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六册中古诗《小池》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其情其景,美不胜收。教学时,不妨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赏析。 一、体会意境美 泉水昼夜不停地流淌,轻轻地,轻轻地,没有一点儿声响;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小池上,池面如同镜子一样,树木的阴影清晰倒映其中;蜻蜓也不再翩翩飞舞,而是恋恋不舍地停在小荷上。小池的环境是多么宁静——无声的泉水,平静的池面,停息的蜻蜓。  相似文献   

2.
《白鹭》是一篇如诗如歌的透着和谐之美的散文,诗意盎然,美不胜收。学习中,我引导学生逐入佳境,欣赏和感受白鹭的外形美、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白鹭、自然的深深喜爱之情,从而实现学习者与教师、伙伴、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而这种发自肺腑的心灵对话,很好地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学习方式的和谐之美、学习内容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4.
作家作文章讲究情真、意切、传神、具众美。读者观它、诵它、流连它,不外乎希望得到情的共鸣、意的领会、神的贯通、美的熏陶。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一、反复朗诵以求其情,画出感情线以明其幽 一篇文章总是由材料来组成,由情线来驾驭,以理智来贯通,表的理也是“人情物理”。读者须从文章的字词中读出作者之情、之意。故欣赏文章务须朗诵,要求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烂熟后,自然得其神气。其情已出,则探其幽微曲折之处。在朗读基础上,或从人物性格出发,或从故事情节出发,分别画出其性格发展线索,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曲线,这样易入情入理。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语文实验教科书,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这些优秀散文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和“动情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性质和散文特点,对散文进行“美读、品味、欣赏”三步教学法,注重审美教育、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感知美、品味美、鉴赏美的综合能力。一、美读课文,感受美美读的形成最直接地来源于朗读训练,美读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声传情,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急缓,把语言中包含的情、理、意、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大纲在阅读上要求: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大纲在阅读上要求: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散文教材集“美”与“情”于一身,更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精神。散文教材常常用看似简单的文字、平淡的语气甚至抽象的理论,传达的却是极为丰富的情感意蕴。情感的渗透甚至心灵的震撼无疑是散文教学的极致,我认为在教材的处理与使用上不能变成简单的文意剖析,而应该是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对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的共鸣;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亲切交流,与文本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做到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即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凝练、诚挚感人;注意修辞手法、句型句式的灵活运用;注重语调语速、抑扬顿挫和避免语言杂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说话"清楚连贯,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说话训练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学生的影响熏  相似文献   

9.
鲁迅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这段至理名言,前者是传授学语文的宝贵经验,他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就是这么“三识并用”取得优异成绩的;后者是提出写文章的严格要求,他创作的那些优秀篇章,哪一篇不是具备“三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一篇文章,能恰当地处理好景和情,情和意的关系,使情景交融,情意相依,就会打动人心,使人在感情的河流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愉悦,从而显现出文章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月光曲》(七册)是一篇以情动人的好课文。随着作者“闻曲→弹曲→谱  相似文献   

11.
朗读,就是有表情地读现成的作品,通过有声音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它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汉语的语言模糊性、混沌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非读不足以传出其特有情趣,古人就很注意沉浸在语言里面吟诵把玩,“因声求义,因声解文”。新时期语文教学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朗读不单是一个出声读的过程,而且还伴随着思维、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还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怎样才能依照《课标》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以促读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呢?一、提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叶老对“美读”的解释。不难发现,咱们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典范的语体文,在课文中词语丰富多采,句…  相似文献   

13.
1929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南昌城萧家巷的一个大户人家里传出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在和父亲争执。女儿希望父亲同意自己与一个中学教员的婚事,疼爱女  相似文献   

14.
美术核心素养时期中小学校的美术课究竟如何实施?美术课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下.我国中小学校美术课程如何在“规定动作”做得实、“自创动作”做得新的方针政策下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同学们,你们发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了吗?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老爷爷为我们做了形象的解释:“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把二者统一到一个循环中,完全可以理解为阅读能力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根。老师为了验证,多年来就尝试着以阅读引领写作,终于发现: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一朵流光溢彩的奇葩,它形象鲜明,感情浓烈,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富有诗情画意。她寓理于事,充满理趣;她寓情于事,以情动人,她是文学园里的奇珍。散文教学贵在美读,美思,美育。"美读"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形成读者的主体思维,获得多方面的感性材料。如读《白杨礼赞》,就感受到清新俊  相似文献   

17.
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流传千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古诗词对外翻译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取许渊冲教授译注《宋词三百首(中英文对照)》其中几篇译作,研究在翻译宋词叠字时遵循的"三美论"原则,以望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作出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译事难,译诗更难,译格律诗更是难上难。在中外翻译史上,译诗一直是一个较为艰辛而颇有争议的工作,而把格律诗译成格律诗就更不用说了。难怪鲁迅说:“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大概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才使得有人提出诗之不可译之说(见王以铸《论诗之不可译》)。这是因为“赋诗言己之志”,而“译诗则言人之志”。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景美、意美、情美的诗歌。北固山,在江苏镇江,虽不很高,但峭立长江南岸,三面临江。次,是旅途住宿之意,此处是船舶停留。因此诗人在北固山下,看到的一边是青山翠色,一边是绿水清波。所以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名停宿地点,展示启航的行程,并暗示了以下几句观察的视点,并统领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