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代足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发展最辉煌灿烂的时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文化空前繁荣,绘画艺术更足在承接魏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就斐然.其中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其融合了秦汉的淳朴豪放、魏晋的含蓄隽永,进入一个精湛瑰丽的新时期.在人物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肖像面,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日臻完善.唐代肖像画在肖像画的整个发展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其肖像面风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肖像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刊林撷思     
《师道》2023,(9):61-62
<正>肖像画是“以描绘具体人物相貌为目的的人物画”。美术领域的历史人物肖像创作,主要有绘画和雕塑两种形式,二者在中西艺术史上皆源深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隐喻的意义指向与阐释方式,不仅表征着不同的时代气象,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政治、军事、艺术及其他文化领域的名人造像或树碑以纪功立传,古今中外皆有相关肖像绘画和雕像存世。(中略)笔者认为历史人物肖像在多年之后依然魅力无穷的原因,既是肖像作品背后深藏的历史情怀和哲理,  相似文献   

3.
正明清肖像画,是我国明清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700余年的历史积累,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各种肖像画的制作中,群体肖像画制作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出现了诸多杰出的群体肖像画(或称组画式肖像)作品,如谢环的《杏园雅集图》、曾鲸的《牛首八十一祖像》《娄东十老图》(南京博物院藏)等,都是明清群体肖像画的著名典范。尤其是曾鲸的再传弟子、沈韶的学生徐璋,终其一生心力创作的群体肖像《松江邦彦画像册》,更是明清时期杰出的群体肖像人物组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名画同名著、名曲一样,均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每一幅画作都体现了相应时代的画家对真善美的诠释,下笔之处无不体现着画家的精神面貌与内心情感。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增强,高等学校增加了绘画专业,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业余绘画学习中。油画作为众多绘画种类中一种,其高超的肖像画绘制技巧已成为广大油画爱好者追求的目标。《世界绘画经典教程:经典油画肖像绘制技法》是为了满足广大油画爱好者和油画专业师生对肖像画的兴趣而编写的,力求使人们快速掌握肖像画技巧的同时绘制出充满感情的画作。  相似文献   

5.
肖像画这种艺术形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绘画里,凡以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均称之为人物画,肖像画也属于人物画范畴,但不是所有的人物画都可称作肖像画。例如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插图、历史画、风俗画等画中的人物就不一定是肖像画。  相似文献   

6.
关文庆 《教书育人》2012,(24):104-105
一关于实践教学中肖像问题的思考肖像画是对特定个体形象的记录,中国肖像画传统名称为"传神""写真",近百年来人们对肖像画经过哲学、社会和人类自身变化,逐渐认识到肖像中艺术个性的理解和表现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才能在肖像创作中游刃有余。最早的肖像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西方文艺复兴的肖像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中生活形象的表现,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上升。油画肖像写生中形象的神态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领悟不到这一道理的学生在创作中容易顾此失彼。例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妇女的神态  相似文献   

7.
肖像画(Portrait),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一幅肖像就像是一方文化的空间,它以绘画的方式和自身对话,探寻表现自身的外貌、内心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纵观油画发展历程,构图、色彩、明暗和笔触都会被反复强调,能将这几点协调起来的艺术家少之又少,伦勃朗算是其中一位。他深受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明暗对比法的影响,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肖像画的构图中,伦勃朗擅长通过简单的概括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用笔触表现质感,用聚光和透视使主题突出。以伦勃朗的油画肖像作品为出发点,探索绘画语言在其不同时期的肖像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美术的根本任务是反映大自然的美和人的社会生活的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人是大自然中发展得最高级、最完善、最值得赞美的造型,同时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泰戈尔说:“人是上帝最美的创造”。肖像绘画不仅要求对形象的完美刻画,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神体现,所以在绘画形式中,肖像绘画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本节课是人像的第一节课。由于只有很少的课时,所以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人像作品欣赏的兴趣和欣赏的能力上。教材中的五幅肖像画名作,都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成为感人的艺术形象。画家运用肖像画这一形式,再现了社会生活、民族特点和人们的精神气质。画中对每个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经历和不同个性真实而生动的描绘,是对“有性格的脸”这一课题具体、形象的说明。教材中指出肖像画不仅要求形似,同时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神态。这就是传统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对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成功刻画,使肖像画的审美价值得到真正体现。由于初二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美术知识掌握程度有局限性,在接触肖像画作品时,容易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直观的感觉,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一幅作品,缺少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所以我们应从学...  相似文献   

