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女》,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通过卓尔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在商业社会背景下新女性的成长和她们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作女”在今天具有代表性,是城市女性不同于往日女性的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库切在小说《福》中以苏珊·巴顿作为小说的第一叙述者,创造了一个女性叙述者形象,对西方经典《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荒岛英雄故事进行了创造性还原。苏珊·巴顿不仅因其女性叙述主体的身份而给男性文本《鲁滨逊漂流记》平添了女性视野和女性话语,而且不同于传统女性,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自觉意识的独特形象。苏珊·巴顿面对命运作出自由选择,身处荒岛困境不断质疑传统观念,最后从渴望言说到自觉发声,实现了对男权秩序与绝对价值观的跃起反叛。因此,苏珊·巴顿是一个具有超越性的女性形象和自觉的女性话语者。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家王安忆从自觉的女性意识出发,重新讲述历史,反思历史,试图颠覆男性话语中心的统治,从而揭示出女性在历史中依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凸现她们被男性中心话语所遮蔽的被压抑、被漠视、被剥夺的真实的内心生存感受。并希望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建立男女两性之间平等交流、尊重差别、互为补充、和谐共生的新型的健康关系,从而使人类发展实现最终的自由和谐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自觉地疏离男性作家所热衷的政治、历史、社会之类的宏大叙事,回归女性的经验领域,专注于女性意识的书写,在林白、陈染、王安忆和张沽等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抗和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世界进行重新书写;强调人的私人化的精神空间,以个体的生命意识来展示文学的审美追求;回到直面现实、自由书写的女性空间里,使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全面关注都市女性生存命运与个体体验的新阶段;深入到情感的内部对爱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爱的质问与怀疑。  相似文献   

5.
都市社会带来的生存领城的分野和个体意识囚禁与舒散的张力,是女性意识的温床。赵凝的小说《不明飞行物》注目于都市场景中女性所受到的来自都市社会、男性及士性自身的三重压迫,通过展示城市士性经由自我发现、自我寻找继而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迷失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实现女性主体意识完全觉醒和生存境遇彻底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艾丽斯·沃克被称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有着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从其作品中可窥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梅丽迪安》中对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独立﹑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黑人民俗的自觉运用,揭示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国家危亡的时代,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女性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导致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的一面被遮蔽,这种遮蔽直接影响了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使其作品成为男性启蒙话语的传声筒。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加强,其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男性的话语权威,确立了女性的独立身份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血玲珑》作为毕淑敏的后期作品,已经较为明显地呈现出女性意识的自觉。毕淑敏将一系列女性形象设置在"无父"的情节结构中,以女性人物来主导故事发展的节奏和脉络,更为突出的特征在于毕淑敏将女性角色置身于悲苦起伏的人生长河中,以此展现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以及独具特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话语与权力总是胶着一起,互为耦合、互为支撑,而女性话语也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女性权力意识。通过对巴金《寒夜》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家庭"中具有实在性。曾树生的女性话语表现了女性享受独立、自由的权力及经济支配权,同时女性话语(曾树生与汪母)之间存在着权力斗争。曾树生所活动的社会场景———银行是她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这个她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具有虚妄性。而汪母作为一个被剥夺了青春及经济权的绝望的女性,她在家庭中所呈现的话语权力是女性话语的伪权力。  相似文献   

