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沿革澳门中文报业的历史,已有ilo多年,开创中国中文报业之始。早在1839年至1840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便翻译英文《澳门日报冲的澳门、广州消息及外商活动资讯,在广州出版《澳门新闻纸》,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便:“睁眼看世界”,此为中国中文报业的雏形。在澳门有了正式的中文报纸之后,即成为革命者宣传革命理论的舆论工具。《孙中山全集研卷第一篇《致郑藻如君》,原来就发表在1890年的《澳报》上。这份《澳报》已是以日报形式发行。1893年7月18日,澳门上生葡人飞南第与正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合作创办了《镜海业报》,并由孙…  相似文献   

2.
漫步澳门街巷,销售报纸、杂志的报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印刷精美的报刊种类繁多,竞相争奇。它们像一扇扇窗口,传递着全球资讯,把小小的澳门与世界各地紧紧联系起来。据了解,在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5万的澳门,当地出版的报纸日销售量为9万多份;港台销澳的报纸有40多种,日销量约2万多份。香港出版的日报每天早晨由喷射水翼船运送到澳门,几乎与香港当地同时销售。 澳门的中文报业已有100年的历史。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创办了报纸——《澳门新闻纸》。这份报纸主要翻译英文《澳门月报》中有关澳门、广州的消息及外商活动情况,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之为一份真正的近代报纸,但它却是本澳中  相似文献   

3.
环球新闻界     
《澳大利亚人报》在竞争中发展《澳大利亚人报》(以下简称《澳人报》)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综合大报。然而在1985年之前,该报一直未能盈利,36年来,为扭亏为盈,《澳人报》更换了18位总编辑,终于在报业竞争中扭亏为盈,成功树立起了高品位的全国大报形象。1964年《澳人报》诞生于澳首都堪培拉。目前《澳人报》母公司新闻有限公司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帕斯和汤斯维尔6个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商人、政客等已经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一批中文、英文报刊。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念、办报模式以及宣传方法,使我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报刊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第一位在广东办报的国人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查禁鸦片。为了“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以制定“控制之方”,他在衙门中设立翻译馆,收集在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选择其中有关鸦片贸易、英国政府动态等消息和评论翻译成中文,命名为《澳门新闻纸》,抄写数份,提供给广东督抚衙门和朝廷作为禁烟、备战决策的参考。《澳门新闻纸》成了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成了第一位“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被罢官后,魏源将《澳门新闻纸》按其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兵事、论各国夷情五类,编为《澳门月报》,收入《海国图志》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人报》以下简称《澳人报》)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综合大报。然而在1985年之前,该报一直未能盈利,1982-1984三年间共亏损1570万美元;36年来,为扭亏为盈,《澳人报》更换了18位总编辑。经过20余年的努力革新,该报终于在报业竞争中扭亏为盈。虽然现在和各州首府的都市日报相比市场份额仍不大,但该报已成功树立起了高品位的全国大报形象。1964年《澳人报》诞生于澳首都堪培拉,由于和《堪培拉时报》的竞争过于激烈,其创建人鲁伯特·默多克决定将该报发行范围推广到全国。当时澳大利亚并没有传版给分印点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1815年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除《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六种中文报刊外,外国侵略者还在中国境内出版了十几种外文报刊。其中,1822年在澳门创刊的葡萄牙文《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外文报刊,1827年在广州创刊的英文《广州纪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英文报刊,这些外文报刊大多是商人主办的,大部分是周刊,既登载新闻、行情、船期和广告,也登载介绍中国政治、历史、经济、地理以至军事等  相似文献   

7.
倪延年 《传媒观察》2023,(5):114-120
本文依据“中国近代官报是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环境中,由‘官方人员’用‘官方资源’创办并为‘官方利益服务’的新闻媒介”的观点,认为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时期主持编译的《澳门新闻纸》具有中国近代官报的主要属性;通过梳理《澳门新闻纸》启迪后人译报活动并在后世中国近代官报留下不同“印记”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近代官报起源于《澳门新闻纸》”的基本观点。《澳门新闻纸》编译工作在广州完成,内容围绕“广州禁烟”主题,抄送对象主要是与广东事务相关的朝廷官员,因此具有了近代地方官报的某些特点,因而《澳门新闻纸》也可说是中国近代地方官报“起源”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查灿长 《新闻界》2006,(4):108-109
《华侨报》是澳门社会几十年来销量排行第二的主流中文报,也是澳门唯一一份从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就公开正式发行,并延续至今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中文报纸。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中,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对外宣布:要与广州地铁总公司联合创办广州的第一份地铁报.在广州地铁区域内免费派发的地铁报,将采用4开版面、全彩印刷。同年的12月,广州日报社《地铁报》的创刊号如期发行。至今,几个月过去了,广州的首份地铁报在广州的读中似并未出现应有的影响,业界对此所表现的态度也似熟视无睹。地铁报是否真的与传统报业各不相干?笔认为:并非如此。其实答案恰恰相反,地铁报将会给传统报业带来致命的冲击,其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地铁报带来的将是传统报业的革命。我们必须对这个报业的新生事物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中文月刊,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主编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1822年在澳门出版的《蜜蜂华报》,葡萄牙文。第一份华侨中文报纸是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出  相似文献   

