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改制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意识淡薄 有些破产企业和相关清算部门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办理财产移交手续时,没有将档案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进行认真结算并整理移交,档案处置工作未与企业改制工作同步,造成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缺位。部分国有企业档案未按规定进行整理、移交、保管,有的随便堆放在空屋中,甚至交由个人自行存放,国有企业档案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
1 以庆祝《档案法》颁布纪念活动为契机,把档案行政执法落到实处 从2004年5月以来,河南油田档案馆积极配合企业改革工作,在改制分流企业档案处置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合企业改制分流工作,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作为首要任务列入油田企业管理工作计划中,并在全油田改制分流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把档案处置工作作为一项内容进行强调;二是利用油田电视专题报道、《河南石油报》开辟专栏和开展知识竞赛答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档案法》及有关的法规政策;三是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档案馆承担着对全油田各单位档案的监督、检查、指导的职能;四是为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确保改制分流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顺利实施,专门制定了档案整理、移交任务目标,下发到油田所属二级单位、油田机关处室,作为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考核项目.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江苏省改制企业档案处置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规,切实规范全市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避免在改制过程中档案处置混乱,造成档案损失,确保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2002年10月份,常州市档案局会同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市经贸委、市政府法制办,对全市22家大中型改制企业贯彻实施《档案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摸底,并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重点对9家大中型改制企业进行了抽查。一、目前大中型改制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这次检…  相似文献   

4.
做好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管理与处置工作是档案部门的重要任务,务必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0月12日,湘潭市委召开常委办公会,专题研究全市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会上,湘潭市档案局就全市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做好改制企业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处置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改制企业档案的转移、接收、寄存工作。改制企业档案,除合理分流部分外,今后不再移交企业主管部门,而全部移交、寄存市档案馆。对已改制完毕的企业档案,市档案馆用2—3年的时间,先国有企业,后集体企业分期分批接收进馆。  相似文献   

6.
该结合现实工作,具体提出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的意见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兰台内外》2008,(4):12-13
辽源市有市直改制工业企业55户,非工业企业151户。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把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纳入企业改制程序,与企业改制同步部署、同步运作、同步处置。截止目前,工业企业档案全部接收进馆,非工业企业档案已处置40%。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22日,湖北省枣阳市最后一个国有改制企业——市盐硝厂将改制前的档案顺利移交到枣阳市档案馆,标志着从1998年起枣阳市在册的197家国有(集体)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圆满完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金科 《中国档案》2007,(9):43-44
做好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后档案的归属与流向日益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所关注的问题。国有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企业资产的证明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做好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8年3月国家档案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对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处置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了与当地经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并在抓好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工作中取得不少成绩。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刊登一些文章,介绍各地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对深入做好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国有破产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景谷县档案局馆积极主动介入企业改革工作,按照《云南省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国有资产变动档案处置办法》,就改制企业档案的归宿问题与有关单位、部门多方协调,加强业务指导,将改制、出售企业的档案全部接收进馆保存。  相似文献   

11.
董淼观 《浙江档案》2000,(12):28-28
企业改革与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当今,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使企业档案工作贴紧企业改革,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就企业改制前的档案归属、流向,企业改制中的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以及企业改制后的档案规范化管理等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吉林省的国企改革攻坚年,为确保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档案处置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吉林省档案局积极与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协调沟通,就加强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并由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转发全省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破产企业档案是指企业破产前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活动中以及企业破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企业在资产清理、登记、评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解决企业、职工矛盾纠纷,保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连云港市企业改制工作已进行了多年,但改制企业特别是破产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显得滞后,破产企业档案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改制破产国有企业都面临着档案处置问题,本文从分析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的价值入手,阐述了目前改制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发文件、加强企业的自我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检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管作用、探索集中统一保管与接收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的新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做好改制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该指出了隆昌县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做好档案处置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科 《中国档案》2007,(11):36-36,41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调整的不断深入,上海市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工作,始终坚持国有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归国家所有的原则,将国有企业改制档案处置作为企业改制和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档案局与市国资委、各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积极联系,强化有关主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对企业改制档案处置工作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改制的力度不断加大,进程不断加快,泰州市直、区直企业已有50多家在改制中破产,大部分破产企业的档案无处可归,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清算组的棘手问题。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破产企业档案寄存业务,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服务领域的拓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积极开展档案寄存业务,使破产企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源得以妥善寄存管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了破产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朱珍红 《北京档案》2000,(10):26-27
为了及时处理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档案问题,防止流失,1998年国家档案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共同研究、联合下发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档案处置原则: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保守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机密,防止档案散失;区别情况,依法、合理处置;维护档案的安全、便于有关方面对档案的利用;有利于企业保持经营管理的连续性.规定了分类进行档案的归属与流向,其中对没有去处的档案以及部分党群、行政管理档案要求移交给企业主管部门或寄存所在地国家档案馆."寄存"成为改制企业档案存放的一种重要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湖北档案》2008,(9):5-5
9月4日,荆门市委办、市政府办在市档案局会议室召开国有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联席会。副市长何小平、市委副秘书长唐金理、市政府副秘书长舒君出席会议。市档案局、国资委、财政局、劳动就业保障局和商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舒君同志主持,主要议题是研究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印证国家历史、捍卫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改为股份、民营性质,部分企业破产。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合理确定企业原有档案的归属与流向,确保档案完好无损,关系到国有资产和国家档案的安全问题。日前,笔者对部分市州改制企业档案处置情况进行调研,对今后做好这项工作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