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暑假,有学生到公司实习.三番五次叮嘱必须着装整齐,竟还有男生穿了T恤、短裤来。我一皱眉喝道:“回去换了再来。”  相似文献   

2.
沈湘  王芳 《初中生》2007,(1):49-50
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地方,东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峡,南北分别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因为这个地方布满了森林,所以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来此居住。其中被土著人称为“慈悲鸟”的鸟类数量最多。之所以称它们为慈悲鸟,是因为它们在抚养幼鸟时,只要听到哪儿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啊饿啊”的叫声,鸟儿便会将口里的食物向叫声方向投去。叫得越凶,他们捕食便越勤。慈悲鸟不停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一颗慈悲的心。  相似文献   

3.
这几天一直想起欧洲思想史上那个著名的譬喻,“杀一个中国人”(Killing a Mandarin)。 最早是狄德罗,他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一个杀人犯跑到了中国,欧洲人会不会担心他在那里大开杀戒呢?应该不会,因为长江不如塞纳河,太远的地方我们顾不着。  相似文献   

4.
一位来访者很喜欢打篮球。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决乐,他迫不及待地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相似文献   

5.
南岳尊者慧思大师依一心三观之法,证得法华三昧,解行高明,并以此所证智慧而弘扬大乘佛法。弘法过程中,几度受到恶比丘和恶论师们的毒害,其护持正法、度化众生的慈悲大愿,便由此而有金刚怒目的特殊部分。从其自身的理论论证,及其宗教修行的证量、弘法的宗教实践来看,其金刚怒目的形式,正具有着菩萨低眉的慈悲本质。  相似文献   

6.
以德国文论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主要理论框架,对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意象意境层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透析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晨志 《教师博览》2009,(11):42-43
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长得很帅气、很可爱或很漂亮的小朋友,而我也会有些偏心地喜欢他们。李凯,就是这样的小孩,他很帅,大大的眼睛,双眼皮,天真又可爱;可是他却也很顽皮,喜欢快骑自行车,并从后面抓班上同学玉梅的头发!  相似文献   

8.
莫里森受到《圣经》等西方文化和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神话传说的引用比比皆是。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以及象征中沉淀下来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这两个角度解释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对人性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去年暑假,有学生到公司实习,三五次叮嘱必须着装整齐,竞还有男生穿了T恤短裤来。我一皱眉喝道:“回去换了再来。”  相似文献   

10.
慈悲是人的天性,仁慈、良善、同情弱者、助人为乐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在现阶段,我们在继承方面出现了欠缺,以致在人们的精神层面出现了裂缝,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就是以课文为起点,启发学生的思考,唤醒善良的本性,以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园。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理论上的可行性;2时机上的必要性;3现实上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慈悲》的悲剧美源于莫里森采用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时空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场景设置的距离化,使小说与读者之间拉开一段适当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了非凡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佛教是一种至善慈悲的宗教,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特色。慈悲理念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理念,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当中。探讨佛学的慈悲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托妮·莫里森的新作《慈悲》聚焦在17世纪的北美大陆,描绘了蓄奴制初期不同族裔的人的生存状况。通过梳理作品中所重现的蓄奴制初期美国的历史,深入探讨了莫里森对美国历史和现状的深刻思索。莫里森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超越种族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种族和肤色并不是一个人是否受奴役的标志,唤醒了我们在当下对自我身份及少数族裔身份认同的重视,并表达了她对理想家园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慈悲利他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印度古代佛教中的这一思想准确的反映了佛教信徒对社会及他人的看法。“利他”的思想是在大乘佛教中提出来的。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上。慈悲利他思想对于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励人们扶危济困、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译自汉文本《慈悲道场忏法》,译名为kanti qlγuluq nom bitig。该文献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较大、内容丰富、语言特色鲜明的一部佛教文献。本文从文献简介、文献研究概况、文献价值及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文献本身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夏译汉文刻本《慈悲道场忏法》卷一"断疑第二"进行了校录和译释,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翻译史和语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英两国的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藏卷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已出版的图版、著录,对英藏本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初次系统进行了考证性专题叙录。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及甘肃、内蒙等地同经藏本则作了补叙和订误。通过海内外各地藏本的叙考,探究了各版本的关系,以期最终足本复原该经。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认知叙事学旨在构建一种普遍的阅读认知理论,即读者对人物和人物对人物的认知过程.认知叙事学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维特征,更好的体现叙事的交流效果,而且还可以更为深入透彻地了解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运用认知叙事学理论对莫里森新作《慈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品中人物对人物的认知以及读者对人物的认知过程由于受到了外界“刺激物”和“图式知识”因素的影响,都经历了一波三拆的“再图式化”,之后才建立起各自的认知模式.而这些不顺利的认知过程不仅清晰地呈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彰显了叙事的交流和认知作用,同时人物对人物的情感和读者对人物的情感也随着这些认知过程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20.
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符合"回旋曲式"模式,在小说12章中奇数章形成小说主题,偶数章成为"插部",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探索母爱、情人之爱与社会和谐之爱的新的道路,从而体现作者对爱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