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岁末的一天,亨利·S·杜鲁门在他独立城(密苏里州)的家中,发现妻子贝丝坐在壁炉边,把五十多年来她写给杜鲁门的情书一封封地投向火中。“贝丝,想想我们的过去吧。”杜鲁门恳求地说。“我没有忘记”,贝丝一面不动声色地说,一面继续烧着那些信。但是,贝...  相似文献   

2.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4,(10):30-31
2014年3月21日《文艺报·经典作家之未名社篇》专刊上刊登的葛涛先生《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一文中,有一封父亲营靖华1946年9月18日写给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的信: 景兄: 潘德枫先生为中苏文协老同事,忠实可靠,奋力前进。拟将豫才先生事迹,写为短篇故事。在苏联有左琴科等所写之列宁故事,颇为读者所称道。在中国可为创举。现潘先生奋勇尝试,已成数篇,特为介绍,望兄费神赐教:  相似文献   

3.
戏剧世家──巴里穆尔家族张晓夏编译1890年,年仅10岁的埃塞尔·巴里穆尔就提醒她的兄弟们说:“现在已经是我们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时候了。”在埃塞尔看来,她的兄弟们已经晚了,在奶奶的帮助下,她八岁就在纽约进行了首场演出。很快兄妹三人就已熟谙演技,埃塞尔...  相似文献   

4.
熊十力(1885——1968)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三十年代,他自创“新唯识论”哲学体系,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哲学家。五十年来他的哲学思想由其亲炙弟子及其学友宣扬阐发,开启了当代新儒学思潮,引起海内外学术思想界的重视。一九八五年,笔者在新加坡访问研究时,香港中大大学刘述先教授带来徐复观先生珍藏的数十封熊十力的信札,后八六年吾友武大郭齐勇兄又转来唐君毅先生珍藏的熊十力信札十几封,这些信札几经辨认,最终整理出近六万言。这里选登的信,是熊十力先生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四九年初,避乱寄寓在广东其弟子黄艮庸家时写给唐君毅、牟宗三的三封信札,以期有助于熊十力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5.
谈到罗伯特·舒曼(1810—1856)的音乐,就必定要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可见对舒曼来说,他妻子的存在该有多么大的意义。这里要谈的《克莱斯勒偶记》,就是舒曼出于对克拉拉的思念而创作的乐曲。虽然当时他俩尚未结婚,但是1838年在舒曼写给克拉拉的信中说:“在此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你以及我对你的思念。”这表露了《克莱斯勒偶记》创作的源泉是他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想方设法找到了六十年前一封旧信的书写人,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几年前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走在大街上,一脚踩在了一个皮夹子上。皮夹里没有表示身份的证件,只有三美元和一封揉得皱皱巴巴的信,看来  相似文献   

7.
凡尔纳的《巴黎在20世纪》──一部被埋没131年的科普杰作正文编译儒勒·凡尔纳(1828-1905)1863年岁暮,儒勒·凡尔纳(JulesVenne)收到出版商皮埃尔·朱尔·赫泽尔退回的一部手稿及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我不期望十全十美的作品……但...  相似文献   

8.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我国广大读者所喜爱的读物之一。亚·法捷耶夫(《毁灭》和《青年近卫军》的作者)在1936年写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封信中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现译出供我国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家宁 《寻根》2010,(4):4-19
王致诚的信 18世纪,旅华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写给达叟先生的信于1749年在法国公开发表,立即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反响。信中对圆明园这座“中国的凡尔赛宫”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正处在一股“中国热”当中的欧洲人被深深吸引,西方古典主义视线中的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从东方神秘之境的虚幻中走出来,以帝王宫苑这一极致的形式在西方人眼前展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初,艾丽卡·曼在替她去世的父亲,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编辑书信集时,接到一封来自波兰首都华沙的信。写信人乌拉基斯拉夫·莫伊斯(WladyslawMoes,19∞一1986)自称即是托马斯·曼最著名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那个小孩儿,说他那年在威尼斯见到大作家曼时是十一岁,虽然小说把那个叫塔齐奥的小孩儿写成十三岁。  相似文献   

