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守顺 《学苑教育》2012,(16):19-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的兴趣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突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桎梏。  相似文献   

2.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已大为减少,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时尚”。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3.
满堂灌、群言堂与“滥竽充数”河北薛振堂“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对。我们提僵讲练结合,讲要精,练要准,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中、差,让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等生“吃了”。但是,也有一些教师...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语文教学领域里倡导这个原则已有许多年了,要问现在贯彻得怎么样了,答案只能是:有所进展,但十分迟缓。这种疲软状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同“填鸭式”“满堂灌”的斗争消长。按照理论,填鸭式、满堂灌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与我国创造型人才培养目  相似文献   

5.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实际的教学情景,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目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一刀切”、“填鸭式”、“满堂灌”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中教师如何转变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鹏 《甘肃教育》2011,(7):39-39
国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倡导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善于合作等新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的教师仍习惯于扮演“主导”和“主体”的角色,于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占据了课堂。  相似文献   

7.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仔细想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经历了这样的三重境界?课改之前,语文教学照本宣科、机械重复,教师是“播种机”,学生是“接受器”,盛行“填鸭式”“满堂灌”。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相似文献   

8.
“四步程序法”是笔经过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型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法,即讲、练、查、补的程序法。其设计目的主要是为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教学不能搞填鸭式满堂灌,这是人所共知的教学原则。但是有的教师总认为,赶点进度,多灌点,学生多学点,总是好事。因此,对于教学中不能搞填鸭式满堂灌这个人所共知的原则,也就弃之脑后,我行我素了。那么,搞填鸭式满堂灌究竟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不能搞填鸭式满堂灌?只有弄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枯燥无味,从而厌恶学习,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何突破这一难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满堂灌,四十五分钟内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积极质疑的时间和机会,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不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 ,若是公开课、比赛课 ,教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 ,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 ,让学生讲 ,还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是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吗 ?其实不然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讲”与“灌”、“填”是两码事今天的语文课忌讳“讲” ,可能与没有正确认识“讲授法”有关。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 ,把“讲授法”这一课堂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3.
新义化运动的巨匠胡适先生曾有句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喜乘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浩荡春风,有感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之弊端,笔者进行了痛苦的反思,立誓投身于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去,并博采众家之长,进行了如下课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赵丰平 《湖北教育》2011,(12):10-1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没有课堂的真正高效,所谓的“素质教育”就只能是小打小闹的点缀,甚至会沦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教学就永远走不出“时间+汗水”“拼命+玩命”的泥淖。学生脖子上长着教师脑袋的传统课堂,是忽略学生个性差异的课堂,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5.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犹如“死水一潭”,缺乏生机和活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营造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宽松、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构建政治学习“娱乐城”的尝试,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综观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  相似文献   

17.
陈平 《小学生》2010,(11):37-37
时下“满堂灌”、“填鸭式”的数学课堂教学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我们老师经常感到教学不尽如意,尽管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了情境创设,倡导自主,开辟课堂途径,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居于核心地位,人类只有依靠思维能力,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程度化教学由于教学方法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对课文嚼得过烂,讲得过繁,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代表的传统教法,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有悖于语文素质教育。教法改革,应立足于学生学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实行“教法学法化”。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下来,变“教师爷”为“学长”,变“范文”为“例子”,变“教完了”为“教会了”,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  相似文献   

20.
如何上好政治课,课堂教学是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想做到“教学相长也”,必须加强对政治教学改革。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使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利于政治课教学,而且降低了政治课自身的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