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杂”     
“杂”这个字似乎生来不讨人喜,不少字一旦与它联系起来便黯然失色,如,杂音、杂色、杂粮、杂户……即使象“文”、“史”这些比较高雅的字眼,和它结合以后,也变成似乎不大上得台盘的杂文、杂史了。人们对“杂”字的不悦也波及到我们的学校。常听某些教师批评学生:“教材不看,却看杂七杂八的书。”“正事不干,却搞杂七杂八的名堂。”我感到,这些话中多少夹着一点对“杂”的偏见。教材不看,正事不干,自然是不对的。看杂七杂八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之友》2013,(10):4-8
从20世纪末期,知识总量以每3-5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着,而我们每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却很有限:一方面,我们需要知识,而另一方面,面对无涯的学海,许多人却无所适从。那么该怎样解决“知识需要”与“知识爆炸”的矛盾呢?  相似文献   

3.
“小江的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看是班主任的御人之道,这里的“御人”是制驭他人、驾驭他人之意。《汉书·张汤传》:“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颜师古注:“舞弄其智,制御它人。”黄老师“御”小江却有“三失”。  相似文献   

4.
唐诗璐 《辅导员》2009,(11):I0015-I0015
大表姐很喜欢读书,每天书不离身,世界名著、古今奇谈、散文诗歌,应有尽有。她读起书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透明的。我总是叫她“书虫表姐”。可她却不以为然,说:“多看几本书怎么就成书虫了?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就是那个饥饿的人,书就是我的食物。”瞧她,多会狡辩!  相似文献   

5.
天下没有足赤之金 ,也少有无疵之文。吹毛求疵固然不好 ,若是发现书中或文中确实有“疵” ,那就理所当然地要“求疵”。前人和今人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 ,“求疵”是很好的读书习惯 ,既可以练就眼光 ,又可以磨砺思维。人们常说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这句话对于读书同样适用。不会读书的人 ,只会“看热闹” ,跟着别人喝彩叫好 ,不可能发现书中的毛病和差错 ,即所谓“疵” ,也就不可能去“求疵”。而善于读书的人 ,却能“看门道”。不仅能看出书中精妙 ,还能发现书中瑕疵 ,犹如高明的玉石鉴赏家能发现玉石上的斑点一样。所以“吹毛求瑕…  相似文献   

6.
教“书”,与教“学”是一回事吗?也许您觉得这个问题可笑。的确,它们在常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在这里我要提出另外一种看法:教“书”与教“学”是人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我所谓的教“书”,就是指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教“学刀则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给祖国输送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显然,单凭教书——啃课本,不可能达到目标。我们对教师的恳切希望是:不仅要教“书”,而且要教“学”。特别是对大学生,更应当着重抓好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钓”之乐     
老爸终于答应陪我去钓鱼啦!这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同爸爸一起收拾好鱼具,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一路上,爸爸一个劲儿地和我大谈他的钓鱼经验,什么“春钓浅滩夏钓荫”呀,什么“秋钓流水冬钓草”呀……而我却根本顾不上听这些,一路小跑,急急地往前赶着,要知道我的心早已飞到那令人向往的小河边了,真恨不得一步就能跨到!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离家不远的那条小河旁。只见爸爸首先选好了一块适合垂钓的地点,下好鱼食后却掏出一本书,坐在一边安静地看了起来。我不禁纳闷了:“哎,爸爸,我们不是来钓鱼的吗?你怎么反倒看起书来了?”爸爸看了我一眼,神…  相似文献   

