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士爷爷居住的城市下了一场雪。 孩子们一直想制作雪球来打雪仗,可雪眨眼就化成了水.使他们很扫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就业难.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然而.据海南人才市场报告.今年省内许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员.扫兴而归。原因在于大多数是招聘技术工人而非其他高学历者。所以就出现了企业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从实际看,职业教育因为面向市场经济.密切贴近生产应用技术平台.适合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所以职业教育最适宜就业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连的小室。他们听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 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代京安 《考试周刊》2009,(13):150-150
1.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即使同一年龄层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有的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的想获一技之长,将来成为优秀运动员:但相当多的学生是想得到欢乐。如果对这些自然动机一概不予理睬.硬搞一些与学生要求完全对不上号的练习,其结果只能是:学生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大失所望,久而久之,就容易对体育课形成恶性条件反射,一听说体育课就反感、厌倦、害怕。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动机服从教师的合理要求呢?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时刻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可我一进屋,就扫兴了。原来,妈妈是个工作狂,一心扑到工作上,竟把我的  相似文献   

6.
作家声音     
●刘庆邦称写作不能从众作家刘庆邦日前在《解放日报》发文称:写作的过程就像旅游的过程,这种审美过程是不能从众的,不可赶热闹的。你听说哪儿很热闹,你去了,只能是扫兴而归。  相似文献   

7.
脑筋急转弯     
《中学生天地》2014,(1):37-37,27
1.龟兔赛跑,兔子输了之后很扫兴,它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比赛项目,肯定能赢乌龟,你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纷乱的政坛上,1927年北伐战争中"双十节"不过是过眼云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然而对于新生的南京国民政府来讲,"双十节"的庆典却是一件进入历史记忆的"大事"。庆典是文化的表征,然其所指往往是政治的,而1927年的"双十节"庆典正是这样一个交杂了政治动机和政治目的的舞台。透过南北两个政权对1927年庆典的重视程度与庆典规模,可以透视两者之间的权势转移与正统的移位,并进而反思南京国民党政权自"四.一二"清党之后,试图为挽救政权丧失的合法性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城市道路中有很多隧道,陈嘉腾每天乘父亲的车回家时,就会经过一条隧道。每次进入隧道时,虽然有灯光照明,但一瞬间仍会感到眼前一黑。这种情况是因为隧道里外亮度相差大,人的眼睛无法立刻适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放学回家,小明准备把听来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想给父母一个惊喜。哪里知道,原本轻松、有趣的故事,从他的嘴里一出来就没味了。父母虽然努力打起精神,不时颔首微笑,但小明知道,父母是不想让他扫兴,才面带微笑地听着。小明十分沮丧,同样的故事,为什么别人讲述就能娓娓道来,活灵活现,而自己一讲就无趣呢?其实,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11.
变色龙     
晚上,妈妈和我漫步来到公园欣赏音乐喷泉,谁知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不得不赶忙跑到马路旁拦了一辆出租车扫兴而回。出租车司机是个小伙子,他脸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中的主角叮当有一只神奇的魔匣子,打开它,人就可以进入一个超光速的隧道,通过这个隧道可以进入遥远的未来或是从前.这个隧道就是“时空隧道”.许多人认为,“时空隧道”是确实存在的,只是人们尚未解开其神秘的面纱而已.在世界各地,人们误闯时空隧道的例子很多,但其中最奇特的应属发生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一例:那是1989年2月的一天,正在捕鱼的人们发现海面上飘浮着一只白色的帆布袋,捞上后打l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里面竟然是个大活人,更奇怪的娃,这位I]H米高维尔斯奇思的男子,是于63年前便死于癌症…  相似文献   

13.
从前.法国有个聪明的孩子,人人都赞美他.称他为神童. 一次。国王在后花园里散步,忽然指着水池问身边的大臣:“池中有几桶水?”大臣们都被这古怪的问题问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答不上来,国王很扫兴,说:“给你们三天的时间,谁能回答谁就有赏.”  相似文献   

14.
左边是集子.大山和绿色隧道在柑桔成林的怀中;右方是五坝,两管郁绿的大水爬过二坪山。就把樟潭的水一路押解而过。桧木厂和酒庄盘在那头发酵芬芳.而我怀念小时候舔过的冰棒。我面对陡直而升起的石阶。缓步沿上塘里火车站。一步一个印痕.回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课后.数学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闲聊,一位学生拿着课本.羞答答地喊了报告,行了举手礼后走到一位老师面前.胆怯地问道:“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您给解释一下好吗?”老师定眼看了看.用手一扶眼镜冷冰冰地说:“我不教你,别问我,谁教你的课你找谁去。”这位学生很扫兴地走了。很显然.他的任课老师当时不在办公室,那么其他老师就可以不赐教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颇具爱心和情趣的父亲, 主动向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提出玩“过家家”,并且让儿子当父亲,自己做儿子。儿子很高兴。结果在玩的过程中充满尴尬.闹了不少笑话.儿子扫兴极了,说:“您一点都不像儿子!”——不像儿子所想,所说,所做。  相似文献   

17.
从唐代开始,元宵节就和灯联系在一起,灯火气氛下的狂欢盛况空前。除了狂欢,元宵节依然承载着登高、求子等古老的祭祀主题,并且在节俗方面有了新发展。从狂欢中推求元宵节庆的源起,我们认为它最有可能是以元日庆典为核心吸收了其它相近的几个节日庆典而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和道教为自身计各自对元宵节的发展流变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祝你生日快乐》一歌是如何产生的故事,一开始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到后来就变了味,令人很扫兴。事情是这样的:有姐妹俩,一个叫玛德里德·希尔,路易思维尔市肯德基实验幼儿园教师,一个叫柏蒂·希尔,该校的校长。姐妹俩一道为儿童们谱写了一首歌,  相似文献   

19.
滋味说浅探     
作为欣赏主体的读者或观众,在日常的审美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读到一首好诗,就高兴地赞道:“有诗味!”看了一场好电影,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很有味!”反之,如果看完一部不好的作品,就会扫兴道:“没味!”在这里,“味”,已经成了人们评论文艺作品的一条审美标准了。  相似文献   

20.
张晓飞 《福建教育》2005,(12A):12-12
有一次,学校安排我上观摩课。接到任务后,我迫不及待地到阅览室查找资料.浏览了一遍以前我经常研读的杂志,却一无所获。正要扫兴而归时,一本崭新的《福建教育》映入了我的眼帘,我顺手翻阅起来。没想到,里面精彩的教学设计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豁然开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作者、编辑,真是我的知音啊!借阅后.我依据学情修改了其中的一个数学设计并在课堂实施.没想到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福建教育》给予我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