“洋”家教的时候都要1求懂中文,因此,一些本想做家教的外国人却为中文犯了难。(张颖) (责任编辑晓峰)瞄}一 “洋”家教方兴未艾@张颖  相似文献   

8.
媒体广场     
《神州学人》2004,(1):7-7
《神州》2003-12-01王歧山:北京金融立市的催化剂自从北京市众志成城抗击SARS之后,你就会注意到王歧山的存在。这位以“军中无戏言”而令人刮目相看的代市长,原本是一位学者、一位金融专家。SARS使他成了明星政治家;但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位明星政治家却被一些行家评论为北京市“金融立市的催化剂”。有专家分析,中央调王歧山到北京工作,除了迫在眉捷的SARS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更主要的是王歧山懂经济,能够发展北京的经济。虽然王歧山到北京的时间还不长,但北京的天时、地利,再加上王歧山的人气,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金融…  相似文献   

9.
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过:“中国在世界真正叫得响的名牌只有两个,一个是青岛啤酒,—个是西湖龙井。”另—位香港政府高官则表示:“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孔子,另—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相似文献   

10.
现代屁颂     
去年 ,河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钱诗金 ,在北京的路边“卖话”曾轰动一时。一群大学生每人出10元听了他两句话 :“数风流人物还看真招”、“把人当赢看”。“事业是天 ,把天做大”被 2 0多家企业买走。如今企业难干 ,老板们“有病乱投医” ,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智慧也是好的 ,好在花钱不多。再加上现在下岗的、离婚的、被骗的、心情压抑的倒霉蛋儿不少 ,一两句开心的话也有市场。一位会说汉语的外国人花 8美元买走了他的 :“活出好心情 ,快乐总是你。”有了这样的祝福那老外想必会快乐上一阵子。钱诗金能卖出去的显然都是好话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  相似文献   

11.
七巧板     
木头人 《作文大王》2013,(12):F0003-F0004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与“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一起,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难题”。  相似文献   

12.
对外语我是个外行,但很羡慕那些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因此,当电视上播放“志鸿希望杯”英语风采大赛时忍不住看了一段。比赛项目中有一项听力选择题,题目像所有的单项选择题一样分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评委都是一些名校的名教授,有中国人也有地道的外国人。然而令我吃惊又说不上是兴奋还是遗憾的是,有两位外国专家在给分标准上与中国专家形成鲜明对照。比如题目答案应选“C”,而学生却答成“B”,一位外国专家认为,尽管标准答案选“C”,而“B”答案也有点正确成分,所以,不给满分“2分”,只给“0.5分”,而另一位外…  相似文献   

13.
外国人到中国来了,还被称为外宾。可是一个中国公民如果从湖南来到北京,从山西来到上海,他(她)就会被叫做“外来人”。既然是“外来”的,也就会被另眼相待,自然不会和“宾”混淆起来。这不,“外来儿童”如果要在公办的正规学校上学,就得交所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位姓王的朋友,在北京某高校任教。这位朋友最大的也是最持久的乐趣便是与来到北京的各类外国人打交道,他总有机会也总有能耐跟老外们混得倍儿熟——然后,再找机会把各个国家的以及他那些外国朋友的各种奇闻轶事叙述给我们听。他有一位英国朋友叫马克,据说他跟马克的交情已有多年。我们经常听到他这样大声嚷嚷:“马克这小子昨天夜里三点打电话把我吵醒了,一问,他在哥本哈根喝多了酒,说要劫持一架飞机过来看我。哈哈哈哈哈。”诸如此类的消息特别多:“马克在日本跟一个尼姑好上了。”“瞧见身上这件T恤吧,是马克寄过来的,这个图案是牛津大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下半年,当我国亿万父母被电视屏幕上狂热的“追星族”镜头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北京江文中学却悄然走出一位光彩照人的校园标兵——吕江。他衣着俭朴,身材健美,是位憨厚喜人的小伙子。他正上高三,去年10月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三好学生”称号。吕江还是位颇有名气的“小发明家”,他先后15次荣获全国及市区级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奖。《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武丹宁是一位极具古典美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女孩,23岁的她还是一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年级的学生,然而她的名字却已经和中国申奥联系在一起了。由她谱写的一曲《ONEWORLD,ONEHOME》英文歌曲,被认为更好地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在来自于四面八方应征的众多作品  相似文献   

17.
体闲广场     
·智力测验··老圈外传之三·加笔组字■谢革1.你能在每个“十”字上添上两笔,组成14个新字吗?“可乐的秘方”■王书垣有人给老圈送了一瓶可乐。晚饭时,老圈喝了满满的一杯,觉得挺好喝又要斟满,却被老婆抢去了可乐瓶儿。老婆说:“葡萄酒喝多了也醉人!”老圈说:“这可不是葡萄酒,是外国人做的可乐,不信你尝尝!”老婆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立刻吐了出来:“呸!这不是外国人的刷锅水吗!中国人喝外国人的刷锅水,是够可乐的。”老圈说:“你懂什么呀,这种饮料几十年前就有了,销往世界各地,配方只有几个人知道,可赚了大钱啦…  相似文献   

18.
外国人到中国来了,还被称为外宾。可是一个中国公民如果从湖南来到北京、从山西来到上海,他(她)就会被叫做“外来人”。既然是“外来”的,也就会被另眼相待,自然不会和“宾”混淆起来。这不,“外来儿童”如果要在公办的正规学校上学,就得交所谓的“借读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居然还是“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9.
论坛事件     
《留学生》2009,(8):61-61
记得将近10年前.有识者在东京财团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日本大学哪怕是从为了今后稳定经营这一利己的角度来考虑.也要加大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为此应该加强奖学金等鼓励外国人来日本留学的制度。可是,参加研讨会的一位被视为右翼论坛常客的大学教授狂妄地宣称:“我们用不着拿奖学金来吸引外国人。”  相似文献   

20.
脑筋小忽悠     
1.被鳄(e)鱼咬和被鲨(sha)鱼咬后的感觉有什 么不同? 2.上幼儿园的皮皮学英语一周却能和外国人交谈,为 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