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莉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字不矫情,干脆,直截了当;她的故事充满生活气息,把很多生活的细节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坦白地说,从看上去很美的电视行业转战到越来越被大家说“不好做”的出版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当图书编辑就有可能与自己喜爱的作家合作,我指的“喜爱的作家”便是池莉老师. 像池莉这样级别的作家,很多出版商都盯着,她作品的市场保证且不用说,也绝对可以提升出版商的品格.当我得知,我要来做《汉口情景》的责编,从策划到编辑到营销——接到这个任务,我觉得是2014年我所有工作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2.
据《服务导报》报道,池莉、张抗抗、王跃文、王海翎4位畅销书作家最近发现,不法书商盗用了他们的名义出书,并冠以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现代爱情系列丛书,但内容却十分低俗下流。春风文艺出版社说,他们没有出过这类书。 池莉说,以前她的书有多种盗版本,虽然气愤,却没有太多在意。但这次性质特别恶劣,几天前,一位读者给她寄来了一本署名池莉的《没有男人的日子》和一封措辞激烈的信,大意是希望池莉爱惜自己的声誉,不要辜负了长期以来喜爱她的读者。池莉惊呆了,她根本没有写过这本书,该书的描写十分色情,不忍卒读。池莉说,这种行为,完全是在毁掉一个作家。而且,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唐瑾 《编辑学刊》2007,(5):78-80
作为一个女编辑,我一直很崇尚女作家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曾听语文老师说文艺界都在批判丁玲,说她鼓吹"一本书主义".  相似文献   

4.
孔明 《编辑之友》1996,(1):58-59
刻骨铭心话改稿孔明【西安】初为编辑,很飘飘然了一阵子,人问编辑干啥呢,我说改稿呢,其得意洋洋,溢于言表。若问者还不明白,我就借题发挥,烘云托月:“知道老师为学生改作文吧?我的职业与此差不多,只不过替作家改作品罢了。”问者都是外行,隔行如隔山,云山雾罩...  相似文献   

5.
认准一条道     
我小时候笨得要命。老师说地球是圆的,我大惑不解,并老觉得地球那一半的美国人是脑袋朝下站着。但这并不妨碍我有当作家的理想,我甚至以为我将来肯定是作家,所以很狂妄,在一篇作文上大言不惭地写上——我的理想当作家。这篇作文把同学们乐坏了,他们嘲弄我——你当坐在家里的“坐家”吧! 我很尴尬,像干了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幸亏老师没嘲弄我,反而还把我的理想当作一回事儿,他在作文本后面用红笔批上——为你的理想奋斗吧!我立即又趾高气扬起来,对同学们的嘲弄不屑一顾。后来我发现,我们的老师爱好文学,而且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每发表一篇文章,他就在课堂上朗读给我们听,脸上呈现出幸福万分的神气。  相似文献   

6.
雷世文 《中国出版》2012,(11):50-51
在中国现代报刊史上,培养、提携文学新人是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一贯立场,这种立场在很多副刊的征稿规则里都写得很清楚。《晨报副镌》编者这样说明选稿的过程,"记者在编稿的时候,绝没有名字熟不熟的成见,也绝没有‘丢在字纸篓不看’的事实"。编者对于"新进作家"有着"迫切的希望"。[1]《京报副刊》的编者说明稿件的收受"竭诚地欢迎新进作家"。[2]《文汇报·新文艺》特别欢迎工人、农人、士兵、店员、学生的投稿,编者说可以尽"润色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宋连昌 《传媒》2003,(4):17-17
记得大学毕业前夕,有一次跟一位教文艺理论的老师闲聊。他建议我们以后最好不要到出版社去当编辑,说那工作太苦太累,每部书稿几乎都有半尺多厚,看起来会令人头昏眼花,而且纯粹是为他人做嫁衣。谁知我毕业后拐来拐去最后还是掉进了出版社这口“陷阱”,一干二十多年也没有“爬出来”。不过,工作实践使我感到当图书编辑也并不像那位老师说的那么可怕。吃这碗饭苦是苦点,但苦中有甜、累中有乐,不但觉得这工作很有意义,而且从中受益匪浅,更获得不少乐趣,因此始终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8.
苦难与不朽     
戴厚英“走了”.“走”得那么惨烈.我想说些什么,心里血在涌动.尽管,我只是她的作品的喜爱者.戴厚英生前曾对人说:“我安分守己,十分安分守己.(厉害)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安分守己的权利.”然而可悲的是她连“安分守己”的权利也被残忍地剥夺了.刀砍她的人是她早年在安徽家乡上学时的老师之孙子.她死于她的善良本性上.她受托为老师之孙在沪介绍工作,又先后热情在家接待此人,不想此人恩将仇报,图财害命.  相似文献   

9.
在她们的城里,池莉和蜜姐婆婆、蜜姐还有逢春一样,经冬历夏,迎风沐雨,无论世事沧桑,都始终如一地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采,毅然决然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武汉这座城市,作家池莉曾如此描述:"我是它的,它是我的;我是它土地上的一棵小草,它是我永远的写作背景与我探索社会的一面永久的窗口。"在她的中篇新作《她的城》里,我读到了一个风格依然的池莉和一个风景如旧的武汉。  相似文献   