10.
《青春之歌》的情节结构非常明显地渗透着50年代的时代话语,或曰革命话语,它构成了作品的表层显性结构,然而,总觉得有一条似隐非隐的闪光点洒落在那些强劲的革命话语结构中,它以一种饱满的力量潜入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暗自推动着作品的发展,也吸引着读的阅读兴趣,那就是作家遮蔽不住的女性意识,即尽管杨沫在主观上追求的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话语,但天然的生命感悟及强烈的女性意识却不时浮现出来,以一种“稳定性特征”贯穿在作品中,成为对读最具魅力的隐性线索,并推动着作品中的显性情节线索--革命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An 18th-century parable based on the Adam story offers a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rooted in communitarianism. Individual conscience arises from social norms, with a vital role for shame and pride. Emphasizing the nobility of being created in the divine image, this model overcomes shortcomings of rationalis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Moreover, the parable reads the political setting of Exodus as an antidote to the individualist failings of Genesis. The social framework enables mechanisms like conscienc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o function. The model challenges some current concep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seeing empathy as the result, rather than the cause, of mor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
赖忠先 《中国德育》2007,2(8):56-59,74
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即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除去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为善、去恶、去闲思杂虑、去为善去恶之念这四点,既是致良知的方法又是步骤。“致良知”说对今天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只有从一个人的内心意识(良知、良心)开始,才是真正的、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良心的意义与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这个人类欲望得到空前释放的世界,善或德如何起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良心的养成或可成为解决方式之一。在回顾东西方关于良心思想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人良心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指出良心可以在我们寻找摆脱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困境出路时,提供一份可资吸收借鉴的文化资源。对现代人的良心养成提出了一些建议: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体悟“畏”的观念,在道德践履中磨练良心,提升良心层次,发挥职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良心养成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良心在道德阶段和伦理阶段有着"形式的良心"和"真实的良心"的本质区别。道德阶段的"形式的良心"是个体纯粹抽象的主观自我确信,自我意识在缺乏绝对反思的情况下容易使良心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而伦理阶段的"真实的良心"是以善为普遍化要求的一种伦理设计和价值追求,规定着道德主体相应的客观行动标准和义务要求,能够避免良心走向恶的可能性。当"真实的良心"真正具有伦理性性格时,自在自为的善和自由就会实现,而现实的伦理精神就会以客观的、普遍的伦理实体定在——家庭、公民社会和国家彰显出来,真正实现了伦理对道德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与杰弗生镇就像是他自己手中的一块魔方,虽然他想呈现出人性中最为美好的一面,可是又无法屏蔽人性中邪恶的凸现,福克纳试图在自己的创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即通过批判美国南方社会中的神话过去、种族压迫、禁锢人性的妇道观和清教主义等种种弊端,唤醒人们的良知。福克纳始终相信爱的暖流一定会打破恨的寒冰,美国南方这片情感的孤寂荒原终将蜕变为能够诠释人类美好愿望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6.
“修道”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主旋律。王艮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坚持百姓日用,在百姓日用中寻找真理,在百姓日用中求得提高;修道的关键在于修心,而修好心则要坚持良知之学;学良知就要重视心悟,勿求外索。  相似文献   

17.
张哲 《海外英语》2012,(1):229-230
Jane Eyre is a famous image in literature history.Her strong will about women’s independence influenced a lot of women readers.In this thesis,we analyze Jane Eyre through her Love and conscience,female conception and Searching for home and real love.  相似文献   

18.
从良心的内涵、良心的标准和良心的性质等方面来看,良心实质上是人类道德上的一种向善意识,体现着人类的道德理想。基于这些认识,提出良心是可教的需要从良心是否先天和是否可发展两个角度来论证。良心的教育就是要提供良心发展和成熟必须的条件,并增加良心运用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能性是人在道德修养中居于主体地位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意识与客观制约性的辩证统一。人的主体意识在主体能动性发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有助于实现主体人格的自我完善 ,实现道德理想。要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必须处理好自由与必然 ,个体与普遍主体、道德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晚期,"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转换为"良知"与"知识"之辨。一般的观点认为,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道德实践,故而对经验知识有所忽略,甚至是以德性消解了知识。也有学者认为,阳明虽强调致良知之工夫,但并未轻忽知识之价值,知识有其独立的地位。事实上,阳明在论述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关系时,明确有"不滞"与"不离"的说法:良知不依见闻而有,为见闻生成之场域,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见闻之知源于意、物的分化,为良知的客观呈现,故"良知不离于见闻"。究言之,阳明既非以良知取消知识而落入泛道德主义,亦非以知识泯灭良知而落入唯知性主义,而是在承认知识价值的同时回归良知本体之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