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2003年5月10日,黑龙江新闻广播与黑龙江省纠风办就在早晨黄金时间——每周六的早7点到8点,开办了以“直接听取群众呼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诚解决群众疑难”为宗旨的〈行风热线〉节目。随后,哈尔滨、济齐哈尔、牡丹江等全省13个主要地市的电台也都相继开办了这类节目。这些节目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受到各地党政机关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收听率一直名列各省台节目之首,有人形象地说,〈行风热线〉类节目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  相似文献   

2.
“我提个建议,市监察局应该设个‘廉政帐户’……” “你的建议很有创见,我们尽快落实。” “现在是不是要‘买断工龄’?” “我郑重地告诉你,没有‘买断工龄’一说……” “我向你们举报一个腐败分子”。 “好,请你慢慢地讲……” 询问与解释,建议与承诺,倾诉与慰藉……一个又一个热线电话,一次又一次真诚地恳谈,这种“互动式”地沟通,磁石般地将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链接”在一起…… “链接”各位局长与广大市民的“载体”,是三峡商报首次推出的“市民点将”专栏。它在市府职能机构与千家万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被市民称之为快…  相似文献   

3.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4.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4):12-12
“社区命名是公共行为,它的‘暗示效应’会影响一个时代,影响到在‘香榭丽舍’或‘枫丹白露’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后代。”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说。现在许多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纷纷给楼盘起“香榭丽合”、“波西米亚花园”、“马可波罗半岛别墅”等洋名。  相似文献   

5.
在文坛享有盛名的夏衍同志自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由于偶然的机缘,当了十二年新闻记者。国统区十二年不寻常的办报生涯使他对新闻事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曾说过:这十二年是“我毕生最难忘的十二年,甚至可以说是我工作最愉快的十二年。”最近我到北京,又去看望了这位“白头记者”。他对现在新闻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问题,谈了不少看法,使我深受教益。夏衍是从现在报刊上新闻报道的文风谈起的。他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报道,套话太多。‘谈话’一定是‘促膝谈心’,换了别的词都不行;‘宴会’一定是‘频频举杯’;讲‘草木茂盛”一定是‘郁郁葱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13-13
“我带来了好几件衬衫。”;“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别动我们的《马赛曲》。”;“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动不动拿着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灾区,要知道。一瓶矿泉水的钱.老百姓可以买两斤粮!救灾工作要务求实效.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是在(英国)电视4台.我吓坏了……我不希望人们盯着我说,‘嘿,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或被人说.‘伦敦袭击者来了’”。;“节油汽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7.
工资待遇与工作态度郭东斌记得犹太教法典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对你说:‘我工作了,但毫无结果。’你不要相信。如果一个人说:‘我还没干,就获得了成就。’你也不要相信。如果一个人说:‘我工作过了,也有所收获。’你可以相信。”第一种人认为工作不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09,(3):92-92
原三机部副部长徐昌裕在回忆录中有如下一段非常形象的话,他说: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是在长江里行船,风平浪静,很顺利,而‘大跃进’时期,即从1959年到1962年,我们的船则驶进大海,面临的是狂风大浪。这一时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有同志说,航空工业经历了两个“马鞍形”,这很形象。我们大家都同意。第一个“马鞍形”是“大跃进”,这大家看得很清楚。第二个“马鞍形”就是“文化大革命”,破坏性大,成就很少,大家都谴责。  相似文献   

9.
点到为止     
北京日报积极宣传“三个代表”北京日报6月11日刊发《先进代表说》的署名文章认为,“人民群众的一个关注点”是加大“反腐力度”。宣传学习“王个代表”理论,要避免“流于空谈”,“每一个共产党员,首先是党的各级官员”,首先查一查自己是否代表了“先进”?文章认为,“‘先进’是‘三个代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先进,“关键是要抓一个‘先’字,落实一个‘进’字”。“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先’字面前,却交不了合格的考卷,乃至交白卷。他们或官僚主义严重,或形式主义横行,只知道挥舞指挥棒乱叫‘给我上’,却不会像战争…  相似文献   

10.
自从几个月前,吴山专剪去留了20年的长发和编成小辫儿的胡子,他显得时尚多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习惯戴着墨镜的他一直像一个靠算命为生的江湖术士,而不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现在,他的形象和身份终于有些对应了——在移居冰岛和德国20年后。他在稿纸上顾自画下一串蜗牛壳一样的螺旋符号后,又冲着反方向添了几笔。“这就是从我们曾经设计出的‘完美括号’发展出来的。”吴山专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房地产这篇大文章来说,13年前,是一个有力的"逗号",现在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与1998年启动的黄金时代相比,当前的中国房地产正处于十字路口。说到这两个时代的区别,郁亮直言不讳:"现在和以前,房地产都备受争议,以前争议的是‘关系’两个字,现在争议的是‘房价’两个字。"  相似文献   

