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10篇散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文章时正遭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加迫害。1925年因支持学生运动,他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先生也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余跃军 《高中生》2008,(21):28-28
误会一次英语考试,某男生有道英译汉的题不会译,便写纸条让前面的男生写出答案传过来。不一会前面的男生便把纸条传过来了,上面写着:我也不知道。考试结束后,这个男生找到前面的那个男生气呼呼地问:"你英语  相似文献   

3.
熊益军 《班主任》2013,(2):35-35
小A行为散漫,经常拖拉作业,尤其怕写作文。一次作文课,小A实在“被逼无奈”,竞抄袭一篇文章应付了事。放学后,我叫小A到办公室,问他为何要抄袭别人的文章,小A说自己不会写。我又问:“那你为何要抄这篇而不是其他文章呢?”小A怯怯地回答:“因为这篇写得好,我喜欢这篇文章。”我的心一动,赶紧问:“你觉得它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五四"落潮期的鲁迅思想情感的轨迹,《朝花夕拾》无疑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论文着重阐发"回忆"在《朝花夕拾》中的地位、形态和意义,试图分析隐含在文本背后的、纠结于创作主体内心的现代个体与传统集体之间的矛盾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尹忠山:男,1988年生,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易家湾中心学校学生。上小学时曾获全国性小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升入中学后,连续担任班长,以及学生会、护校队、共青团干部,校心语广播社社员。2001年获全国“金世纪杯”作文大赛二等奖;2002年发表小说《荒唐的恋爱》《尊老记》等。长篇小说《悬崖上的生命》(原名《爱情一阵风》)也将付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劳伦斯个人生活经历出发 ,考察了其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俄狄浦斯情结” ,探讨了这一主题在作品中的深化及其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7.
梁蓓 《读写月报》2023,(8):15-18
<正>《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以细腻的文字、温情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而被奉为永远的经典之作。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文章入选部编版教材,《朝花夕拾》被列为初中部编版教材的第一部必读名著,其地位与重要性可见。除去《小引》和《后记》,《朝花夕拾》由十篇独立的散文构成。虽然独立,但是它们不是无序存在的,而是整装在作品集中。引导学生从“单篇”的阅读中发现“整本”的奥秘,对于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主旨、意图有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整本书的内在叙事节奏?如何实现从“单篇”向“整本”的跨越式阅读?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每一个伟大的作家,心灵都是美丽的,因而他们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鲁迅就是这样的作家。而故土情深,童心永葆,又是他的心灵美突出表现的一个方面。他曾这样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三十年代初期,鲁迅  相似文献   

9.
一进入《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仿佛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个以笔代刀、同恶势力不屈抗争的伟大斗士,此时在《朝花夕拾》中成了一个远游归来的慈爱温和的长者,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和心灵的家园中轻轻拂去岁月的积尘,而后气定神闲地娓娓向我们道出一个个生动而清晰的故事和人物———长妈妈、衍四太太、五猖会上的无常、百草园中的美女蛇……在这个摇曳多彩的记忆世界里,我最爱留恋徜徉的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充满了生趣的小小的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  相似文献   

10.
《朝花夕拾》,对于作者鲁迅来说,显得童趣了些,用语方面也简洁了许多,是值得青少年一看的作品。但是,《朝花夕拾》从本质上仍然没有改变以往鲁迅用词、思想方面"诡谲"的风格,在某些方面更突显了他这类不一样的文风。这可从《朝花夕拾》的用词、思想,以及作者三个角度来探究其"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3.感悟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思想的伟大与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抄检大观园”是一出悲剧,也是一出闹剧,它的发生是贾府内部主子之间、主子和奴才之间、奴才和奴才之间矛盾斗争激化的产物,是各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朝花夕拾",看似是鲁迅的闲散之举,如其小引中所说的"寻出闲静"。然而,笔者从越文化视角探究,发现了其"闲静"中深藏的独特性。十篇散文内容上多以绍兴为背景,包含了成长中的温馨回忆与苦难烙印。思想上,由于受越地务实、疾虚妄的先民精神和自由野性的文化土壤的浸润,鲁迅于记叙中时而展现出战斗的姿态,愤而直指"正人君子"的可憎面目;时而表现对文化的求索,反叛封建文化,追寻鲜活进步的思想,重重意蕴中彰显出鲁迅为文之深长,为人之深刻。  相似文献   

14.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既是习作单元,也是说明文专题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常规性说明文《太阳》和文艺性说明文《松鼠》。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地灵活运用两种表达策略,编者在固定栏目“初试身手”中设置了这样的练笔要求:“如果将一篇散文改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常常侧重于"术",即表面化的知识与技巧,所以常导致知识碎片化、繁杂化;阅读技巧化、平面化;解读浅层化、同质化。要超越传统的散文教学和散文阅读,就要从单纯的、低层次的"术"走向更高层次的"道"。具体策略即"一句话:散文是‘我’的""一个法:缘物—寻情—探理""一条路:走近—化为—跳出"。  相似文献   

16.
《朝花夕拾》是具有现实斗争精神的散文集。通过研读所涉篇章,我们对鲁迅的斗争行为作了一次探讨,将其斗争分为正确和错误两种类型。承认鲁迅的斗争并非全部正确,并不影响其伟大的反封建斗士形象,这对发现"真"的鲁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鲁迅《朝花夕拾》原稿与修改稿的对比,发现鲁迅在斗争中引用敌方的语句是刻意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战斗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朝花夕拾》:鲁迅的“休息”与“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花夕拾》是鲁迅寻找“闲静”的产物,但却是一种严格区别于古代小品寄情山水的“解脱”之作。鲁迅不是用他的“闲静”令我们丧失生存的意志与前进的欲望,而是试图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安宁中引发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鲁迅更愿意与我们一起来分享他对于各种生命与人生意义的“理解”。与之相适应的是,在艺术上,《朝花夕拾》超越了传统散文的“独语”形式,追求的是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朝花夕拾》被列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必读书目,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在学术研究层面,陈思和先生新近发表的论文认为:"它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成长主题,以童年记忆为核心的散文连缀形式,以及略带虚构的典型化细节塑造,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艺术作品……是我们研究鲁迅的学者有必要进一步给予重视的."[1...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备课笔记期末检查考核,有些问题我以为值得关注。诸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说话、读书、体悟情感,让学生反复地读等一些不切合教学内容,不具有实用性的阅读教学设计有很多。试想:如此的设计带进我们的课堂,怎能发挥教学设计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呢事后,在与被检查教师的交流中,他们大多承认,很多教学参考用书中就是这样写的。那么我们如何从教学参考用书中“走出来,即如何将教学参考用书中那些大量的抽象的语句变得更具有实用性呢?下面,我们看看一位优秀教师是如何做的。案例A【教参原语】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常州散文”在常州历史上尤其是文学史上颇为有名。文章对常州古代散文作了梳理、分析、归纳与总结,并介绍了《常州散文》的编选原则和编排体例,以利于学习《常州散文》的人把握精髓,也便于外界的人了解常州古代散文的源流、学派、特点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