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普罗米修斯是个古老的神话形象.公元前八、九世纪便出现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在世界古今不少作家的杰作中,他的形象重现新貌,他的精神不断地净化着人类世世代代的心灵,他的形象永远留在人类世世代代的记忆里。这一文学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将通过对埃斯库罗斯,雪莱、卡里姆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形象内涵的比较分析,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一粗略的揭示。十八世纪初的意大利思想家维柯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①二十世纪初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在《尤利西  相似文献   

2.
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一。它取材于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传说和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创作的悲剧《普罗米修斯》,并根据自己的理想进行了加工、创新,表达了诗人建立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3.
张伙根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3):19-21,30
普罗米修斯故事有赫西俄德、埃斯库罗斯、柏拉图进行叙述,后世有马克思、尼采等对其展开阐发。对普罗米修斯故事的叙述及阐发的哲学性文本作一考察,以揭示普罗米修斯形象的演变,勾勒出普罗米修斯形象诠释历史中从被束缚到被解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普罗米修斯为弥补过失而采取的措施简洁地表现在两行诗中:“普罗米修斯意识到了过失,就召唤希望大军醒来/从那天堂花卉深处的安眠之中……”。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人类的:“我让隐蔽的希望居住于人类的心灵。”道格拉斯·布什曾比较分析了埃斯库罗斯的诗句和雪莱华丽精巧的诗行。①在阿茜娅的台词中,埃斯库罗斯主要是被当作一面盾牌的,由此,雪莱能够有效地抵御弥尔顿和  相似文献   

5.
陈志萍 《红领巾》2004,(3):131-133
作为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雪莱的诗歌在总体上表现出了对于作为“自然“的正义的不懈追求.他通过描写自然、赞美自然而去寻找古希腊思想中作为“自然“的正义,以云雀、普罗米修斯作为时代精神和追求正义的象征,以乌托邦作为正义的实现之途.其可贵之处是以诗揭示了正义.  相似文献   

6.
普罗米修斯作为古希腊神话中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和狄奥尼索斯、西绪福斯、奥德赛等人一样,是数千年来西方文化中的原型人物,这一形象在后来的艺术家或哲学家的笔下因为彼时所处的精神、文化或政治需要,被放大、  相似文献   

7.
名人名言     
《初中生必读》2010,(4):8-8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英国诗人)  相似文献   

8.
赵宏维 《文教资料》2007,(12):75-77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作为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的雪莱,毫不例外地在他的诗作与人生中表现了这一点。本文从社会背景、浪漫主义的宣言、诗人的诗学观以及诗人本身的命运和作品的角度,探讨雪莱的悲剧精神。正如悲剧本身一样,雪莱的悲剧精神缘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不可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极具风格和辨识度。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雪莱的生平,雪莱诗的艺术风格以及雪莱诗的表达力这三个方面对雪莱诗做一个赏析。通过这些方面的论述,体现了雪莱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以及雪莱诗歌中真、善、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吴宓诗歌中的雪莱形象是他精心构建的他者形象.象雪莱一样,他经受了情感上的波折与心灵世界的煎熬.但他从雪莱的身上汲取爱的勇气和生存的力量.他迷恋崇拜雪莱的人格,在雪莱用"爱"与"美"建构的神殿里流连忘返.他在雪莱爱的幻景中医治破碎断裂的灵魂,在雪莱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理想中,去感受那份执着凝重的情愫,在雪莱的引领下,去体味那份超然的情怀,倾听一个伟大灵魂跳动的声音,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生命的契合.  相似文献   

11.
珀西·比希·雪莱的作品充溢着对自然的热爱,蕴藏着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契合了当今生态主义思想。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雪莱自然抒情诗,促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处境进行反思,而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方式,这也是雪莱诗歌当中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12.
自然意象是雪莱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与现代科学、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审美之问的关系。雪莱在诗歌中将自然描写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努力缝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在自然意象的刻画中,他力图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出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在自然审美方面,雪莱推崇想象力,追求“崇高美”。雪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音韵格律的视角解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抒情诗《西风颂》独特的创作手法。在诗中,雪莱展现独特的运用音韵格律的才华,使其作品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表达其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借助象征手法赋予西风深层含义,并以西风为载体,抒发自己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4.
在充满阶级偏见的社会环境下,小说《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经历了一系列性格转变。主人公皮普在潜意识的支配下精神受到层层压抑,力比多得不到转移、强烈的欲望没有得到发泄而受到了压抑,他的性格特征经历了从善良单纯-虚荣虚伪-善良成熟的转变。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其性格转变原因进行剖析,有助于加深理解小说人物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哲理诗《麦布女王》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首长诗作品,因其中对于宗教及教会的激烈抨击被作者称作是其反叛基督教的宣言书,然而研究发现,这部作品与基督教圣典-《圣经》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图通过对该作品中涉及到的典故、意象、人物方面与《圣经》的对比研究,来透视雪莱对于基督教既反叛又承袭的复杂二元对立关系,希望从这一崭新视角来全面解读雪莱。  相似文献   

16.
约翰·济慈是 19世纪与雪菜和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显著,诗歌创作理论也颇有见地.从济慈对诗及诗与自然、生活的关系的理解,把握其诗论内核,并体味诗人的审美追求及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17.
“雪莱”作为一个涵义丰富的符码在勃朗宁的作品中是一个超验的“能指”,是勃朗宁诗学理念的传声筒和代言人。雪莱的泛神论和唯美主义是勃朗宁早期艺术创作的水中之盐,后来却成为勃朗宁质疑和否定的对象。因此,雪莱化与去雪莱化构成了勃朗宁建构其诗歌理论的两大特点。勃朗宁通过对雪莱及其唯美主义诗学观的扬弃进而生发出的对艺术与生活二者关系的诗性的思索也就构成了一组张力,贯穿勃朗宁本人近60年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引人之处不在于其主人公麦克白的悲惨结局,而在于他从一个怀有野心的平叛英雄堕落为弑君篡位的暴君的转变过程及其心灵遭受的煎熬。作品充满恐怖的气氛:女巫、凶杀、幻觉、恶梦、鬼魂、反常现象、半夜的敲门声等,具有明显的情节恐怖刺激、气氛阴森恐怖、充满悬念等哥特因素。  相似文献   

19.
莫言是充满野性精神的作家。语言、性爱和死亡是野性精神的重要表征。莫言小说的语言多源于民间,生猛鲜活,富有热性和蛮力,呈恣肆狂欢风格,汉语的表现潜能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他"袒露性爱灵魂",肆无忌惮地撕下文明面纱指向赤裸裸的性本能,颠覆伦理道德纵笔书写性爱;莫言作品的死亡叙事残酷野蛮,精心描写惨烈的死亡现场甚至酷刑细节,挑战现代文明规约下的审美规范。莫言创作的野性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