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代是常见的修辞格之一,是用与本体事物有某种联系的其它事物(即借体)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借代与借喻不同,借喻重在“喻”(比喻):借代重在“代”(代替)。中学课文中的借代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十二类:一、特征代:即用与本体在特征上有联系的借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会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以达到突出事物特征,引起人们联想,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目的。这就是在运用借代辞格。在小语古诗课文中,借代辞格运用得很多,现简略地作一些分析: 一、用事物的特征来代替事物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中,诗人为了突出某一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往往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反衬是从反面去衬托,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采用和主体事物相反对或相迥异的客体事物去作陪衬,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让主体事物更为形象鲜明。同时运用反衬的写法,也能避免平板径直之弊,使诗的行文峰回路转,曲折生姿,开拓出新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因此,教学中通过语言因素,深入浅出地剖析反衬艺术,帮助学生领悟诗意,受到教益,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5.
据考,月亮的借代美称大约有十数种,兹分类举例如下:一、喻人法。有“素娥”“婵娟”之指称。把月当作美女,言其娇美、洁白之色貌,如杨维贞的“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  相似文献   

6.
王世平 《考试周刊》2012,(17):21-22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它,也就是改换事物的名称。它可以使人一听到名称,就联想到该事物的特点,获得鲜明的印象.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借代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两种修辞格出现的地方很多,有时会混淆不清,难于辨别,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8.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人用它们与十二地支相配记年、月、日、时,如戊戌年,辛丑月,甲子日,癸卯时等等,这是人们所熟知的。除此之外,古代文人在吟诗属文时,还常常把十天干中的某一位或某两位用来代指某种事物,即是说,从古代汉语修辞角度来看,十天干还具有借代作用。请看下面的例句。  相似文献   

9.
古诗中的名词、形容词等出于平仄、对仗、声律的要求和表现高度艺术效果的需要,往往活用。兹以小学语文教材中选辑的古诗为例,试作简要说明。 (一)形容词用如动词。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送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形容词“绿”除受副词“又”的修饰之外,还带有宾语“江南岸”。此处应训释为“使江南岸绿”。形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古典诗文入选教材的比例占到了课文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古诗。古诗不仅在言语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其社会历史背景与小学生的生活背景也有很大差异,给古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古诗教学应从儿童立场出发,引领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涵泳音韵,在多渠道理解中悟得诗意,在拓展延伸中探得诗情,在创意吟咏中记诵古诗。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所选古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动人诗句是很多的,理解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无疑对我们掌握诗歌含蓄的丰富内容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试从几个方面对小学所选古诗中的对比手法,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第一,通过具体的描绘进行对比。把两种完全相反的景象或心情描写陈述出来,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写出来的诗句就显得特别生动形象,感人至  相似文献   

12.
反衬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常用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出主体,从而突出主要事物。古代诗人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收到非凡的表达效果。小学古诗中亦有不少使用反衬手法的佳作。一、以有声反衬寂静如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的后两句,“绿阴  相似文献   

13.
一、问而不答型这一类型的诗歌只问而不写对方的回答,显得诗情隽永,意味深长,诱人想象。如唐代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门,寒梅著花未”。前二句写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朋友询问故乡的情事,写得质朴自然,纯用口语,如叙家常一般,传神地写出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心情。后两句,诗人把抒情主人公  相似文献   

14.
15.
古诗时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古诗背景、创设具体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高雅艺术的美感,又闪烁着崇高的人文精神,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其艺术魅力可谓"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文字之美古诗合辙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对仗十分工整,无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的强烈主体性特征,决定了诗歌鉴赏过程中阅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主体间性的存在与对话性存在的事实。也即,更多作为一个情感意绪的载体,而不是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载体,古典诗歌抒情主人公强烈的个体性产生了莫大的接受困境因而,在与之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以古典诗歌独特的精神建构为旨要,切近诗歌的内质。"诗界革命"的旗手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里以"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一句概要诗歌创作之精髓。并指出"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在黄遵宪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近60首(平均每册5首),可见其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出具体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标的提出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应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注重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所选古诗中,有一些诗句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对仗又叫对偶,它象古代的仪仗队那样,要求两两相对,因而叫“对仗”。对仗在修辞上的作用是加强诗的整齐美,形成诗的起伏跌宕的气势,有波澜,有变化,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长河里一朵绚丽的浪花。指导学生阅读古诗,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古诗的语言优美、凝练、形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笔者认为,古诗教学中也要重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诵读法在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