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好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个人素养。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重视阅读。新课标中也把阅读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必须从过去的被动方式转化为让学生主动接受的主动学习方式,需要用新的模式去展开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怎样上好阅读课,是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中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逐步学会阅读批判,必须首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反思。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显然,这段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的,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个性化阅读之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探索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语文、学语文的乐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的原野开满个性化的花朵呢?  相似文献   

5.
刘红利 《陕西教育》2009,(11):58-5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的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经常成为语文教师热论的焦点。对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大撒手,应做到有放有收,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7.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经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  相似文献   

8.
洪雪清 《教育艺术》2010,(4):47-47,4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新知识,并主动掌握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刘洪刚 《教师》2011,(10):33-3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的情感。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呢?在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阅读教学艺术的过程中,笔者感受颇深。根据于老师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它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的情感。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呢?在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阅读教学艺术的过程中,笔者感受颇深。根据于老师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能主动阅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阅读规律等个性特点,创造性地构建有效的阅读平台,实施语文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7.
范红霞 《考试》2009,(3):38-38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阋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师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让阅读指向每个学生的心灵,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实现阅读对话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实现学生和文本对话的"中介"。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采取一种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和发展的方式,"评读"这种阅读模式。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20.
吴秀琼 《广西教育》2010,(13):35-3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我们从这一课程标准来审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发现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阅读训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