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以Web页的形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Web页在浏览器开发的基础之上,以超文本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多媒体服务,从而引发了互联网世界的第一次革命.这一时期被称为Web1.0时期,即任何人都可以交换信息. 在Web1.0的互联网环境下,学术出版的信息资源空前丰富、海量储存、传播及时、检索方便、交互性强,纸质文献逐步转变为数字文献.纸质的学术期刊转变为数字期刊,同时还建立了期刊数据库,学术专著转变为电子图书,图书馆则开始购买学术数据库资源.  相似文献   

2.
数字阅读的交互体验设计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以纸质阅读为主的行为习惯.数字阅读带来了信息获取、反馈和交流的同步、即时、便捷,同时还超越了单一的信息载体——文字,以触、视、听多种感官结合的交互方式打造全新的阅读形式,实现了阅读的交互体验.本文重在解读数字阅读的创新型交互体验设计和其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说起传统出版,很多人往往想到纸质图书和杂志,这个概念应该升级一下了。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不仅仅只是数字化纸介内容,或者发行数字内容,这些是Web1.0时代的东西。电子游戏是最早引入互动传播的行业——从单机游戏中用户编辑关卡开始,  相似文献   

4.
Web 2.0条件下党报传播的应对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明  赵志杰  吴昊 《今传媒》2009,(10):56-57
从Web 1.0到Web 2.0的转变 Web2.0是以Blog、Wiki、 Tag、SNS、RSS等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从weh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说,包括以下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慧筠 《山西档案》2021,(1):100-110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扫描、数字化、缩微等新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使得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工作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以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文献研究数据来源,采用较为系统的文献研究法,结合信息组织基本理论从多维度分析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过程中的存在的阻力因素,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从数字赋能视域出发针对目前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信息整合技术有限、信息排序标准不一、信息检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组织信息、建立规范严格易施行的分类标准及体系、深化数字赋能认知理念引导工作、转变被动式信息组织工作方式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峰 《东南传播》2010,(3):96-98
Web2.0网站正在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充满个性化的虚拟社会。借助Web2.0网站的社会化软件(social software),受众仅仅需要付出较少的努力就能聚集在一起,产生众多以话题和内容为中心的有机组织,互联网的价值核心由信息的聚集转向群体的构建,这种相对于Web1.0网站的改变,让Web2.0网站上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网络广告,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运行轨迹来适应这种变化。本文从Web2.0的概念以及几个主要特征出发,分析了Web2.0背景下网络传播优势,并试着从网络广告的传播对象应为"小众"而非"个体"、网络广告应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情节化的构建、网络广告需要更为人性化的交互设计、网络广告应彰显数字艺术之美等四个角度,提出了网络广告在Web2.0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夏文  刘畅 《新闻前哨》2013,(7):113-114
《楚天金报》自今年1月7日改版以来,迈入财经媒体行列。如何在广告经营中突出纸质媒体的传统优势,借力数字技术,我们探索出一些经验。平面媒体广告营销现状目前,数字技术方兴未艾,形成以互联网为主体,网站、在线交流、论坛、手机报、电子阅读书、微博等新的媒体传播形式,由于阅读方式的转变,吸引了一批年轻读者群,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而传统的电视、广播等数字媒体或扩大受众群体,或走专业化路线,也在拼命守住江山。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Z1):78-79
<正>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室)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包括馆藏形式以纸质档案为主转变为以电子文件、光盘、多媒体等载体的数字档案为主和馆藏工作自动化,档案管理业务以手工为主转变为计算机为主,以及馆藏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化。库藏由"架阁库"转变为电子、光子等数字信号形式的信息储存。  相似文献   

9.
项目背景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传统的以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为媒介的新闻传播业,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巨大挑战。数字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逐步向数字化、移动化、多终端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三个方面对国外数字资源聚合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国外数字资源聚合的发展脉络,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Web 3.0下的信息服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 3.0是互联网的一个新兴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Web 3.0的内涵,分析了Web 3.0与Web 1.0及Web 2.0的关联,并阐述了Web 3.0的特征,最后具体探讨了Web 3.0对信息服务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涂波  涂芳 《出版广角》2014,(11):74-76
Web2.0是面向大众、利用集体智慧交互发布信息和内容的开放动态的互联网模式。作为典型的科技和艺术结合的产物,Web2.0模式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在传播媒介、传播速度、传播者身份等诸多方面展现特点。  相似文献   

13.
Web2.0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Web2.0区别于Web1.0的特点,提出了构建Web2.0环境下新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方法,并从以用户为中心、服务过程的交互化、服务方式的系统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服务形式的优化五方面详细分析了新模式的特点,最后对实现模式创新的主要对策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付江 《出版广角》2016,(15):41-43
纸质出版不等同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也不等同于免费模式。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需要变革的是传统出版的组织形式和产品流程,以“服务”为价值核心,构建起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内容的稀缺性为定价标准的现代出版生态。在互联网法治化日渐成熟的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探索纸质出版“互联网+”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出版社受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和社交媒体等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传统出版社也可以借助数字科技,积极布局数字出版,做好自身转型升级;重塑工作流程,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从传统纸质出版商转变为全方位的内容提供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数字信息格式经常变化,技术标准有所差别,其不利于长期的保存,必将导致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消失。因此,图书馆不断努力并借鉴纸质文献保存方面积累的经验,积极探讨如何长效保存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纸质媒体为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新兴媒体使得人们的阅读得到较大变革,其阅读方式也逐渐向手机阅读、在线阅读、下载阅读等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数字出版平台以其特有的优势为大学出版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结合大学出版社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依然存在投入机制不完善、品牌管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创新转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复杂,选择越来越多样,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阅读渠道越来越智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富媒体信息已经成为传播的主流,单一化的纸质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数字媒体技术在科普内容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技术不但在形式上拓展了科普内容的立体性、多样性、生动性,同时在内容传播方面能够增强艺术性、互动性、趣味性。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的加工、融合、创新,能够不断提升科普内容本身的可阅读性,同时创新了传播渠道,增强了传播辐射面,已经成为科普内容创作的必然趋势。本文最后以《科普中国之阿优学科学》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创作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主要阅读媒介由单一的纸质文献逐渐发展成为电子阅读、光盘、缩微胶卷等多元载体并存的形式。((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传统出版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出版业品种与内容资源重组、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图书馆读者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对高校师生阅读动机、阅读倾向、阅读类别、阅读时间、阅读载体、信息素养、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探析了数字时代师生纸质和数字文献资源阅读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剖析了师生阅读行为变化与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纸质文献的采访质量,重视人文图书的采访,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引导读者进行积极的数字阅读,从而发挥图书馆的隐性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