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江苏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研究派生品种的采用对农户生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始品种相比,派生品种的种子价格显著较高,派生品种采用农户的生产收入显著高于原始品种;派生品种的推广应用是将原始品种权人的部分利益转移给了农民,有利于提高农民福利.  相似文献   

2.
实行区域农业产业化 ,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尝试以贵州省区域为例 ,从要素投入、比较利益、生产成本、空间成本、管理成本等角度出发 ,分析贵州省区域农业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的条件 ,组织形式 ,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滑县前大寨村8个样本户的数据,对该村农户农地流转的成本和收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村农地流转模式相对单一,以出租和委托代种为主;农地流转规模对不同类型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差异,流转规模越大,流入方农户总收入增效越显著;该村农户最佳经营农地规模为至少35亩。政府应汇集土地流转信息,加快流转服务网络建设;鼓励支持、促进流转模式多样化;完善土地补贴政策,为农地流转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政产学研用”创新模式下,领先农户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文章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领先农户合作创新中的囚徒困境形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从搭建农业产用合作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绩效补贴体制三个方面提出摆脱困境的路径,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户是特色农业模式建设的行为主体,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特色农业模式建设的必经渠道.本文通过对三门峡市农户的实际调查,认为三门峡农户经济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农户具有较高的经济结构调整意愿,农业新品种对农户的收入增加有较大的贡献,政府有介入农户经济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政策针对性,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和提高农田水利投资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农户经济结构调整,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科技园区的发展路径是:农业生态科技研发平台齐备,高层次的人才等农业生态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农业生态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促使产、学、研、官和农户等各个创新主体互动,整合一流生态科技创新资源、形成农业生态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在现代政府治理方法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引领下,发现和培育公司治理机制,为农业生态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动力,从而创造一流的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它的推广为农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化对农区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农户、农业和农区三个层面。农户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变农户思想观念和推动农户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质量、农业经营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农区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加快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区域品牌形成和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应遵循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组织运行三重逻辑内在要求。基于实践样态归纳分析,专业群治理模式可进行“产业聚焦深度”“利益牵绊程度”“组织管理强度”三维度分类。“利益牵绊程度”为逻辑主线,另两个维度为支线,专业群治理可分为“实体融合”“联盟协作”“院校主导”三种模式,每种模式的专业群产教协同关系、组织形态、课程体系架构与教学运行机制存在鲜明差异。专业群治理创新应科学建构与区域产业集群耦合匹配的专业群,搭建产教协同的育人治理平台,优化专业群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丽仙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68-71,143
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户收入、维护农村安稳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不了解农业保险,这对于我国这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基于一些农业推广理论,试着分析农户是具有购买农险的潜在需求的,在农户考虑购买农险这个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应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引导农民更积极、自觉购买农险。文章针对区域差异性提出了2种试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影响农村土地整治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在工程技术方面一定的条件下,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农业治理。我国的农业治理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难以匹配土地整治的大农设计理念。以湖北四县市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按照由谁来整合农户之间利益的原则,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可以概括为村级组织模式和社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农与小农对接的问题,同时也都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要改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绩效,必须要找到一种治理农业的长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选取了竹林(坳头),杉木林(桐木关西侧),茶园(挂墩)3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并通过室内理化分析实验,测定剖面土壤的有机质总量、全氮含量及其机械组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理化分析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竹林、杉木林和茶园的土壤机械组成以壤质土为主;(2)茶园、杉木林、竹林的土壤黏粒含量差别不大;(3)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有机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4)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5)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烟区原料差异化烟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9年,经过对云南省各基地县生态环境、品种、烟叶质量的研究分析,从7个原料基地市(州)的50个县(区)筛选出生态环境优越、适宜种植差异化优质烟叶原料的44个县(区)内22.8万hm2烟田作为差异化核心原料基地,可年产13万t以上具有品种和生态双重特色的差异化烟叶,专供云产一、二类卷烟需求.