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都能回去:可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童年,我们却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2.
1、从实际出发 教室的柜窗户外边有一棵枣树,打开窗户就能看见。 那棵枣本来就在窗边立着。——这个现象,我们管它叫“客观存在”。人看见了,知道那是棵枣树。——这个认识,我们管它叫“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8,(7):15-15
“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在每一个受灾现场,温家宝总理都在不断安慰鼓舞灾区群众。  相似文献   

4.
一个在青年时代经历过“文革”,又惨遭家变和情变,被电打过,火烧过,炮崩过,房子塌了扣住过,翻车出过大祸的人,如今写出十大卷共400万字的康熙、雍正、乾隆系列小说,本本畅销,这在当前文坛可能是独此一人。真是——  相似文献   

5.
<正>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我远远地看城市扩张,猛然惊觉故乡早不见了时,连春风也不再引路。我们是注定没有故乡的人,这是时代疯狂发展所必须承受的代价。总有什么在前行中悄然逝去。从姑娘门前喑哑的纺车,清晨那"磨剪子嘞——"的悠扬歌声,到酽酽暮色中快要消散的炊烟……何为城,何为村?多少的故乡  相似文献   

6.
正这一回,我被孔建华的语言吸引了,这引起我一个想法,想专门谈谈散文的语言问题。但我想先从整体上说说这篇作品的特点,这篇作品从题材上看并不新鲜,写的是已经被改革大潮改变了的故乡,也就是回不去了的故乡。具体说是写一座房子,以此为线索写母亲,写那一代的农民。它总的特点我以为是细腻、真切和朴实。我们看这段话就知道:稻子晒干装袋,交公粮的时候到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稻谷,往板车上垒,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都能回去,可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童年,我们却回不去了。即便我们望眼欲穿,千呼万唤,愿意用余生去换取,我们的故乡——童年却像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似的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远,它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逐渐模糊的背影,一个指向古典背景的手语……童年,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早已定格在我们生命的柔软处。童年,像一段独特鲜活的故事,将永远活在我们绵长的记忆里。古罗马的西塞罗说:“生命的途径是固定的,自然只安排一条途径,每人只能跑…  相似文献   

8.
你家有玻璃窗吗?透过窗户,你能看见外面的东西。人体像一座房子,也要透过“窗户”和外界联系。人体有哪些“窗户”呢?眼睛(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窗户”。通过眼睛,你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周围的人和东西。假如没有眼睛这个“窗户”,你的世界将是一片黑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叙述了“我”——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返乡搬家的一段经历。一般认为小说的线索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我们似乎更应注意到伴随这一经历的“我”的情感的深刻变换,即:期待——幻灭——再生的心理历程。阔别故乡二十余年的“我”返回时见到的竟是一幅苍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而在“我”的记忆中,故乡要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投有言辞了”。于是“我”只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归咎于“没有什么好心绪”,这一似乎合理的解释未能使我们满意。故乡本来也许就没有什么改变,“我”心中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选取的三篇小说除了聚焦“少年成长”这一主题外,也都流露出了一种“故乡情结”。试从“故乡情结”这一角度对本单元三篇小说进行解读,从“魂牵梦萦的故乡”“回不去的故乡”“追寻心中的故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据此提出梳理情节、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温泳 《中小学电教》2012,(10):157-157
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育现象看似偶然,其实如果我们能透过表象探究其本质和规律,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很多必然的联系。最近笔者有心将在机房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和状况用心理学理论加以对照和印证,觉得颇受启发。1.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有一扇窗户破了,而没有人及时去修补,用不了多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学校的教学机房使...  相似文献   

12.
例1“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废虚的召唤》例2“老乡!人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包身工》例3 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  相似文献   

13.
胆小先生     
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因为他的胆子很小,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胆小先生。一天,一只大老鼠闻进了他的房子,胆小先生马上去捉,结果在地下室捉住了它。“你放了我,”大老鼠挣扎着说,“我要是一跺脚,整个房子就塌了。”  相似文献   

14.
我心中有一个梦,梦里住着一个土砖盖的房子,房门前流过一条小溪。——题记我母亲的故乡是霍山,只是到了江苏的小市里,时间久了,母亲就特别想家。连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脑海都有了霍山的雏形——霍山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山,山很高,山里面住着人家。家门  相似文献   

15.
藕与莼菜     
故乡,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因此我们命定就和这最后一站有着难以言说的渊源。故乡,就像一条脐带,源源不断供给我们精神养料,让人在孤寂、不遇中时仍心有所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古人对故乡的思念方式;在现代,人们用精美的白话散文来寄托心思。本期美文展厅中,我选取了四篇有关乡土的散文,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乡土的感情——有借物抒情的,有记人的,有文化性的,也有怀念亲人的。个中滋味,有待同学们去细细领会。主持人:小卫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梦见房子塌了的时候,就必须起床了。房子并没有塌,闹钟却响了——这闹钟是我花30元在街上买的,时间指示得虽不太准确,但闹起来却是地动山摇。这是我每天不迟到的保证。当我伸全天第一个懒腰的时候,就表明我已经洗漱  相似文献   

17.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它努力了好多次,始终没有飞出房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里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是敞开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这个故事不得不使我们产生思考,我们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认为新课改以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整体感悟”太多了,语言文字训练太少了,这是忽略了“工具性”,走向了“人文”的极端。似乎只有那种拿出一句话来,让孩子辨析其中的…  相似文献   

18.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会说话”。下面我们就以人们交往时面对面的接触为例,看看眼睛究竟“说”了什么话: 1.公务性注视。这是人们在洽谈业务、进行交易和贸易谈判时使用的一种凝视行为。让我们设想人的前额处有一个三角形。如果一双眼睛町在这一区域内,那么就制  相似文献   

19.
一次,学生上美术课时我也在场,老师让画的主题是“我们的家乡”。大多学生在构图时都考虑到必要的建筑——房子。可多数学生画的房子都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上面一个大三角形房顶,下面一个长方形房身,中间画上一个小长方形门,一个正方形“田”字窗户。这使我这个语文老师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五年级的学生为何画房子还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茅盾作于1932年的散文《故乡杂记》堪称当时茅盾故乡——乌镇的一幅真实图画,它像一个窗户,只要我们打开它,便可窥见三十年代茅盾故乡乌镇的风貌.昭明太子和鲍廷博当我们轻轻掀开《故乡杂记》,立刻被茅盾笔下所描绘的乌镇历史风姿所吸引.他写道:“故乡!这是五六万人口的镇,繁华不下于一个中等的县城;这又是一个‘历史’的镇,据《镇志》,则宋朝时‘汉奸’秦桧的妻王氏是这镇的土著,镇中有某寺乃梁昭明太子萧统偶居读书的地点,镇东某处是清朝那位校刊《知不足斋丛书》的鲍廷博的故居.”这里,昭明太子是什么时候在乌镇“偶居读书”?“某寺”指何处?鲍廷博为何许人呢?根据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