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我在说话课上对学生进行转述的训练。课前,我从《师范教育》创刊号上选来一篇题为《身教胜于言教》的短文。内容是写一个实习生从两件小事,体会到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同样做到,而且要首先做到。我把这篇文章交给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进行转述。先请一位同学在教室外边认真阅读,记住文章的标题,作者、内容,再请他转述给第二位同学听。依次进行,由最后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没想到这最后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说:“题目是《孙教授上课》。内容是说:孙教授上课不认真,作业乱  相似文献   

2.
我给自己定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读课文。备课时,我开始抛却身边教参、杂志,独自与课文约会。有一年开学不久,学校有一个外出听课的名额,是去南京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我好不容易跟校长争取到听课的机会,怀着几分激动坐上长途汽车。到了听课的会场才知道那天于老师要上的是郑振铎的《燕子》,这篇课文我刚刚上过,印象特别清楚。然而,于老师一开口我就惊呆了。从板画燕子、现场弹奏《春天在哪里》,到指导孩子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张传德 《山东教育》2014,(10):60-60
结缘《山东教育》,已是二十五年。喜欢《山东教育》可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一种情结,这源于从事教育的缘故。 初识《山东教育》,目的就是想学点关于教学的技巧和经验。初出茅庐,从一个山村的放牛娃,经历三年的师范教育,十八岁登上讲台的我,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孩子,只好求助《山东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读写》2009,(2):10-10
那是去年的事。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个摄制组来到我们翠亨村拍摄电视剧《少年孙中山》,说是要挑选四个同学扮演孙中山少年时期的朋友,我幸运地当了一名临时演员!  相似文献   

5.
失约之约     
平生极好藏书,爱书如命,凡遇到好书,千方百计,也要买到。那是1980年。国庆期间,我们黄梅剧团在南京工人文化宫演出,演的是《莫愁女》《奇婚记》,那天中午,我到新街口新华书店去逛,收获颇丰,买到了《全唐五代词》《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等七、八本新书,就在出门之际,突然有人拽了拽我的衣服,是个小女孩,十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本刊在福州召开的第二次通讯工作会议上,确定《师范教育》杂志从1988年起自办发行.为此,不少读者来函、来电话询问有关情况.现就几个主要问题简复读者.问:《师范教育》为什么要自办发行?答:《师范教育》杂志从创刊到现在,一直是通过邮局发行的,发行量也逐年有所上升.但因发行范围有限,过去平均每年要由有关部门补贴政策性亏损3万元.今年,编辑部在经济上开始实行自负盈亏,可是由于邮局发行费率大幅度增长到40%,纸张、印刷费几次调价,刊物的亏损更趋严重,编辑部难以承担.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在一些省、市召开了座谈会.许多读者把办好刊物当作自己的事,热情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有的甚至提出要集资帮助编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改革师范院校招生办法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把师范教育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万里同志在曲阜师范学校看望师生时的讲话中也强调:加强教育,就必须首先重视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师范教育办得好坏,教师的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千家万户子女的前程,而且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万里同志还指出:怎样多吸收一些优秀的学生到师范院校学习,毕业  相似文献   

8.
正说到美国教授丽莲·凯兹,说到她的书籍《与幼儿教师对话》,脑子里首先闪现的是"缘分"两个字。何解?2004年4月,我到在南京参加培训学习,会后在教室外的书摊上随意闲逛,发现一本书安安静静躺在桌上,吸引我的除了是书本别具一格的封面,还有它的书名。那是我和此书的第一缘。2005年9月,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个骨干教师组交流会上,老师要大  相似文献   

9.
<正>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所以,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诚如叶老所说,“特别看重教育事业就不能不特别看重教师”,特别看重教师就不能不特别看重师范教育。1983年12月,年近90的叶老在《关于师范教育》一文开宗明义写道:“现在大家逐渐重视师范教育了,认为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这是极可欣喜的事。”  相似文献   

10.
陈刚 《新读写》2008,(2):50-51
在金陵古城南京的一条时尚街——湖南路上,有一爿面积不大,但布置典雅的书店。7年前,为了新世纪《家庭教育时报》的改版。我到南京考察报业,就在这家书店买了一大摞的书。当晚,把这些书堆放在床上,一本本地浏览翻阅。从中获得了不少创作的灵感,我主持改版的第一期《家庭教育时报》的几个专栏的名称和内容,就是由此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发展是引领师范教育发展变革的外在驱动力,而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才是推动师范教育发展变革的内在力量。基础教育是国家民族振兴、公民素质提高的奠基工程。要稳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师范教育就必须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培养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师范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对教师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工作专业化、教师素质全面化、培养学生个性化,要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有一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滔 《神州学人》2009,(8):17-20
从军官到参赞 1950年,我在湖南军区政治部担任秘书长,级别相当于大校。当时湖南军区决定让我到南京军区,进入刘伯承任院长的专门培养高级干部的南京军事学院去学习。就在这个时候军委发来调令,要调我去北京,但没有说具体的安排。当时湖南军区领导都很支持我去南京学习,于是给军委发了个电报,说了要派我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事,问能不能免调。军委又来了一个电报:3日之内必须成行。没作任何解释。我那时候也没什么行李,卷了铺盖就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教委师范司同意,《师范教育》编辑部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九日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讯组长会议。会议交流了加强和改革中等师范教育的经验和情况,总结了《师范教育》创刊以来的工作,研究了下半年的宣传报道任务,讨论了各省通讯组的职责和作用。会议期间,国家教委师范司徐丕凯同志作了《中等师范教育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并为会议作了小结。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罗明和副厅长吴椿同志到会讲了话。与会同志认为,这次会议,对于发挥通讯网络的作用,群策群力办好刊物,对于《师范教育》的发展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特定局势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强须以培养人才为本,关注和发展师范教育也就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万国公报》重视和倡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和教师待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女教师的培养等。《万国公报》的广为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和国家对办好师范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仅师范专科学校就由1977年的14所发展到现在的183所,师范专科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办学层次。十几年来,师范专科学校的广大教  相似文献   

16.
战争是影视片中不可或缺的题材,从《亮剑》、《士兵突击》、《集结号》,到最近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即将上映的电影《南京!南京!》,国产影视剧正在掀起一股军事热,这些片子既有马革裹尸保家卫国的豪情,也有生命对于战争的沉思。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刚进师范学校不久的我从老师手中接过一本《师范教育》。打开杂志,目录中学习指导、初上讲台、随笔、尖尖角、知识世界等栏目立即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地陶醉于那散发油墨香味的铅字之中。从此,我与《师范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师范教育》成了我不见面的良师益友。“师苑群英”栏目中介绍的先进小学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去年第2期《青春无价追求无限》一文,报道了江苏省小学教育战线上几位青年教师的动人事迹。毛健、周芬、吴兴平三位青年教师执著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堪称新一代“人类灵魂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从幼儿师范到高等师范的各级师范教育都必须大大发展和加强。”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特殊使命。本文就高师贯彻《决定》,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全集》第一卷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他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悉心研究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新文字和难民教育等,特别是幼儿教育更是闻名中外,成绩卓著。他于1923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开创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通过在该幼儿园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奋斗历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他先后创办过晓庄师范和湘湖师范,并发表过《新学制与师范教育》、《天将明之师范学校》、《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师范教育下乡》等很多论著和演讲,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师范教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形成了从乡村师范教育到高等师范教育系统的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这是他教育思想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当今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