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学改革不断稳步推进,小学语文极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由孤立的知识传递者和命令者向引领者和助学者转变,学生则由接收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生动活泼学习的主人。本文通过创设对话情景、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堂规则这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索,让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陆锁福 《考试周刊》2011,(68):49-50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扎实、真实、丰实的言语实践,能帮助学生将已经积累的但并不系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酝酿着自身情感的、彰显自身个性的“话语”.从而成就一个个鲜活、充满绿意、朝气蓬勃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正>一、自主寻求学习情景,感悟网络环境下的审视美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文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欣赏方式和初步的欣赏能力,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而网络环境又是小语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真善美的素质和文字表达的能力。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过程便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质 ,无疑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 ,二是精神。因此 ,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语言“底子”和精神“底子”。一、利用教材资源 ,在品味语言中孕育精神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富有语言创造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的学习 ,以掌握丰富的语言 ,传承精神遗产。而语文教材 ,就是把这种“精神遗产”蕴含在“丰富的语言”之中 ,成为塑造学生、完善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凭借 ,成为夯实学生语言“底子”和精神“底子”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8.
语文教学不仅要致力于语言的学习,更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言语智慧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进步和成熟,精神的成长和完善。在教学中,要用文字的美打动学生的心灵,用语言的美润泽心灵,用文化的美滋养心灵,这样促进学生言语与精神的同生共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杨金林 《江苏教育》2001,(17):22-23
语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言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语课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发展,而无论是听读活动,还是说写活动,其本质均是人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活动。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越强,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越强。因此,语教育必须树立为促进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应成为支撑新世纪语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听话、写话。下面,谈谈自己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杨金林 《江苏教育》2001,(18):24-25
四、让语言和精神在感悟和运用中同构共生 促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根本途径。言语实践的方式很多,针对当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要着力抓好言语的感悟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双向甚至  相似文献   

13.
纪学 《教育艺术》2008,(11):51-52
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同时也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纪学 《考试周刊》2010,(22):90-91
数学是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定位为“习作教学”.初中阶段则称为“作文教学”。这样的课程定位,决定了习作教学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然而,在理论界和不少一线教师心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共识:儿童不会写作.教写作或者训练写作,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亲情呢?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的融融亲情。  相似文献   

17.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大量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进入课堂,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教育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要真正让学生勇于探究,喜学乐学,从而使科学课成为一种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就要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科学教学,借助科学器材的提供,放飞学生的科学灵感,让学生的心灵在科学殿堂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19.
最近,连续听了几位老师所上的课题研究课,发现他们都把“采访”作为了激活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有效手段。我觉得,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言语者的思想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者统一在“采访”过程中,就能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20.
工具性代表着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则意味着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因此,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共生则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文字意识,引领学生从静态的文字中探索动态的情感,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在语言构建的情境中,走进精神自由与精神真实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