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大量借阅数据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及图书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可以主动为读者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图书,优化馆藏布局,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文章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研究聚类分析算法和关联规则算法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读者借阅数据和图书借阅数据的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一些规律,为图书管理者改善服务质量,做出新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校2003年9月-2004年6月一学年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统计分析。即:图书馆中文图书馆藏资源分布研究;中文图书借阅总量结构分析,包括读者借阅中文图书的主要倾向、学科特点及各类图书借阅量所占份额与馆藏数量结构比较;研究分析了主要读者群借阅偏好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读者借阅需求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怀化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流通借阅数据,同时运用文献计量学中文献信息统计指标对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馆藏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针对满足读者需求提出馆藏纸质图书资源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晋城市图书馆2015年1月至6月期间,市民办理读者证和借阅图书的流通数据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读者数据、文献资源数据和借阅流通数据三部分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晋城市图书馆的流通借阅特点,以期对今后晋城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采访及馆内各项服务工作以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数据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海量图书馆数据,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满足读者需求,基于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数据,利用FP-Growth算法进行学科间关联分析、借阅图书分布分析、借阅量分析及图书流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基于FP-Growth算法对图书馆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规则和信息,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图书利用率,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借阅率与流通量是读者借阅需求动态的风向标,以此为图书追加建设依据,可以有效满足在校大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文章对2008-2011年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借阅率、流通量和新增图书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更新与建设与图书借阅率高低以及流通量大小变化基本是协调同步的,其图书更新与图书借阅共同具有文学爱好倾向、师范性倾向、专业需求倾向等特点。同时,图书建设还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倾向。  相似文献   

8.
我院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统计分析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0年、2001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借阅流通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了两个年度中文馆藏图书的总流通量及各学科图书的流通量、社会科学图书与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量的比较、读者主要阅读倾向、读者借阅需求、各类读者借阅情况、馆藏品种数量与流通量之比、流通品种与册次的比例等。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册数、借阅期限、文献破损率等图书借阅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借阅奖励制度,人性化地改革图书流通中存在的图书借阅制度对读者的超期罚款所引起的矛盾及固定借阅期限所导致的读者需求不满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利的限定,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图书借阅权利的具体实现和可操作性,体现为对这种权利的相关限定因素的表达,即读者借阅权限.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读者至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限设定的合法、合理与合情,应进行深入探讨和多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图书流通中拒借的主要原因有:读者不熟悉借阅规则、图书馆管理存在缺陷及图书管理与读者需求的矛盾等。因此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对读者进行良好的入馆教育,同时建立流通管理与读者借阅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2.
柏冬梅 《林区教学》2008,(11):104-105
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从获取读者需求,优化馆藏布局;分析读者借阅行为,完善图书分类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图书推荐服务模型,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开展web挖掘,实现电子信息数据挖掘四个方面阐述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图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借阅率下降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相邻几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及对本图书馆资源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其下降的原因,主要为:缺乏新书采购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计算机及互联网等新技术影响以及图书供给与读者需求的不相匹配。并且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借阅率,应该采取的对策:完善图书评价体系、扩大新书宣传、加强读者需求调查、创造良好的助读环境、设置阅读必修课程、加强现代化设施的建设、提供高品质的图书馆人文服务。  相似文献   

14.
热门图书文献借阅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特征。通过对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的流通数据及图书文献借阅排行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在阅读倾向上偏重文学类、其他学科借阅量少且平均;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为目标读者的少儿图书借阅量居高不下等特点。针对读者选书随意、去经典化、讲究实用性、浅阅读等特点,提出做好图书推荐、建立阅读交流平台、设置主题阅读、提高馆员素质等对策,以期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现状改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姚家岚 《文教资料》2014,(20):49-50
图书馆面临网络的冲击,传统图书借阅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在保留必要传统借阅方式的同时,应利用网络平台找出适合读者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把大量有特色、有价值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上传到图书馆数据库进行特色信息服务。发挥馆员专业特长,使馆员成为网络信息的导航员和咨询员,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读者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逐渐转移到电子图书阅读,且高职院校学生的借阅习惯、阅读能力与本科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图书借阅特点对图书推荐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关联纸质图书推荐系统与电子图书系统扩大学生图书借阅记录范围,关联教务系统获取学生专业成绩,对学生借阅记录进行过滤筛选得到具有参考性的数据集,使用Apriori算法对新的数据集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规则表,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图书精准推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计分析优化图书馆藏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榆林学院图书馆2003至2007年度中文图书借阅情况和藏书学科结构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读者需求和藏书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本馆读者需求的最优化藏书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新建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为例,统计分析2005年和2011年读者借阅和图书利用情况发现,随着读者人数和类型的变化以及阅读方式的转变,图书分类借阅次序和图书利用率与读者的学科专业及成长需求更加贴近,利用文献的方式向阅读数字图书方向转变的趋势明显加快。因此,图书馆在馆藏文献类别、数量和借阅服务等方面必须整体制定科学合理的馆藏规划,增加藏书品种,及时剔旧,及时补充,加大文献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料的需求和读者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历经多年的原始图书闭架式人工借阅方式有它的局限性,现在为打破这种局限图书馆正逐步地向开架式、现代化电脑借阅过渡.开架式借阅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也就是说让读者进入书库,直接浏览排列在书架上的图书,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按照书库管理制度的要求,自己提取所需要的图书资料.通过实践证明图书开架管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必须是实现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