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正强 《青年记者》2012,(11):16-18
媒介批评的欲望、动机虽然往往是因传播实践而激起,但支撑在其背后的则是人类传播活动漫长历史的整个过程.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其思维方式与新闻传播显然有所区别,透辟的理性解析和文化阐释无疑是其话语实践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媒介批评学从西方引进大陆,中国媒介批评史的研究也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中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和开端自然也就成为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说过:“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1]”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命题,“传播即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他的著作中表达了一个想说而未点破的命题:“媒介即文化”.在他看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媒介史.西方文化经历了三次媒介革命,即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相应地,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和重新部落化三个阶段[2].用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3]”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文化与历史就在于媒介记忆.作为一种历史传承与文化传播中的特殊疾病,媒介失忆是对媒介记忆的反动,是对文化与历史的吞噬.  相似文献   

4.
媒介的走向恰好是人类的一种善果,所有思想理论和社会路径都无法摆脱它的制约,许多媒介现象也在媒介史的旋涡中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5.
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媒介常以历史记录者自居,认为没有媒介记忆就没有历史记忆.本文不否认媒介作为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但认为媒介记忆并不能等同于历史记忆,也不同意媒介记忆在历史记忆中可被忽略的观点,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新的路径是: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媒介产业发展首先要对自己的媒介市场有准确定位.时尚杂志因定位在人类社会日常生活层面上,表现出对时尚生活的展现与顺应,以符合其媒介特质与人类社会生活结合处的最佳表达,而能在纸质媒介"寒冬"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大众媒介的性别是男性的.因为大众媒介习惯于从男性视角看待问题,习惯于把女性作为观赏对象,甚至对女性的形象、婚恋评头论足.还有人说,整个人类历史都是男性化的历史,因为"男性书写"及"书写男性"是人类思想文化史既定的书写规则--历史中要么没有女性的身影,要么就是按照男性价值标准被任意歪曲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人类传播史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按照媒介学史学观点对技术和文化关系的界定,人类文明史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媒介域:文字(逻各斯域)、印刷(书写域)和视听(图像域),而随着20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演进,社会范围内图像生产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技术作为科学和理性的产物也同时对伦理和哲学层面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9.
魏景飞 《青年记者》2017,(11):30-32
人类传播方式的演变与传播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人类的语言媒介的产生到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符号系统——文字的出现,再到依赖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体,从颠覆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丰富了传播内容的早期电子媒介的出现再到使人类社会成为“地球村”的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革新了媒介信息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重新构建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是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机器媒介为划分标准, 可以把“大众传播”这一概念分为广狭两义。狭义的“大众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介必须是“机器媒介”, 而广义的“大众传播”所使用的媒介可以是“机器媒介”, 也可以是“非机器媒介”。这就扩大了现有的大众传播一词的词义, 传播史的研究范围不再仅仅是古腾堡印刷机之后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三大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四大电子媒介, 还可以是古腾堡印刷机以前的一切面向大众的传播形式, 这就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大众传播史研究的领域, 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人类大众传播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刘宏 《青年记者》2012,(22):31-33
媒介产品 人类的媒介历史并不长,这里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使用媒介,并且是为了传播信息.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人类的传播本能是什么?人类有没有传播本能?如果说有的话,它会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在重大灾难发生时,这种本能就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比如说去年的日本大地震,这时体现出来的是人类作为传播动物的一面,谣言的传播,情绪的扩散.这些在平时的传播中通常是被遮掩的.  相似文献   

12.
<正>1.传媒史话的三个核心观点1.1关于人类传播发展史的分段问题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书面语传播"和"电力传播"等三个时代;加拿大物理学家、传播学家,罗伯特·洛根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细化补充,把人类传播媒介发展历程划分为"非语言的模拟式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大众电力传播时代"和"互动式数字媒介或新媒介"等五个时代;国内有的学者,将媒介史分成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五个发展阶段。结合我们的实践感悟,我们将远古时  相似文献   

13.
与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人类对媒介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除麦克卢汉持有著名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论断外,媒介环境学家苏珊·朗格、刘易斯·芒福德、保罗·莱文森、德里克·德克霍夫等均有媒介延伸思想.他(她)们的思想中包含有“媒介是生命的延伸”、“媒介是媒介的延伸”、“媒介是世界的延伸”三个论断,这三个论断指出了未来媒介对人类三个方面的延伸趋势.未来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分析、转化数据为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服务.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媒介延伸理论所具有的指引未来意义.  相似文献   

14.
11月1~2日,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使命与责任——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主要议题有七个,分别是大众文化和媒介批评,媒体失范与媒介批评的责任,中西媒介批评史研究,两岸三地的媒介批评学术研究,媒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媒介批评实践,媒介批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探究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主流传播媒介与人类信息流动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媒介是有偏向的,不同媒介构造不同的符号环境,媒介的进化改变的是信息的本质,而人为了适应一种媒介环境会趋向改变自己的行为。结合当今的主流媒介——第二代互联网异军突起的现状,剖析其信息特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服饰,作为一种生动的信息传达媒介,既负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又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服饰传播的行为是一种信息上的直接交流,可以说,服饰传播是人类借助服饰语言和媒介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传播媒介如何作用于服饰流行,服饰流行又如何影响传播媒介,是本文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误把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作为媒介批评史的对象加以论列和叙述,将媒介批评的内涵无限扩大,侵入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使媒介批评史与新闻传播史混为一谈,无法区分其应有的学术边界,以致中国媒介批评史的研究在无形中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18.
编辑创造媒介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媒介传播史不难发现,每一种新媒介都把某种旧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因此,作为最古老的媒介:言语、文字、画面符号,几乎存在于一切后来者中.作为创构媒介的编辑人,要从时代主题的高度研究开发旧媒介的内涵,把旧的、美好的东西呼唤出来,用于新媒体的创构和发展,促进新旧媒介互补互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的阅读史也是一部媒介变迁史,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带来阅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文本的创作、形态和接受.文章在符号学理论视阈下,认为移动阅读用户文本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是文本创作从封闭转向开放,二是文本形态从单一转向多维,三是文本接受从审美转向消费.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以语言和文字两种方式传诵的.在文字发明以前,所有的历史都是口述史(0ral History).即使在被视为"信史"的档案文献中,也有相当部分是由言传口述转化而来的.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们还是主要通过档案文献来研究人类过去的活动,自那以后,当事人、见证者的证言价值被一些有识之士重新发现,并进而加以深度发掘,由此开辟出历史研究的一片新领域,这就是现代口述史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