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其开放型习题的编制与教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为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必须学会以客观的视角审视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本文就初中数学开放型习题编制中的不足,对其开放型习题的特征、功能、编制原则、开放型习题编制的常见策略及对初中数学开放型习题常见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传启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4,10(3):99-104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考察学生的方式和角度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初中数学考试中,开放型题目的增多便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开放型数学课件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尔光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1,(1):70-71
本文首先阐述了一个好的数学课件应达到的标准,然后对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数学课件的多功能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如何实现数学课件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1.条件开放型
这种题目中常用“当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得到什么相应的结论”的语句,在解题时,假想有了相应的结论,然后执果索因,寻找能使该结论成立的条件。该题型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猜想来得到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董爱军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0,(2):45-46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开放探索性问题是考查这种能力的新题型.所谓的开放型试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常见的类型是由条件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得出结论,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提高,系统的封闭性数学问题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更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需要.因此,开放型问题随之产生,并直接进入中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开放型问题对于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本文将几种开放型问题作一简单归类,以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一、条件开放题这类开放题的结论明确,需要求的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从结论入手,逆推其条件,其解题过程类似于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引入开放型问题,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情境,给学生的思维创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质疑并且解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探索、开放型的题目明显地增多了。这是引导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开放型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但目前,初中课本和资料中的例题绝大部分是封闭型的。这样,如何编制质量好、数量多的切合实际的开放型题目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例子总结了以下几种编制开放型题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数学实验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分析数学实验的主要内容:软件平台;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并进一步阐释了数学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数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俊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11):64-67
《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分析教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顾闻彦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24(2):53-55
《织造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内容抽象,综合性和工程应用性强,要求学生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完善自己,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引入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程意识,引导学生增强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教育部已开始全面革新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方法 ,如何在自身教学上有所突破与创新是值得我们共同来探讨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已广泛运用于法学和医学领域的案例教学法 ,迁移运用到教学论课堂中 ,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教学理论和典型案例 ,就能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达到课堂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喜峰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4):348-350
本文通过对“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总结了燕山大学自1998年以来对“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