11.
幽默家约翰·威尔特说我们真的不应读这些信。不过,假如你坚决要求……此时此刻,某个大名鼎鼎的作家或许正在深情缝绪地给一个朋友或恋人写一封私人信。这封信或者使人感到有趣味,有才华,还可能热情洋溢  相似文献   

12.
田探 《华夏文化》2013,(1):8-1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广义的“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古文献中出现“信”的频率非常高。它不仅是“四德”(孝悌忠信)之一,还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社会领域中对于“信”的贯彻,如君臣之间的信、官与民之间的信,如“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朋友之间的信,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夫妻之间的信、人与神之间的信,如“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等。“信”在这里表达出的是信任、相信、守信、信仰等多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阿赫马托娃的信 1956年,莫斯科正在召开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法捷耶夫因病未能出席会议。一天,有人交给他一封诗人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马托娃的来信。信中请求法捷耶夫救救她在狱中的儿子。阿赫马托娃一向十分尊敬法捷耶夫,在她的心目中,法捷耶夫既是一个大作家,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尽管此时法捷耶夫已不再担任作协的领导职务,但阿赫马托娃仍向他发出了求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艺术家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1598—1680)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创作出了巴洛克全盛时期的雕塑品。他的建筑艺术虽然较为保守,但他仍然居于十七世纪三、四位大建筑家之列。1598年12月7日,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出生在那不勒斯。他的母亲是那不勒斯人,父亲彼得罗是佛罗伦萨人,他亲自将贝尔尼尼培养成一位雕塑家。但贝尔尼尼却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代浩繁的历史典籍中,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堪称一部因特立而卓越的史学巨著。习凿齿(317—383,一说328—413),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晋书·习凿齿传》云其"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其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尤以《汉晋春秋》影响最著。《汉晋春秋》记述史事起自东汉光武帝,止于西晋愍帝,共281年,据《隋书·经籍志》史部  相似文献   

16.
<正>抒写社会底层生活本·奥克里(Ben Okri,1959—)出生于尼日利亚的米纳市(Minna),其家族属于当地的乌尔赫博部落(Urhobo)。父亲希尔瓦·奥克里在尼日利亚的铁路部门供职,家庭生活比较殷实。1960年,在尼日利亚政府宣布独立、正式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希尔瓦·奥克里前往英国攻读法律学位。一年后,本·奥克里随母亲来到英国,进入伦敦一所小学上学。这段时光是奥克里童年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塞缪尔·克莱门斯由于从事领航员的工作,未能实现他想成为一名传教士的意愿。他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表示,他正在把注意力转移到“通俗文学上来”。克莱门斯说,除非他在三个月内成为一名幽默作家,否则,他就要用“手枪或毒药自杀”。  相似文献   

18.
我很愛翻閱舊信。儘管是多少年前一封普通的信,重新展開來看一遍,就有一種重溫舊夢的溫馨感覺。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生活歲月中,似乎出現了片刻的重現和停留,雖然近似幻覺,却也感到安慰。為此我有保留信的習慣,隨便一封信,都隨手放起來,捨不得扔掉,至於長輩和老師們的信,那就更隨時珍重地收藏起來了。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先驱之一),脑子里很快会出现一个古怪的形象:身穿白色的裙子,三十几岁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二楼的房间里不出来,有访客来,要么从楼上跟人说话,要么就稍稍打开门,隔着门缝跟外面的人说话。艾米莉有一幅照片,黑色的外衣、黑色的背景、黑色的头发,脸容严峻,像是修道院里的嬷嬷。反正,不管是穿白裙子的艾米莉,还是穿黑衣的狄金森,这是一个不好理解的人,一个不易靠近的女人。到艾默斯特(Amherst)的狄金森故居参观,走近Homestead(狄金森祖父在1813年建的房子)时,首先  相似文献   

20.
薛岩 《世界文化》2009,(11):48-49
2009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唐嘉慧翻译的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作品《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本书是建国以后,国内首次对伍尔夫的这部作品进行独立出版的译本。1935年,石璞曾翻译出版了此书,在译者序中,石璞给予了这本小说以极高的评价:“愈出愈奇,从描写人底心理更推广到揣度狗底心理……文学作品写到此境则它底职责已尽了;何况更有清楚的条理,幽默的笔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