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候 是乡愁的等候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乡愁四韵@余光中~~  相似文献   

2.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每每读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总会被那炽热沉郁的愁思所打动.  相似文献   

3.
乡愁四韵     
文誚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趣味链接][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余光中诗选…  相似文献   

4.
许心 《初中生》2008,(9):15-17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08,(Z9)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每每读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总会被那炽热沉郁的愁思所打动。最浅的海峡那边,隔着最深的思念。乡愁,并非是他的专利,但他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乡愁的代言人,替千千万万颗滴血的心"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曾拜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很多诗文,其绵长悠远的韵味、  相似文献   

6.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选自《新诗三百首》三点导读赏析美点余光中的诗是现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其乡愁诗更是独树一帜,倍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读来美味悠长。1.独具特色的意象美。乡愁原本是人们所普遍体验而难以…  相似文献   

7.
乡愁四韵     
给找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相似文献   

8.
蒋兴超 《师道》2008,(10):32-33
导入 师:“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这是对乡愁的深情咏颂。古今中外有关思乡的诗词句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并说说你对此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1928- )生于南京。中学时代在重庆度过。1947年考入金陵大学外文系,次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1952年主编《蓝星诗页》。1958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他的诗、散文均十分出色。有诗集《蓝色的羽毛》、《钏乳石》、《五陵少年》等十余种。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逍遥游》、《听听那冷雨》等。另有评论集《掌上雨》、《分水岭》,翻译作品《梵高传》、《老人与海》等。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  相似文献   

10.
乡愁四韵     
诵读提示:这是一首抒写思乡愁情的名作。诗人选取“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个蕴含丰富的意象,尽情渲染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情结。全诗由结构、句式相同的4节组成,每一节的末句都是首句的重复,中间也多有反复的词语,读来自有一种一唱三叹、韵律回环之美。罗大佑为其谱曲后,这首诗更令人冥想感怀。朗读这首诗,宜采用热烈的语调,尽量读出该诗所抒发的炽热情感。每小节都可分三层来读,像第一节,我们就可在“酒一样的长江水”“是乡愁的滋味”及末句后稍稍延长停顿的时间。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  相似文献   

11.
余光中因其《乡愁》一诗而有“乡愁诗人”之称。乡愁,指对大陆乡土文化的怀念。余光中在台湾生活40年。最近20年居住在南台湾的高雄,临山近海.周遭的风景,常在他的诗文中出现。南台湾盛产各种水果,诗人饕餮之余,常有吟咏,写水果的甘美,颂乡土之可爱。最近台湾的果仙果后如莲雾、芒果,飞越《乡愁》所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登陆神州。大陆乡亲在品尝佳果的时候,不妨一读“乡愁诗人”的水果诗,感受一下他对乡土的恋慕赞美。  相似文献   

12.
李星阁 《现代语文》2007,(10):59-59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一股浓浓的乡情,一缕淡淡的乡愁。因为他的诗歌,余光中素有"乡愁诗人"的盛誉。  相似文献   

13.
人生忧喜     
点击名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资料盒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台湾著名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余光中诗选》)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生于南京。1948年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开始发表诗作,次年转入台湾大学外文系,逐渐成为台湾诗坛的重要诗人。著有《舟子的悲歌》(处女作)《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紫荆赋》等十几部诗集。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  相似文献   

15.
《乡愁》是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名作,浅易的文字,深刻的内涵,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誉,艺术上给人美的享受与熏陶。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相似文献   

16.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他的乡愁诗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饱含着对乡土中国的怀念、对文化中国的依恋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余光中乡愁诗“中西融合”的诗风在台湾现代诗坛独具特色,扩大了乡愁诗在中国诗坛的影响,在台湾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诗作《乡愁》意蕴深刻,脍炙人口,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8.
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登陆,蜚声华夏“,乡愁诗人”不胫而走。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于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剖开此情结,我们就会看到如诗人所说的情结内涵“: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具体地说,余诗“乡愁情结”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对故土亲人往事的回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童年、少年时代是在动荡岁月中度过的,抗战时随母亲颠沛流离寄寓四川重庆,1949年随父母到香港,1950年去台湾。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大家言必称"乡愁诗人",因为他1972年写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诗传遍了大江南北。余光中说,这些年来,《乡愁》几乎成为我的名片,《乡愁》在海峡两岸大受欢迎的程度实在让我感到惊讶。其实,他在同时期写的另一首诗歌《雨声说些什么》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而且《雨声说些什么》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成为乡愁诗的另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20.
战国的涛声     
引读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更兼写评论和从事翻译,是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余光中就读大学外文系时醉心于欧美诗歌,西方艺术和文化给了他营养,却不能把他“融化”掉。相反地,却使他本来朦胧的中国意识在异质文化背景的映衬下清晰起来。他曾说:“在国际的鸡尾酒会里/我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虽然也爱“流动”和“沸腾”,但在“中国的太阳离我太远”的异域,宁愿保持零下的清醒和“固体的坚硬”。这种鲜明的中国情结在余光中的创作中一直是他最执著的情感主潮,并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越来越有力。诗作漂给屈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