8.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书本呢?”在教学《书——我的知心朋友》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踊跃发言了:“我认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终生的伴侣,是最诚挚的朋友,我们能从书中获取大量的知识。”“我觉得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要不断地从书中吸收营养。”“我想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同学们说得真好!“我觉得书不好,我们家隔壁的一个哥哥,原来学习成绩很棒的,还是班级里的中队长呢!后来迷上了看课外书,成绩直线退步。”——不和谐的声音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你知道“自行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的知识吗?请看他俩的一次较量,一定能增加你的物理知识,增强你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从学习科学的视角看,人的学习大致有三种模式:其一是获取模式(Acquisition framework):其假设是“人的心智是知识的容器”。因此,人的学习过程就是由自己或者别人往这个容器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等着“获取”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传递”知识。有效学习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双透亮清澈的眼睛,两条浓黑的眉毛,高而挺的鼻子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一看这面相,就是一个有学识渊博的读书人。这个人呢,就是我的老爸。老爸的特点和他这面相还真是特别相符,在家里,我们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书爸”。在我的印象里,老爸不太爱笑。当我们看喜剧电影的时候,我和老妈笑得前仰后合,可老爸却只是静静地对着屏幕,仿佛在看一篇严肃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女儿也发表文章了,是校园小说,发在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杂志上。女儿拿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满是自豪,可是老公的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一直主张女儿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看那些杂七杂八的杂志。“你看看都是些什么内容,帅哥、美女,校花、校草……”关上卧室的门,老公气呼呼地把那本杂志扔到了床上,想必他已经在酝酿对女儿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核打击”了。我翻了翻这本杂志,品位确实不高,随便一看就是“偶”、“稀饭”、“灭有”之类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再看看女儿那篇,是写一个小美女怎么爱上转校来的同桌帅哥的。那帅哥喜欢打篮球、泡吧、打架,…  相似文献   

14.
1.亲切感、现代感。谁知一翻书,傻了眼了,里面的词语他一个也不认识。我刚准备告诉他,却被他的眼神“封杀”了。嘿,还挺倔!——郑浩天师:我喜欢“嘿”字,让人感觉很亲切。我转过头去一看,哎呀妈呀,他在那儿摆架势.摆的还是赵本山的“非常6+7”架势。  相似文献   

15.
苏向荣 《快乐阅读》2013,(11):109-109
我们常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过程。“把书由薄变厚”就是要“深入”,要学会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反复分析、琢磨。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不好理解,面对着一道道的物理题,就像是雾中看花一样,没做题时似懂非懂,一做题来完全不懂。就是因为没有“深入”或不够“深入”,“把书由厚变薄”就是要“浅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书由薄变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太厚了,就会超负荷,承载不起。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但在哲学家看来,无非是物质或精神;而在生物学家看来,无非是动物或植物。可见,只要我们学会发现其共性,找出其本质,便都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也正如此。“深入浅出”是学好物理的法则,接下来我说说具体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女儿也发表文章了,是校园小说,发在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杂志上。女儿拿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满是自豪,可是老公的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一直主张女儿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去看那些杂七杂八的杂志。“你看看这本杂志里面都是些什么内容:帅哥、美女、校花、校草……”关上卧室的门,老公气呼呼地把那本杂志扔到了床上。我拿起杂志翻了翻,里面尽是些“偶”、“稀饭”、“灭有”之类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再看看女儿那篇文章,是写个小美女怎么喜欢上转学过来的同桌小帅哥的。那帅哥喜欢打篮球、泡网吧、打架,就是不喜欢读书,可是每次考试他都是…  相似文献   

17.
“书癫”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走进美国课堂时,学生坐桌子上的、坐地上的、站着的、随意走动的、嘴里嚼东西的……千奇百怪。当时我都蒙了,这是课堂?如果老师批评他们,必将遭到强烈的反对,因为他们需要“自由”!我对美国自由散漫的课堂纪律有点儿不太适应,但不知美国人怎么看,因此不敢贸然评价。一次,出于礼貌,我和一位家长说:“美国的孩子多轻松、多自由啊!上课一点儿负担都没有,轻轻松松一堂课,真的不错。”那位家长却满脸无奈的表情:“不错什么呀!糟糕极了,简直是个严重问题!”原来,美国人并不欣赏这样的课堂氛围。在我出国之前我们教委胡…  相似文献   

19.
刘坤 《教育文汇》2014,(20):27-28
我喜欢听一节平常却扎实的语文课,而不愿听10节经过教师刻意设计的课,因为后者人为设计的痕迹太重,有些教学环节给人“掉书袋”或“作秀”的感觉。什么是“掉书袋”?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中有一段话:“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其所著的《陶庵梦忆》中也写了一个“掉书袋”的人。一次,张岱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欲告辞,主人挽留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一位毕业的学生返校看我,看见办公桌上厚厚的历史书,翻了翻羞愧地对我说:“老师,高三背的那些东西我大概都忘记了。”一句平淡的话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