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知不觉中,地方新闻网站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前五年拼生存,后五年求发展。现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正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8月24日晚国家体育场内奥运圣火的熄灭.令人难忘的北京2008奥运会胜利闭幕.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想得以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5.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各个电视台必播的新闻节目,反映了国家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央视《新闻联播》也在逐渐发生改版,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呆板形象,焕然一新,更加具有亲和力,被称为央视新闻"变脸"。央视新闻"变脸"成功的改变了传统的《央视新闻》的形象,增加了收视效率。  相似文献   

6.
郜扬子 《新闻世界》2008,(10):19-21
本文以时代的视角关注2008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发现其绝非普通的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可比,从政治态度、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等方面来看,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强烈印记。  相似文献   

7.
马建峰 《青年记者》2012,(22):53-54
真实地反映实际,正确地指导实际,是党和人民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要求.前者是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后者是新闻的功能性要求,而连接二者之间的则是新闻思考. 新闻思考是在真实、全面、深刻反映事实的基础上,由新闻创作主体透过事实现象,贴合时代要求,蕴涵在新闻作品中的反映主体感情、理念、见解的倾向性思考.这种思考限于新闻题材的特点(言论除外),大多不是大篇幅、直接的表达,而是隐含于作品之中,在传播过程中感染、启发、说服受众.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各地电视台的民生新闻风生水起,影响力不断增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民生新闻火爆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低俗化、琐碎化等。然而,各地电视人正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尝试,民生新闻出现了新的动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李嵘 《新闻记者》2007,(11):43-46
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08年的夏天,北京乃至全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媒体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将蜂拥而至,前来采访报道。那么,在北京奥运会筹备的过程,关于媒体方面的准备情况究竟如何呢?打开北京奥组委(BOCOG)的官方网站(www.beijing2008.cn),在首页的醒目位置上就有一个链接:"媒体运行",这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笔者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2002、2003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颁奖会,学习观摩了众多获奖佳作,并聆听了众多领导和专家对获奖作品的分析评价,对照自己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有许多新闻事件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缺乏"新闻敏感"这双"慧眼"而错失了良机.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上午,北京奥组委举行启动仪式,宣布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非注册记者使用)正式投入使用。四位北京奥运会的新闻发言人也正式与海内外媒体见面,他们的分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纵观众多的老年类媒体,在老年新闻的选择上似乎并不准确。那么老年媒体应该如何选择老年类新闻呢?什么样的老年新闻作为首选呢?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什么?”作为多年来学界争论的话题,曾经在一定时间里被指责为只关注概念,缺乏学术研究品质。然而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新闻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实用性和功利性占据新闻学研究主流的今天,一些基本问题却被束之高阁。本文试通过对杨保军先生“新闻形态论”的梳理,提出自己的几点管见。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新闻媒体出现大量以“或”字为代表的“悬疑新闻”,类似《奥巴马夫人或在白宫生宝宝》、《律师称南京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或被判死刑》等报道,渎者不知这个“或”能否“突发”还是“未发”,媒体为了抢新闻也被动地不敢不发,于是“悬疑新闻”纷纷亮相,成为新闻体裁中的“新生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的发展也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很多观众軎闻乐见的形式,其中,新闻“平民化”的趋势风头正劲。这种新的新闻形式更加注重受众的接受能力,其特点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燕 《青年记者》2012,(32):40-41
参与式新闻,也叫开放式新闻、草根新闻,指的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和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奥运会中,场内场外的参与式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实践中,成为奥运赛场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参与式新闻以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公众参与的民意张力,对我国运动员、普通民众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参与者、组织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丰富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奥运会参与式新闻的形成基础1.受众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丁晓旭  刘慧 《今传媒》2013,(2):142-143
戏仿新闻是将"戏仿"引入到新闻实践之中,对传统新闻进行"恶搞式"的摹仿,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与舆论焦点。戏仿新闻最为直接的两个特点是"假"和娱乐性。"假"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依据之上,并非凭空杜撰,"假"只是呈现给受众的表象,传达的是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同样,戏仿新闻以一种娱乐化、戏谑调侃的方式"说新闻",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暗含对社会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武书明 《新闻窗》2007,(4):29-30
打开电视看新闻,吸引观众的一定是那种新闻现场感强的重要报道。无论是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我国的“神州5号”的发射与回收,我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身临其境地与他们一同悲伤,一起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而欢呼。用一句简单通俗的话说,这就是电视新闻现场的魅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政府提升自身形象,加强对外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但体育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对抗性激烈,容易引发各类危机事件.本文以刘翔两次奥运退赛为例,探讨在体育赛事危机发生过程中,媒体如何在短期内正确引导受众、消除不良信息影响、控制负面信息散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