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烈地震,撕裂了中华民族刚刚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巨创伤口。当地九成民房垮塌,七成校舍成为废墟。废墟下的同胞和孩子们的命运让人肝肠寸断……  相似文献   

2.
1966年,周恩来总理站在邢台的地震废墟上.发出要搞地震预报的指示。 科技工作者开赴地震预报的疆场.捕捉大地的脉动.数十年如一日,地震预报的中国长征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9-440
由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联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取得阶段性成果.5月12日40kg级旋翼飞行机器人赴北京参加了废墟搜救实战演习。此次演习在国家地震救援紧急训练基地内进行。旋翼飞行机器人在指挥部下达快速响应与废墟搜索使命后,成功完成自主起飞、空中悬停、航迹点跟踪飞行、超低空信息获取、自主降落等科目,实现了对地震废墟区域的快速信息获取与实时影像回传。该项目旨在为我国地震救灾提供智能化高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4.
“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系列机器人”是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研制”和“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研制”的支持下,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家单位共同协作完成。项目针对地震灾害救援的复杂性,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废墟搜救的机器人系统,包括空中旋翼飞行机器人、废墟表面/废墟洞穴/废墟缝隙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废墟内部可伸缩多指机械手,可在不同灾害现场环境协同开展救援,填补了我国辅助救援机器人装备研发的空白,在模块化配置、标准化接口、无线通信、嵌入式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地震等灾害救援方面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我国应急救援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华夏星火》2008,(5):2-3
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四川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察看灾情时,看见救援人员正在教学楼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的小学生。温家宝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相似文献   

6.
李岩 《金秋科苑》2010,(15):66-68
又是一年的七月,每到此时,人们不由自主地纪念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34年前的7月28日凌晨,唐山天崩地裂,7.8级地震相当于1200多颗投放于长崎原子弹的威力,将唐山变为废墟。三十多年后,汶川发生8.0级地震,今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大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必不可少的火花 假设你在一个工程爆破小组工作,你们小组要炸掉一座废弃的大楼。装好炸药后,按下电钮,点燃炸药的引线.当火花传递到炸药处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大地颤动,尘土飞扬,一座大楼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了一堆废墟。  相似文献   

8.
很多危险、肮脏的工作都不适合由人来完成.例如在地震后的房屋废墟中搜寻幸存者或者研究核泄露造成的影响。这样的工作让机器人来完成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日本的精工·爱普生公司设计并制造世界上最小.最灵敏的直升机机器人的主要原因。这个名叫FR—Ⅱ的小家伙只有12.3克重,8.5厘米高.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控制.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入矿井或办公楼内搜寻爆炸物。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中,许多人因为受伤被埋在废墟下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长时间缺水和食物,未等到救援就死了。我想,如果有一个液体搜救机器人,就可以让这些人存活下来。这种机器人呈液态,可以在废墟里自由穿行,它内部有一个薄膜包围的空间,里面可以放一些  相似文献   

10.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烈地震,撕裂了中华民族刚刚愈合的、源自汶川大地震的巨创伤口。当地九成民房垮塌,七成校舍成为废墟,废墟下的同胞和孩子们的命运让人肝肠寸断……灾难突袭,忧心如焚。正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主席果断决策压缩出访行程提前回国;温家宝总理也推迟  相似文献   

11.
北京电视台三台“法制进行时”栏目报道的一起火灾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承租人使用了存在质量问题的接线板而引起火灾,致使出租人的三间平房在几小时内化为废墟,一个家庭的辛劳积蓄在顷刻间付之一炬。如此惨痛的教训不得不让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女孩 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读书声。一个压在废墟下的女孩,打着手电筒在忘情读书。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废墟下是黑暗的,但你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临危不惧,从容镇静,在你身上,显示了广大灾民的不屈精神,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光辉未来。你是最优秀的“读书种子”,你也是最出色的抗震勇士,向你致敬,为你祝福!  相似文献   

13.
刘亚华 《科教文汇》2013,(12):F0003-F0003
雅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这几天,我趴在电脑上看图片,看到美丽的雅安变成一片废墟,心里特别难受.那些触目惊心的刚面,让我看到了自然灾害像恶魔一样丽日町憎,但是,也总有一些力量让人渭流满面,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图片,让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阵暖流。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最令人遗憾的事是,许多受灾者在经过救援人员千幸万苦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救出废墟后却又迅速死亡。5月16日,北川26岁的男青年陈坚支撑70小时,获救后30分钟去世;5月15日北川副县长杨泽森获救10分钟后死亡;5月15日北川10岁女生范泉滟在废墟中坚持57小时被救出,10分钟后去世;聚源镇中学营救出了30多名学生,但最终只存活2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女孩 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读书声.一个压在废墟下的女孩,打着手电筒在忘情读书.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废墟下是黑暗的,但你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临危不惧,从容镇静,在你身上,显示了广大灾民的不屈精神,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光辉未来.你是最优秀的"读书种子",你也是最出色的抗震勇士,向你致敬,为你祝福!  相似文献   

16.
驿动的地球     
今年5月,世界上发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件是我国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目前已经造成了30多万人死伤,4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田园般的家园瞬间变成废墟,几千万人一眨眼变成了灾民。另一件是5月26日,美国“凤凰号”航天探测器安全飞抵火星北极平原,要对火星土壤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相似文献   

17.
突然降临的玉树震灾、西南地区持续数月的干旱天气。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温情。以及科技在抗灾减灾中的力量:清晰可辨的灾区遥感图像.使指挥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组织救援:灵敏的生命探测仪。使救援队快速搜寻到废墟下一息尚存的生命;借助先进的物探找水技术,打井队迅速打出汩汩清水;依靠旱育稀播、节水灌溉等旱作技术。农民在大旱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我们脚下的“火药带” 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城布夷为废墟,家园沦为坟场。像四川人的绝活——变脸一样迅疾莫测,地震使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转眼变成了一幅不类人间的地狱图。我们中大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亲身经历这样恐怖的场景,而一旦经历.也就变成一场终生忘不掉的噩梦。但是对于这个可爱又可恨的地球,这不过是数亿年来一直不断上演的戏剧中短短一幕而已。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只有一小段有文字记录。文字出现之前的人类历史,只能依赖考古证据。考古学者研究废墟、人工制品、人类骨骸,费尽心力。重建了一千年前、甚至几百万年前的人类社会风貌。不过,要想弄清楚几类社会的形成和变迁过程,更为困难。4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会制造石器,也没什么交谈能力,只不过是以直立体态行走的灵长类罢了;他们结群生活.但是每个队群的人数部不多。  相似文献   

20.
前一分钟天空晴好,后一分钟便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行人站立困难,树木拦腰而断,简易的平房建筑甚至被夷为废墟……这就是强对流天气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