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冬平 《天中学刊》2007,22(6):99-100
"小姐"一词有"女神"、"女巫"义,此义项常被忽略。它是从"小姐"表"称缙绅仕宦家的青年女子"义引申而来。同时,这一词义的引申也受到"先生"一词词义引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英语越来越注重考查熟词生义,熟词生义的学习和融会贯通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高考真题中出现的熟词生义进行分析和解释,发现高考英语中出现的熟词的语义范畴存在原型效应,即熟词多个义项是通过"原型义"扩展、引申而来的,并得出以下五点教学启示:重视熟词原型义项,激活学生认知思维,构建熟词义项网络,鼓励"英英"词义阐释以及结合语境分析生义。  相似文献   

3.
徐锴在传释<说文>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说文解字系传>中用于系联同源词的术语既有继承传统的"之言/之为言"、"犹"等,又有颇具开创性的"义同"、"义近"、"义出于此"等,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对同声符同源词的系连,则表现出徐锴对"声义同源"规律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4.
"爽慧"一词除含有"明慧(聪明,聪慧)"义外,还有"精神畅快、清爽"义;"怫郁"一词不仅指"忧郁,心情不舒畅",还有"形容激怒蓄积的样子"等义;"冒昧"一词除了有"冒犯,无知而妄为"和"鲁莽轻率"义外,还可指"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5.
同源词理论的皖系与《释名》系之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系同源词理论与《释名》系同源词理论,是不同类型的同源词理论.皖系同源词理论由戴震提出,其理论的核心因子则源于宋元间戴侗的"因声以求义"及明末方以智的"以音通古义之原"、"因声知义,知义而得声";而《释名》系同源词理论的创立者无疑是刘熙本人.二者不是对立的理论,后者对前者具有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词义演变的过程中,除了词义的引申,词的误解误用同样会产生新义。词的误解误用现象在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终风""谷风"和"耿耿"等几个词都存在误解误用的情况,并且这些词的误解误用义与古书的错误训释有关。具有误解误用义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成语等熟语。但目前对词语误解误用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7.
陈明富 《天中学刊》2013,28(5):73-75
"泼"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詈词,主要形成于宋元时期。"泼"作詈词是语义逐渐引申演变的结果,其语义演变轨迹为:"弃水"义→"流动""泻出"义→"漫""满"义→"泼辣""无所顾忌""胡乱"义→"凶悍""蛮横"义→用作詈词表"卑劣""可恶"之义。"泼"作詈词,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泼"构成的合成詈词,从构词语法来看,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也有少数形容词性成分;从构词形式来看,主要有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等,其中以二字格、三字格居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史语料考察概数义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的语言事实,概数义的重复表达不是语病,它只是为了满足表意的需要而没有遵守语言经济性原则;概数义的矛盾表达形式也客观存在,可利用语法结构层次和语义指向来化解"矛盾"。其实,重复表达和矛盾表达方式在语言中应该具有一定地位和存在价值。本文根据语法位置对概数词的词性进行了讨论,前置概数词为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后置概数词为表数的助词,概数词"数"、"几"为数词。  相似文献   

9.
<正>"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数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的识记、理解、积累的过程中,要有"枝丫"意识,即整体观念,要学会从词的本义推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词块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汉英语料库的检索和统计,对汉英"拉"类动词的动宾词块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考察.研究发现,汉英"拉"类动词的动宾词块共性和个性并存,汉语动词"拉"成为原型动词,动宾词块较为丰富,"拖"的带宾能力不强,动宾词块较少;而英语中"pull"和"draw"势均力敌,"pull"多与具象义名词构成词块,而"draw"则多与抽象义名词构成词块.  相似文献   

11.
《湘南学院学报》2017,(1):67-70
理论上,声训的训释词是被释词的源词,所以不能互训,否则就倒流为源了。实际上,直接推求语源的声训确实不当互训;如果被释词和训释词都可以离析共同的"义类"和相对应的"事类",则可以以"义类"为枢纽而互训。  相似文献   

12.
试析词义变异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词义变异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词义,也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词典里的词义,即词的语言义;一是言语中的词义,即词的言语义。如果说词典里的词义是标准义的话,那么言语中的词义就是标准义的变异了。对于这  相似文献   

13.
从语义学角度看,词与词之间不仅存在同义关系、反义关系,还存在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即上义词的词义包含下义词的词义.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范畴理论的框架下,探讨英汉上下义词的构成方式.研究发现,英语在上下义词构成方面,处于最上层的上义词和直接位于其下的下义词倾向于用独立的词表示,只有位于第三层次的下义词才采用"定中构词法";而汉语在上下义词构成方面,倾向于从上至下都采用定中构词法.  相似文献   

14.
短时义的界定及短时类副词的句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时间副词中,有一个小类主要表示"时间间隔短"。文章对这一小类副词所表的短时义进行了界定,区分了"时点短时义"和"时段短时义",确定表"时点短时义"的短时类副词一共有18个,并对其唯状功能、独用功能、句法位置差异及其影响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从先秦到明清时期,"行、走"的"行走"和"奔跑"两个义项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走"逐渐卸去了"奔跑"义转而承担起"行走"义,并成为汉语中表示"行走"义的常用词。而"行"的"行走"义逐渐消失,"行"表示"行走"义只出现在双音节词和书面语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将就"一词的成词,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短语"将就"的词汇化,一是动词"就"的词义制约,一是"将就"语源义及认知的影响。最早在南宋时期"将就"凝固成词,最初表示的是"迁就"义,到了元代才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勉强"义。从历时层面来看,其词义由多样性向单一性集中。  相似文献   

17.
当今词典标注混乱,既有碍于双语词典准确译义,又易使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差错。本文仅从我们日常使用的高频率词汇"是"一词出发,具体分析各类词典对其的标注,并通过查询"国家语委语料库"及"北大语料库"的调查结果出发,对"是"一词重新译义,最后,指出词类标注正确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打算"来源于宋代的"打X"结构,为表"结算"义的财务用语.南宋中后期引申出"计数、点数目"的意思.元代完成词化过程后,"打算"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引申发展:一是单纯的词义引申过程,在明代产生的"打算1"表"考虑"义,是一般心理动词;一是词的语法化过程,因为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在晚清产生的"打算2"表"计划"义,为表意愿的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9.
依照词汇语义学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汉语义位"宽""窄"在各历史阶段词位的使用、更替情况,并对义位"宽""窄"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比较。义位"宽"的语料规模远大于义位"窄",义位"窄"的演变过程更为稳定。义位"宽"的发展始于下位义场[-横向/两边]义场,下位义场[+横向/两边]表现出对[-横向/两边]义场的依附性,主导词位经历了"广→阔→广/宽"的更替。义位"窄"的发展始于下位义场[+横向/两边],下位义场未体现出依附性,主导词位相对稳定,经历了"狭→狭/窄"更替。义位"宽""窄"的演变并未同步、同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企业"一词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领域,本文通过对"企"和"业"的字义分析,发现两者字义间存在关联,为两字连用成词提供了基础。"企业"成词于1896年,最早见于《和英大词典》,其词义经历了从"事业开始"义到"期盼事业"义,再到"经济活动的部门"义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