11.
在澳门这个仅有4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生存着8家中文报纸:《澳门日报》、《大众报》、《华侨报》、《正报》、《星报》、《市民日报》、《华澳日报》和《现代澳门日报》。其中发行量最大的是《澳门日报》,约占澳门报纸发行总量的7成以上。在与澳门毗邻的珠海、中山一...  相似文献   

12.
澳门新闻事业已有160年历史。目前澳门有16家报纸,其中有华文报纸9家:日报有:《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市民日报》、《星报》、《先锋日报》、还有三日刊的《体育报》、《体育周刊报》以及《时事新闻》;葡文报纸七家:《澳门人报》、《澳门晚报》、《澳门邮讯报》、《澳门消息报》、《澳门论坛报》、《号角报》、《中西报》。此外,逢周末由澳门地方政府出版《宪报》、澳门新闻厅出版《星期六》周刊。  相似文献   

13.
1958年8月15日,一个风雨迷蒙的日子里,一张“来自澳门同胞,属于澳门同胞,为了澳门同胞”的中文报纸——澳门日报创刊了。弹指30年,这家报社租用的旧楼一隅,变成了自建的七层大厦;由老牛破车似的简陋设备,更新为现代化的采、编、印全新装置;报纸的发行量不断刷新澳门报业的最高纪录;报社的声誉在当地也是有口皆碑。 1988年8月15日,我赶赴澳门,参加澳门日报创刊30年报庆活动,相约该报社长李成俊先生忙中抽闲,向我介绍澳门日报30年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位广东省人大代表、报业前辈和我促膝长谈中,我深感这位谦谦长者对现代报业的经营、建设颇有见地,对国内新闻改革的情肠也是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7)
《遐迩贯珍》是香港第一份铅印中文期刊,其新闻栏目《近日杂报》在编辑理念、新闻写作和编辑策略等方面的革新,对近代报业影响重大,是近代中文"报刊"分流归位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外国传教士来华的初期,多集中于广州及澳门。由于禁止传教的命令,基督教书刊的出版活动,只限于南洋的华侨聚居地区。以后,禁令稍有松弛,广州澳门便成了现代化新闻事业在中国展开的第一站。在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广州纪录报,创刊于一八二七年;第一本中文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创刊于一八三三年。出版地点都在广州。西洋国家经海道到广州进行通商者,最早为葡萄牙(一五一四年),于一五五七年贿赂广东官吏,租借澳门。后来者如英国、法国、荷兰及美国商人,陆续获准在广州设立商馆,而清政府只许他们于贸易季节(每年五月至十月间)在广州居住,其余时间则要住在澳门。无形间,澳门成  相似文献   

16.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17.
1、宣传澳门问题的由来和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2、宣传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和中央关于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宣传《基本法》。3、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推委会的工作情况;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以及澳门同胞积极参与筹组特区政府的情况;介绍澳门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中文的官方地位这三大问题的解决进程;宣传我国政府决定在澳门驻军是体现主权的象征,也有利于澳门社会的稳定;宣传我驻澳部队为进驻澳门所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宣传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情怀,内地和澳门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以及澳门的…  相似文献   

18.
漫步澳门街巷,销售报纸、杂志的报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印刷精美的报刊种类繁多,竞相争奇。它们像一扇扇窗口,传递着全球资讯,把小小的澳门与世界各地紧紧联系起来。据了解,在面积23.5平方公里,人日约45.5万的澳门,当地出版的报纸日销售量为9万多份;港台销澳的报纸有40多种,日销量约2万多份。香港出版的日报每天罕晨由喷射水翼船运送到澳门,几乎与香港当地同时销体目前,驯一向中文日报S家,总印数约5万多份,在澳门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按创刊年份排列,现在澳门出版的中文日报先后为《大众报》、《华侨报》、《市民日报》、《…  相似文献   

19.
赵新法 《青年记者》2006,(17):12-13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一、《辛亥革命时期广东报刊录》,系多年来收集整理资料工作中积累而成,作为业务参考之用。收录时间广东内地中文报刊起自清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述报》,港澳报刊则始自清咸丰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中外新报》,迄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一九一一年)止。共收广东内地出版之报刊中文日报六十九种,半星期报、五日报、星期报各一种,画报七种,期刊四十三种;香港出版之中文报刊三十二种;澳门出版之报刊三种。总共一百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