筛选后的原料基地生态条件与筛选前相比,植烟海拔阈值从1 300-2 350 m优化到1 300-2 000 m;烤烟大田期(5-8月份)的平均温度从18.0-22.0℃优化为19.2-22.0℃;降雨量从448-1 108 mm优化为636-792 mm;平均日照时间从417-727 h优化为517-727 h;植烟土壤仅限水稻土、红壤、紫色土与黄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皖南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等地有代表性茶园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茶园土壤硒与茶叶硒的相关性及理化性质等因素对茶叶硒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皖南茶园土壤硒(全硒)与茶叶硒(全硒)呈正相关,随着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茶叶硒含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钾及pH值等均对茶叶硒富集存在明显的影响,即茶树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天然富硒茶叶的开发和皖南富硒土壤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以板栗苞壳为主要碳源物质,以稻草、杂树叶、板栗叶和桑枝屑等为辅助碳源物质,以米糠为氮源物质,设置10个处理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生长周期、子实体性状特征、生物学效率和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与板栗叶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单独以板栗苞壳为碳源物质或者在板栗苞壳中添加适量的稻草、杂树叶、板栗叶和桑枝屑等物质,均可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视学的基础是将复杂的几何学原理与统计学理论相结合。"基于设计的体视学"在神经科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病理学在定量方面的不足,而成为该领域里的热点研究方法。如何实现研究目的区的体积测量、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的计数、上述细胞或其内的亚细胞结构(胞核、线粒体等)的平均体积的估测、线性结构(神经纤维、血管等)长度的测量、阳性细胞的空间分布情况等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该文综述了基于设计的体视学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体视学对配套实验设备的要求,符合体视学要求的取样方法,对切片方向的要求及常用体视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闪式提取法对杨梅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以出酒率、花色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糖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制备杨梅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2.闪式提取电压50V,闪式提取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112.68%,花色素含量为179.31μg/mL,自由基清除率为83.85%,还原糖含量为18.33%。该工艺提取时间短,酒色鲜艳透亮,口感较佳,是一种快速高效制备杨梅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烤烟中醇、酮两类致香物质质量分数形成的影响因素,在云南省昆明、保山、红河、文山和曲靖等5个烟区,以种植区域、土壤质地和海拔范围3种生态因子为基调进行采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K326烟叶中酮、醇两类致香物质组分及其质量分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植烟区域是影响醇、酮质量分数及其总量的主要因素,5个区域中以保山最有利于K326烟叶醇、酮两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而其余4个区域差异不大.2)从土壤质地来看,中壤土最有利于烟叶中酮类致香成分的形成,轻粘土和重壤土次之,而醇类物质几乎不受土壤质地的影响.3)从海拔范围来看,海拔1500~1800 m范围比较有利于烟叶醇、酮类致香物质的形成,而海拔1100 ~ 1500m或1800 ~2300m的范围次之.  相似文献   

18.
以冷冻杨梅鲜果为原料采用酶解浸提法制作杨梅酒,研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杨梅酒出酒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杨梅酒出酒率的酶种类、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四因素进行考察,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杨梅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确定果胶酶为酶解用酶,酶解法制备杨梅酒酶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2%。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79.4±0.19)%,比同法不加果胶酶出酒率增加25.4%,并且过滤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选择休屯盆地低山典型茶园,采用5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对其有机质、pH和速效N、P进行测定,就不同植茶年对土壤有机质、pH值的时空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植茶龄36、53年的茶园土壤有机质较对照组(23.64±4.229g.kg-1)高,植茶龄25年的有机质含量(13.53±8.640g.kg-1)低;速效N、速效...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但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对这一问题深入系统研究的不多。余文盛、吴定初二位先生所著《中国高校教师收入研究(1949—2011)》一书,以史料为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1949年以来我国百年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教师的收入状况和收入构成,并对当前高校教师的收入进行了内外比较,以此找寻教师收入水平与幸福满意度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