12.
“‘电脑农业’、‘信息农业’等名词正悄然兴起。今天的农民中流传着很多新的顺口溜,比如‘农民不出家,专家请到家’;‘啥时该干啥,电脑告诉咱’;‘当今科技就是好,种地也能用电脑’;‘种地用电脑,庄稼能长好’。有的农民说:‘过去只知道电脑能指挥卫星上天,现在电脑也能指挥咱种地了。’” 看到这样的报道,你可能会认为电脑已经在农村普及了。但是,同一篇报道告诉我们:“据2001年  相似文献   

13.
谈谈“文件论”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所谓“文件论”,就是有关文件的理论。它主要是研究文件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与运动规律,文件的综合管理以及与档案关系的理论。张昌山在《略论“大文件学科”》(《档案学通讯》1997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新的文件理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种:一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是国内学者提出的‘文件论’。‘文件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综合起来看,‘文件论’既从纵向描述了文件运动的过程性、阶段性及互动性,也从横向考察了文件现象的多样性、多元性和普遍性;既从表层肯定了文件存续所必需的体式与程序,也从深层揭示了文件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4.
论人物特写     
在人物报道中,人物特写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在于:再现、放大。即抓住人物的一个局部,以及其事迹的一个片断、一个细节,突出地层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这种“放大”只是将真实的东西加以突出的描写。绝不能因为人物特写有“放大”的特点,而加以虚构、夸大。关于特写,高乐基曾说过:“说到特写这种文学形式时,我们就应该追溯一下‘画’和‘描’这两个动词,只要你考虑一下这个简短定义的实质,在你面前就会展  相似文献   

15.
存档不是档案专业术语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档术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使用比较频繁,如“办讫存档”、“暂存档”、“保管存档”等。我国自1956年全面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以后,存档术语的使用率大为降低,以至现在的档案学界几乎不承认存档是档案专业术语,教科书、论著中很少能见到存档术语,就连权威的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也没有收录存档术语。199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使用了存档术语,有档案学者认为,“《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出现的一些名词,需要规范,比如该书第63页,出现的‘存档范围’,这个‘存档’不…  相似文献   

16.
半月前,我对CIO认识还只是一个概念,而且是很平淡的概念,若是有谁向我提起CIO,我就会像是听到说某某经理那样不置可否。印象中的CIO是一种概念炒作,心里总是在暗嘀咕:“CIO不就是一位经理吗?只是现在不说‘经理’换称‘CIO’啦。让人想起‘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17.
有的学者从心理上探讨新闻的起源时,认为“由欲知道的欲望才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才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生新闻广告。”有人说:“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所谓新闻欲,乃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及‘欲被人知道’三个心理作用而发生了新闻欲。”还有人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服务就是商品” 我读到《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喻权域同志《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的第四点“新闻是不是商品”。其基本观点作者用黑体字标出:“新闻报道和报纸都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这里的“服务”显然不是无私奉献意义的服务。喻接着说:“我国那些主张‘新闻是商品’的学者,忘记了辩证逻辑,用的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知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     
徐特立的‘日积月累’读书法徐特立的读书办法是以‘定量’、‘有恒心’为主。他在学‘说文’部首五百四十字时。每天只读两个字,一年才学完‘说文’。他四十三岁时才开始学外文,每日只学一个单词,一年学三百六十五个单词,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徐特立常说:‘读书切不可贪多,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他称这种读书方法为‘日积月累’法。(据《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20.
“北有‘足球之夜’,南有‘足球纪事”’,体育界已将我们上海有线电 视台体育频道的“足球纪事”与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相提并论了。到今年7月19日,“足球纪事”栏目才刚满周岁,受到如此褒奖,我们有些惶然。但“足球纪事”每迈出一步,都是踏踏实实的,都是浸透了同仁们汗水和心血的。 到布达拉宫广场去制作节目 就说不久前纪念“足球纪事”开播一周年的这期节目吧,为改变以往的直播模式,台领导、体育频道负责人与“足球纪事”栏目组成员反复琢磨,形成一致共识:到世界屋脊、在雄伟的布达拉宫广场制作《西部足球大扫描》。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