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苑教育》2012,(20):F0003-F0003
一名学生因为怕麻烦老师,所以总是不敢问问题。这个老师非常细心,经过长时间和学生们的相处,老师终于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13,(7):82-83
从一个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 教师让四年级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能的转化现象。有的学生说电能转化为光能,如电灯;有的说电能转化为声能,如收音机等。教师对学生的表达非常满意,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声能能够转化为机械能。”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自信地回答说:“老师说话,老师让我去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教师并没有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里,就习惯性地表扬学生说:“很好!请坐下。”小男孩很得意地坐下,年幼的学生继续热闹地上起课……  相似文献   

3.
迷失的岁月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同组的张老师夺门而入。他的表情非常愤怒。我一边劝他一边询问原由。他说:我教了多少年学生,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学习不说,还公然顶撞老师、辱骂老师。你说,这课怎么上?教师的尊严往哪儿放?原来在张老师上课时,两名学生发生争执,张老师让他俩到办公室,其中一名同学不去,申辩说自己是无辜的。张老师说,你上课不遵守纪律还有理了?老师说你还不服,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师?缺乏教养,你应该重新到幼儿园去补课!该生用脏话骂了张老师一句后,拿起书包就走出了教室,边走边说不上学了。我劝张老师别跟学生较真儿,多注意学生…  相似文献   

4.
李树下     
<正>后来李老师跟我说,有两类学生容易被老师记住,一类是成绩非常好的,一类是不遵守纪律非常调皮的。我笑着问他,我属于哪一种,他说,你当然属于后一种。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不过你后来跑到前一种去了。他大概是在夸奖我吧。不过,一个人的成长有如走钢丝,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如果那时没碰上李老师,或许我以后的道路是要改写的。  相似文献   

5.
我休完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对我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又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去你家做客,看看可爱的小弟弟,却不知你家在哪儿?能告诉我吗?”我灵感一闪,一个培养学生随意学习的设想冒出来了。我说:“我可以画个路线图,你看了就会去我家了。但是我也想知道怎样去你们的家,今天放学请你们留意观察,也画一个怎样去你家的路线图,让老师也能去你们家做客,大家欢迎吗?”“太好了,非常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6.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学生请假上厕所似乎是非常平常的事,就是老师在上课时间也会有肚子不争气的时候,这些小事也根本没有哪个人会在意。然而,刚上课几分钟,学生就和老师说:我请假上厕所。或者只有一两分钟就要下课了,学生又迫不及待地说:我请个假去上厕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老师都责怪起学生来:怎么刚上课你就要上厕所,课间干什么去了?或者来一句:只有一两分钟就下课了,你都等不及了吗?……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下了。  相似文献   

8.
<正>"老师,我肚子痛,我肚子痛!"一个男孩儿不停地说肚子痛,孩子的状况让我很紧张,我赶快走到孩子面前,询问:"哪里痛,早上吃什么了?"正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其他同学有了强烈的反感:"老师,小明是装的。""老师,他以前经常这样。""老师,您不理他,他就没事了。"学生们的言语,让我疑惑不解,我关切地对他说:"走,老师背你去医务室,实在不行,我们就马上去医院。"可我还没有把小明背起来,他就挣脱了我,非常平静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9.
张启建 《中国德育》2004,(12):40-40
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我和参加活动的30多位老师一起听一堂二年级语文课。上课前,执教的老师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学生的声音响亮而清楚。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就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问声好!”孩子们非常乖,齐刷刷地转过身来,十分认真地说:“客人老师好!”“同学们好!”在30多位老师中,仅传出了我一个人的应答。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7):56-58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学生,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每次考试他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没有用心去做。每次和他谈心时都告诉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认真,他也说知道但显然没做到。我该怎样去帮助他克服这些缺点呢?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一连教我三年,后来我写字的字体就非常象这位老师;一位数学老师,初高中都教过我,我对这位老师很尊重,到高三时,有的同学说我走路的姿态都象他。虽然这两件事对我来说,都并非是有意识地去学,去模仿,但是却在我身上打下很深的烙印。这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气质、性格,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种影响和教育,有的还会对学  相似文献   

12.
童心不可欺     
最近听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到某校借班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注意以读代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一开始,该老师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马上要招播音员。这一课,谁读书读得好,老师就推荐谁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课听得非常认真,读得也十分投入,令听课老师啧啧赞叹。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授课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所学校要招播音员呢?他坦然地说,骗学生的。我一听,不禁一愣:说得好轻松,骗学生的!古人云:“童心不可欺”。作为教师,面对圣洁的童心,欺骗学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3.
徐荣芝 《山东教育》2011,(12):18-19
一天体育活动课上,学生们都在打乒乓球。我也想活动一下,于是走到学生跟前.可他们说已经没有球了。这时,我看到学生森森拿着球站在不远处。就对另一个学生说:“你去借森森的球用一下。”那学生去了,但很快回来说:“老师,他不借。”“你没说是老师用吗?”“说了,他还是不给。”听了学生的述说之后,  相似文献   

14.
叶老师是我的写作辅导老师,她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非常高明。这不,一开学,叶老师就问我过年得了多少压岁钱,说这话时还显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我满不在乎地说:50元。于是,老师伸出右手,说: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冏事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我最不愿听到的广播体操音乐开始播放了。望着外面冻得僵直的树木,我冒出一个想法:天气这么冷,要不我装病吧。于是我用手捂着肚子,装出一副痛苦的样子,向老师请假:"老师,我肚子痛,能不去做操吗?"老师关心地询问我要不要紧?用不用去看医生?我装作很坚强的样子说自己能挺得住。老师摸了摸我的头,说没有发烧,叫我别担心,还嘱咐我在班里好好休息,不要出  相似文献   

16.
幸福的倾听     
前几天,我在班上做了个小调查,就"我最想对老师说"这个话题,让每个学生拿一张小纸条,写上一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为了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我采用了无记名的形式。学生们很振奋,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谢谢你买了一个圆规送给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孩子做事不用心怎么办?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学生,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每次考试他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没有用心去做。每次和他谈心时都告诉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认真,他也说知道但显然没做  相似文献   

18.
覃丽君 《广西教育》2012,(30):65+67-65,67
一次,我去观课,觉得课堂上学生很积极,跟老师配合也很好。课后,我跟两个学生聊,我问她们老师上的课好吗,她们说好。我再问好在哪,她们沉默了。在我鼓励下,有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那节课,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不是很懂,但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表现不好,给我们班抹黑。还有,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可我听到一些老师说这节课好,我真不懂好在哪。”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也让我深思。看来,评价一节课好不好,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而太忽视学生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9.
吉安 《教学随笔》2008,(Z2):66-68
以前,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改为"想象着"〕张老师骂人的样子,因为我听以前她所带的学生〔删去。〕说过,这个老师非常凶,管学生也非常严。所以我总是这样看她的,虽然我对她不怎么了解。  相似文献   

20.
俞雪芽 《家长》2012,(7):28-30
学生:老师,我想上学,可我没有脸去学校,我好痛苦啊! 咨询师:(一个男孩子在电话里闷声闷气。)你好!发生什么事情了,让你这么不开心?能和老师说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