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育中的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学习反馈 惩罚针对的是儿童违反行为规范的过错行为。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注意到,“惩罚也是过失的自然后果”,作为对过失或过错行为的一种反应方式,教育中人为的惩罚实际上是对自然式惩罚的替代,它与自然式惩罚一样,都是对过错行为的反馈。这种反馈一旦与经验的来源以及学习相联系,便具有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闪光点的正面的激励,激发学生的自信与动力。惩罚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为学生过失负责的责任感。单纯的、泛滥的赏识和惩罚对学生并没有帮助,甚至产生反作用。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变“惩罚教育”为“过失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心理  相似文献   

4.
朱海英 《成才之路》2013,(22):16-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能忽视"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要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正确运用惩罚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5.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变"惩罚教育"为"过失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心理耐挫力方面,较之"赏识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瑞芹 《中小学电教》2011,(12):115-115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已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长和教师心中.但过度地强调“赏识”会使学生走向自由散漫的极端。因此适度的“惩罚”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增强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惩罚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用得科学,能起到与表扬同等的作用。如何运用惩罚手段,发挥其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在赏识教育备受推崇的今天,有人认为惩罚教育已不必要。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有它本身的原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恰当地发挥它的作用的话.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更加完美,我们的教育手段也会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惩戒与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可见教育并不排斥“惩戒”,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巧妙地实现教育的目的。惩戒教育、是通过实施批评、处罚等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从而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史峰 《班主任》2008,(8):72-72
本文作者从学生的视角,指出老师在教育学生、惩罚其过错行为的同时,侵犯了学生的诸多权利,这对广大一线班主任是善意的提醒。然而,也有老师认为,教育是使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该遵守哪些社会规范,并自觉去遵守;当学生违背时就需要教育,严重的要予以惩罚,因为惩罚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作者列举了老师的多种过失,这些处理都“过分”吗?如果这样做就是侵犯了学生的权利,那么,老师还有“法儿”工作吗?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确面对惩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惩罚教育就容易使人联想到“辱骂、体罚、虐待”等粗暴手段,其实这是对惩罚教育的误解。惩罚不等于体罚,体罚是对人身的伤害和精神的折磨,而惩罚是一种教育,是对幼儿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的前提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和信任,目的在于使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过失性行为的补偿而受到教育。如果说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行为的话,那么,惩罚教育对于抑制和规范人的消极行为则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两种教育方法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发展。一、惩罚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制裁或惩戒,是享有相关权利的人们为了保证社会规范和法律的有效性,对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行为采取的措施。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惩罚。随着"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大面积推广,人们对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把惩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棍棒教育",这严重地损害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究竟在教育活动中需不需要惩罚,目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认同的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认为,当孩子犯错误或出现行为过失的时候,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这种惩罚不该是消极的,要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8.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在任何教育中都有奖惩两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儿童的年纪小,阅历浅,奖惩的教育效果一般都较为明显。但是,也正由于儿童的不成熟,才应以正面表扬为主,运用惩罚手段应慎之又慎。对待学生的过失,轻易地采取惩罚手段,往往不会取得...  相似文献   

15.
易际培 《班主任》2003,(12):11-12
心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心灵施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罚的错误教育方法。其具体表现为: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排斥、孤立隔离、歧视侮辱、公开学生隐私和让学生当众  相似文献   

16.
许多家长都知道,惩罚跟奖励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孩子犯了错,不少家长却不知道究竟该怎样惩罚孩子。言语批评只是惩罚教育的一种形式,惩罚还包括承担错误损失、将功补过、弥补过失等。有些家长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有  相似文献   

17.
正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攻击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同时让他懂得并承担自己过失带来的后果,接受惩罚。容忍是一种强化。研究表明,当周围的人采取容忍的态度时,学生做出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都明显增加。因此,教师、同学、家长要配合起来,从学校、班级到家庭要共同作用,及时干预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惩罚?我理解的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甚至可以请出教室让学生反思其过(对所谓“请出教室”我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好简单肯定或否定);或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  相似文献   

19.
叶绮华 《时代教育》2009,(11):212-212,244
惩罚教育是一项能让学生纠正错误、增强责任感、提高耐挫能力、远离违法犯罪的有效教育手段,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惩罚必须有法可依,以尊重与关爱为前提,因材施罚,与适当的强度和频率相结合,才能将惩罚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小学场域中并非所有的教育惩罚都发挥了教育功能,有些惩罚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术,如果使用不当,易于异化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成为奴化学生肉体和心灵的工具。我们应理性审视教育中的惩罚,走出"滥用惩罚"的误区,探寻惩罚的张力和实践限度,回归"惩罚"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