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而不仅仅在作文课上,有了"今天以前"的积累,习作的时候才可能水到渠成。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挖掘素材;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活动,创造素材;巧妙设计课内课外练笔,丰富素材。打开生活的源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学生有感可发,主动写作,才会写出语言优美、真切动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想要教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学生习作素材的宝库,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立足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习作教学恰恰又是很多语文教学的短板。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让高中习作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本文略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小梅 《广西教育》2011,(11):45-4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为之头痛、困惑。如何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走进农村生活,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撷取生活中的朵朵浪花,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写作。具体可以通过下列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留心观察、静心阅读、用心体会,是积累丰富的素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静  付欣晴 《现代语文》2009,(11):130-131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总是感叹"赤手空拳难敌虎,家徒四壁羞待客"。一到写作文,总是苦于无米下锅,往往绞尽脑汁,搜遍枯肠,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只好胡编乱造,东拼西凑。即使凑足了字数,所写的"文章"也"惨不忍睹"。这些苦恼与尴尬,归根到底,还是缘于不善于发现作文素材、缺少选取素材的方法和加工素材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发现素材、选取合适的素材呢?  相似文献   

8.
从学生的长远出发,放飞他们自由的心灵,开拓自主习作的空间,带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踏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逐步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的长远出发,放飞他们自由的心灵,开拓自主习作的空间,带他们走出封闭的课堂,踏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逐步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失真,甚至“无话可说”的现状,从如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扩大阅读面,重视间接积累等方面阐述了几条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冰心在《在寄小读者》一文中谈及小朋友写日记的困难时说:“或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义极了等简单模糊的语句带过就算了。”这三个“极”,冰心认为: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遇见的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情”的困惑。而在现实习作中,学生胡编乱造,假大空抄,毫无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习作素材匮乏,即“三乏”:生活积蓄贫乏,学生语言贫乏,思想情感贫乏。习作素材匮乏,就如同无源之水,即使拓展再大的空  相似文献   

1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习作素养,教师可以巧用小练笔,有效突破习作教学的难点,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教师应立足文本以挖掘更多练笔素材,结合单元习作以探寻最佳练笔路径、巧搭平台以多方展示练笔成果,从而为学生寻求一把打开言语表达之门的金钥匙,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中高年级都有着以"家乡"为题材的习作要求,但学生的习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习作实践探索中,作为语文教师,努力挖掘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创设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深化感受并搜集自己身边的乡土资源,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学生习作困难,"无米下炊"的现状,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巧借活动之机,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巧借出游之便,使学生形成习作习惯;巧引鲜活"生本",提高学生习作技巧,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不断地让习作教学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作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让 学生走进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让孩子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17.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做“有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一个笑话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古时候,有个不学无术的酸秀才,有一天,坐在书房里写文章,不知怎样写,急得抓耳挠腮。坐卧不安。这时,他的老婆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无感而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习作素材的积累。如果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多彩生活,体验多样活动,那么学生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从而"乐于写""善于写"。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着笔头,迟迟难以下笔"的现象。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学生作文有的内容空洞、语言干瘪,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学生写作文时,提起笔来,脑袋空空如也,总觉得没什么话可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一、让学生学会观察拓展学生作文的素材,必须开拓学生的眼界。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了解天高海阔的意思。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学生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都可能成为某次作文中的素材!这也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