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好奇心强的时候。好奇心强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而目前高中信息科技课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低迷的情况,恰恰说明了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掌握了好的方法,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信息科技课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分析表明:小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强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即学生主动地去解决数学问题。而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往往是由好奇心开始的,由好奇心产生求知欲望,在这种求知欲望的促使下去探索研究,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如何让学生迈出创新求知的第一个门槛——好奇心呢?这就要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生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他们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在最佳状态下学习。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好奇,有良好的印象,调动学习物理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呢?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其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强又是激励学生探索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质疑的同时,他们还能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一、探究性思维能力是自我获得新知识的手段和源泉 探究能力是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以思维为核心,把感受力、知觉力、思考力、记忆力、实践力和创造力综合起来,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疑问、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创新性独立思维,协助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养成终身主动认识未知世界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琪 《黑河教育》2014,(8):64-64
正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而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此可见,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中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是激励他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一种学习品质。青少年正处在兴趣的高峰时期,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兴趣的驱动,能给学生以学习的原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努力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在以下几方面笔者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求疑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一、学生敢于质疑之平等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相似文献   

17.
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唐亮 《成才之路》2011,(2):90-91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激情,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学习热情之后,才能谈得上对学习的创新.学生才愿意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努力钻探、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要营造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