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棒垒球运动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探析教体结合培养高校棒垒球运动员的有效模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中运用教体教学模式对棒垒球运动发展有良好的效果。认为,利用教育系统建立高校棒垒球运动员培养体制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解决目前棒垒球运动发展困境和实现中国棒垒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55):134-135
伴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棒垒球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高校发展棒垒球运动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当代体育科学知识,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尽管发展棒垒球运动益处多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棒垒球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棒垒球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创新我国高校大学生棒垒球教学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当下我国高校棒垒球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实现大学生棒垒球教学的创新提出了个人几点看法,以期能够为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王俊  蒋子贤 《科教导刊》2023,(20):67-69
棒垒球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列入全面普及与提高的运动项目,需要培养更多的棒垒球人才服务于该运动项目。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过程,目前棒垒球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本研究尝试从名师工作室平台出发,为一线体育教师搭建学习棒垒球运动的平台。探讨名师工作室培养棒垒球人才的机制,设计出培养路径:棒垒球主题研讨活动;棒垒球教学计划评比;棒垒球专题论文评比等。针对名师工作室赋能棒垒球人才培养的路径,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竞争与合作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竞争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倡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参加网球运动,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参加网球运动的学习、训练和竞赛,完善自己的个性,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竞争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倡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参加网球运动,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参加网球运动的学习、训练和竞赛,完善自己的个性,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及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采取开设"实践课堂"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棒垒球运动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普及和发展。随着教育部近期批准部分高校建立高水平棒球队以及在高校建立了棒垒球训练场所,我国高校已经进入棒垒球运动发展和普及的最好时期。本文通过文献参考、问卷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对我国高校棒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棒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造教育是培养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创造性(即创造能力)的教育。创造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教育思想。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因此,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一 )是面向 2 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民族振兴和面向 2 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二 )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 ,知识、技术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作为世纪之交的大学生 ,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一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培养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