10.
一美术的根本任务是反映大自然的美和人的社会生活的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人是大自然中发展得最高级、最完善、最值得赞美的造型,同时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泰戈尔说:“人是上帝最美的创造”。肖像绘画不仅要求对形象的完美刻画,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神体现,所以在绘画形式中,肖像绘画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本节课是人像的第一节课。由于只有很少的课时,所以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人像作品欣赏的兴趣和欣赏的能力上。教材中的五幅肖像画名作,都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成为感人的艺术形象。画家运用肖像画这一形式,再现了社会生活、民族特点和人们的精神气质。画中对每个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经历和不同个性真实而生动的描绘,是对“有性格的脸”这一课题具体、形象的说明。教材中指出肖像画不仅要求形似,同时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神态。这就是传统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对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成功刻画,使肖像画的审美价值得到真正体现。由于初二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美术知识掌握程度有局限性,在接触肖像画作品时,容易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直观的感觉,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一幅作品,缺少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所以我们应从学...  相似文献   

11.
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从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角度,探索人物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而总结出,坚持民族自身的审美精神,关爱生活,注重自我,吸收借鉴西画艺术语言,丰富发展我国人物画艺术。  相似文献   

12.
杨炯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67-68,71
工笔人物画用线条来造型称为“白描”,即用尖细而极小的毛笔单纯用线勾勒形体。线是工笔画的特点之一,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运用和表现,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的特点。线是传统工笔画的最基本形式,是主要的造型手段。线,通过熔炼而提升,这在工笔画的线描稿中体现得最为明确。画面线条的组织与安排,不仅是一种推敲经营的能力和修养,而且也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它奠定了最终的艺术之关。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是一部留在石头上的绘画,它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其表现手法以线为主,结合浅浮雕的形式,用圆、方、三角形等形态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的概括与重构,风格简约流畅。  相似文献   

14.
康熙喜爱西画,他鼓励西画创作并引进西洋画师。康熙喜爱西画透视法的空间感和肖像画的逼真感,并尝试把他认可的中外画法糅合在一起,满足他的中西复合审美要求。康熙促进了西画及其技法在宫廷画院中的传播,在西画东渐中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透过散落于经史典籍中的关于凌烟阁功臣画像的零星史料,围绕凌烟阁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展开的敕绘活动,重现凌烟阁绘制史曾经绚烂于历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元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统治阶层的民族本性,使得当时社会普遍存有一种理智、客观的"务实"心态,此外,元代所存在的民族矛盾、阶层分化以及文化冲突,使得当时隶属于不同社会阶层与文化领域的画家的绘画观念与审美倾向有着较大的差异.正是以上两点造就了元代肖像画作品中的"写实精神"以及宫廷肖像画家与在野文人肖像画家作品之间不同的艺术面貌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油画肖像创作这一课题要有长期作业的准备,写实绘画的技法程序基本是一样的,从构图、起轮廓、铺大色调,局部深入到调整完成.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美术中,肖像素描一直是素描教学的重要课程。如何在肖像素描教学当中,做一些民族绘画语言方面的探索,则是高校美术教师面临了近半个世纪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对比,儿童绘画教育应遵循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分支,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唐朝是它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唐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国富民强,所以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别开生面的发展,特别是宫廷人物画的发展在此时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大量的画家投入到人物画的创作中,张萱和周畴是当时较为典型的两位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面貌完整、色彩至今基本未变。通过研究这两位画家及其作品,我们能对唐代人物画的全貌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对当代画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