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之一"属于"……之一",它要求"之一"的前项必须是"多个……"。"最……之一"是可用的,但只有当"之一"的前项是"多个……"的时候它才可用,否则不可用。表达"并列最……"的人或事物时,能用"最……之一";表达"独个最……"的人或事物时,不能用"最……之一"。  相似文献   

2.
动词"以为"大致形成于战国时期,发展于汉代。其词汇来源是上古汉语中表意念活动的"以……为……"结构。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在"以……为……"结构中,当动词"以"与"为"的动作性较轻时,形成了"以为……"变换式,接着是动词"以"与动词"为"的频繁连用,然后由于韵律的作用,"以"与"为"在词义上进一步融合,句法结构也相对固定下来,于是动词"以为"形成。导致动词"以为"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以……为……"式与"以为……"式在语义上的相通性,二是"以为……"这  相似文献   

3.
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4.
"越……越……"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由两个副词"越"起连接作用的语法格式,本文对"越……越……"格式中的语法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穷尽式地描述,而且对"越……越……"格式或部分格式充当什么样的句法成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般过去时     
刘倩 《初中生辅导》2012,(Z2):73-77
不同于中文里,我们用"……过","……了","已经……了","已经……过","曾经……了","曾经……过"来表示过去的事或者状态,英语中有一个专门的时态来表示"过去",那就是"一般过去时"。  相似文献   

6.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 "我看见小鹿在草地上奔跑……" "我看见一条小虫躲在青草丛里……" "在清清的小河里,我看见小鱼在学游泳……" "乌龟爷爷在河边散步,我一会儿就和它成了好朋友……" "我认识……" "让我来……" "老师!喊我……"  相似文献   

7.
"之称"是《广雅疏证》中一个常用的训释用语,由"之称"构成的训释主要用四种格式。其中在"……,……之称"格式中,训释语经常不是被释语的所指,而是解释被释语的语源、属性、特点、功用、类属、方位、别称等。"……有……之称"是用来解释训释语的名源的。"……是……之称"用来解释异体字的意义。"……亦……之称"用于解释多义词的后一个义项。  相似文献   

8.
错位的世界     
"世界末日……奥特曼……在西瓜里……骑海马""春秋时代……冰淇淋……在地狱……打怪兽""西历3984年……天线宝宝、犀利哥……在垃圾桶里……打世界大战"……这……这都是啥跟啥?这么给力,咋回事?"呵呵呵……""哈哈哈……"这又是谁的声音?为什么笑得  相似文献   

9.
在我读到<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之前,我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的头脑如数码相机,沉重而焦虑地拍下了一个个瞬间:早晨……01000110……空气中的尘埃沉淀……鼻毛上吸附的是"五彩"粉尘颗粒;上午和中午……00110010……我被裹在"温柔杀手"的"城市风"中--"车"声鼎沸,"乌云"翻腾……;晚上……11001011……我已数不到星辰,只见"月亮在乌云里穿行"……  相似文献   

10.
张毅 《初中生辅导》2012,(Z2):65-68
形容词比较级通常可分为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以下列形式出现在句中:A.as+原级+as表示"……和……相同"B.比较级+than表示"……比……较为……"C.the+最高级+of/in表示"在……中最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条件复句"只要……就……"和"只有……才……"在逻辑假言判断中所表示的关系,并对汉语工具书中"只要"与"只有"的释义和用例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倚变式结构"越……越……"."转"字本为"反复"义,逐渐引申出"更加"义,两种意义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越发""越……越……"义,进而形成表达倚变关系的比较固定的句法格式.  相似文献   

13.
词典、教材对"只有……才……"的解释一般都很简单,但它的实际运用却有相当复杂的条件和规则。外国学生在使用复句"只有……才……"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在"才"后直接使用普通动词。调查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结构的意义和功能解释得不够精准,没有在语法结构上给出一个明确的"安全模式",语用条件也没有解释到位。从句法结构、深层语义和语用条件等方面对"只有……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语义与结构相互制约的规律,从而对"只有……才……"的教学方法和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存在很多框式介词,《春秋左传》中也出现了"自……至/及……"框式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或终点,或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结合《春秋左传》中"自……至/及……"的使用情况,考察上古时期其他文献典籍中"自……至/及……"的语料,进一步了解该框式介词在该时期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以……为……"句型的变化,描述从"以……为……"句型到"以A为B"句型到双音词"以为"的发展轨迹,由此阐明:词和句子相互作用,成为句型发展的内推力,改变句子的表达范围和词语的词性,产生新的句型和新的词性.  相似文献   

16.
"一……就……"句式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都运用广泛,使用频率较高;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学生偏误情况则较为常见。我们对"一……就……"句式进行本体研究,通过共时语料分析"一……就……"的语义,对其进行清晰、易于教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刘红 《现代语文》2007,(5):44-45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流行语套式,本文分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这一结构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句式特点及其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行文中记叙人物对话的格式有三种:(一)××说:"……,……。"(二)"……,……。"××说。(三)"……,"××说,"……。"有几点需要说明:一、"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冒号、句号或逗号)因所说内容的位置的不同而有区别,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使用,不得变更,尤其是第三种格式中有人在"说"的后面往往不恰当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与"(在)……下"引申用法的语义类型具有不对称性。"(在)……上"至少可表示方面、范围、时间、程度等四种不同语义。"(在)……下"主要表示条件义,但"在+NP+下"与"在+VP+下"的语义特征又有差别。"(在)……上"与"(在)……下"引申用法的语义不对称性源于方位词"上""下"认知图式的不对称,其语义类型也可基于方位词"上""下"的认知图式找到相应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