10.
易江菊 《中国出版》2023,(S1):52-56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开始补课。我之前读过叶广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和《采桑子》,后又买来叶广芩的代表作《全家福》《状元媒》.  相似文献   

11.
酝酿出来的东西总是芳香的。在脑子里过滤之后,一个个音符汇成键盘的奏鸣化作屏幕上的文字,于是,她新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向后不断延伸……写着写着,竟写不下去了,她很困惑,虽心静如水,却不知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她请教两位先生,一是鲁院时的同学,一是同行。他们拜读有关章节后感言:少有的大气之作,以散文手法写小说很有优势。她来电说已是柳暗花明,知道该如何往下走了,并问我那二位说的是否有道理。我说当下真正的作家已不多,原因是造作,无病呻吟。她连连慨叹:说得太对了。这是新世纪第一个冬天来临时她的状态。她,就是军中作家烈娃。  相似文献   

12.
约访到闾丘露薇很巧——经常"飞来飞去"的她刚好有两天在北京录节目,是凤凰视频出品的《全民相对论》。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观众"的行列。看闾丘露薇主持很过瘾,她温柔地掌控着全场,睿智地提出细节性的疑问,专业地做出点评和结语。后来谈到这个节目,她脸上荡漾出由衷的喜爱,她说主持这档节目,很轻松、很自在,且是兴趣所在。  相似文献   

13.
砖拍系列零零伍他们是这样一类动物——如果我能每年纽约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一两部书稿,就能让出版社的头头常年见到我都会端出一副温婉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湖南文艺出版社去年出过一本残雪的访谈录,书名叫做《为了报仇写小说》。这一块砖头跟长沙的残姐姐无关,是奔一位武汉的姐姐——池莉而去的。为什么取这么一个题目,在后半部分就会说到。一直认为,好的小说,得会讲故事——就是最现代的现代派,你也得会讲故事,比如《尤利西斯》吧,大众看不懂属于正常,书中的故事叙述绝对是让小众读者能琢磨出导样的味道来的。池莉的长、中、短各式作品我都接触过,虽都读得不多,总体观感还是很明显:池莉的短篇小说极会讲故  相似文献   

14.
据《北京晚报》报道,解玺璋在《中国出版商有一个梦想—拥有自己的畅销书与畅销书作家》一则报道中说,中国每年生产图书在10万种以上,能够成为畅销书的恐怕寥寥无几。其原因可能和每一个环节都有关系,从整体上说,我们的市场意识尚显薄弱。出版商主要靠品牌推动市场,而对于品牌,很多人还缺少必要的认识。上海贝塔斯曼副总经理张启华说,国内出版界比  相似文献   

15.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要看一看姐姐生前留给我的那本《新闻与成才》。在我的心目中,姐姐是一位善良文静的女孩,她很爱写作,时常对我说长大要当作家。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家里穷,姐姐只上到初三就辍学了,但她一直没中断过自学。1986年秋天,我高考落榜,万念俱灰。然而,不幸接踵而来,姐姐经医院诊断患了血癌,已到晚期。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晚上,姐姐深情地对我说:“小军,你不能气馁,你有文化,往后会有出息的,这本《新闻与成才》是我上初中时李老师送我的,现在送给你,她会给你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6.
“怎样可以使杂志的销路广大起来?”常常有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请教我从事杂志事业的“专家”,这一问,就窘倒我!因为“怎样”的方法很多,有时也很简单,说很长些,写一本书也说不完备;说得短些,归根结底只一句话——“内容充实!”  相似文献   

17.
黄婕  郭峰 《网络传播》2005,(4):66-67
26岁的年轻白领兰兰认为自己患有“换台强迫症”,她在QQ上对我抱怨说:“每天所有正在播放的频道内容都让我觉得无趣,然而我莫可奈何,只能一个劲按遥控器,将那四五十个频道按过一遍再一遍,倘还没找到自己喜爱的,便去找些家务活干。此外,我喜欢睡懒觉,所以经常借过早上的一些精彩节目,然而逝者如斯乎,我唤不回来,还好不只是哲磨我一个人,爸每晚都要看新闻,不巧得很,他有时得上夜班,”  相似文献   

18.
我当记者的时间不太长,在我的记者生活中,我以写名人通讯与专访多。这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在《中外电视》(香港)编委会当记者,我不久前又应聘担任《作家与企业家》杂志记者。推荐我担任《作家与企业家》杂志记者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茹志鹃老师。在她的举荐下,《作家与企业家》总编周介人聘我为记者。我们就这样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20.
不妨闷骚     
很多年前,在宿舍第一次听到姐妹说"闷骚"这个词。由于她发音不标准,晚慧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她说的是"梦骚"。又正好那几天在看三岛由纪夫的《潮骚》,那段牧歌式爱情的透明和温软,让我对"骚"字有了很纯洁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