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情志观集中体现了《毛诗正义》对于文学本质的体认。在《毛诗正义》中初唐儒家试图将"缘情"和"言志"贯通,提出"情志一也"说,表达了不同于传统的诗学理想。将《毛诗正义》的情志观置于经学的阐释过程之中,探讨孔颖达等初唐儒家贯通情志的理论背景、目的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阮慧钰 《文教资料》2010,(10):15-17
情志观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历代批评家对情与志的异同作过诸多分析。本文作者从情、志在《文心雕龙》中的使用语境来辨析刘勰之情志观,并且由此尝试阐述刘勰之情志观在其赋学理论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王微要求文学创作以抒写个性主体深切、真挚的情志意气为根本,倡导文词表达应怨思抑扬、情味隽永,崇尚文学情感的审美表达动人心魄。这一文学创作观念和审美旨趣体现的正是其所处元嘉时期重情兴抒发、重形式审美之文艺思想观念和创作风尚。然而,王微的文艺思想亦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且日益盛行的极力于对外在景物作纤密描摹以求其"似",以及极尽辞采藻绘雕饰之能事以求其"新"、"奇"之审美价值取向和创作习气大相异趣。王微的这一创作观念、审美旨趣在其诗文创作及绘画艺术创作中均有鲜明的反映。本文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考辨,并探讨了其与王微个性情志及现实生命遭际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诗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者,激发情志,获得美的享受;观者,观察社会,体察政治得失、民风盛衰;群者,交流感情,达到"乐群"的目的;怨者,可以抒发心中不平之气,起到批判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骨"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蕴含着深远文化传统和当时社会风尚的关键词,由一个普泛性概念逐渐演变为美学范畴进而成为文学理论批评范畴,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风骨"是一种整体的美,向内与"气"贯通,向外则与"采"连缀,是对文学作品之情志蕴涵、体性特征与艺术及审美感染力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谢秀容 《新教师》2020,(1):70-71
"三韵"主要指音乐音响艺术所具有的"声韵、意韵、情韵"。而乐器乃乐声情意传播的有力媒介。演奏者借一乐器融合情志于琴声,传递特有情感,别具一番声情韵律。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乐器的美育功能,以丰富音乐"声韵""意韵""情韵"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一、丰富器乐听觉,凸显声韵之美(一)赏声韵之多元音乐审美的主要途径是听觉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对各种文体的论述,并提出了"体要"的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论述,在文体的基本品性和不同文体写作的关键、要领等方面,对"体要"进行解读,在事义、辞采、情志、结构等具体层面上阐释并重构"体之要"的内涵.对"体要"整体而合理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刘勰的文体观念与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情志教育是与知识教育根本不同的一种教育。与知识教育相比,梁漱溟认为情志教育更是根本的,其目的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梁漱溟把情志看作生活本身,把情志教育看作对生活的调顺和培养。梁漱溟的情志教育主要包含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梁漱溟通过对情志教育之论述,向现代教育提出了相当重要的课题,同时提供了重要的解答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歌辞之词"是叶嘉莹词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们大多是作者在宴会上的即兴之作,然后交由歌女去演唱。这种词多写美女与爱情,一般不会抒发作者显意识层面的情志,但其中的优秀之作却容易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尽管叶嘉莹详尽分析了歌辞之词独特风格的成因,但却没有对"歌辞之词"作出严格的属加种差式的定义,导致这一概念内涵模糊,外延不清。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诗论》所体现的"以人为本"、以"情志"为基础说诗的阐释精神基本上被汉儒搁置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政治伦理意义的发掘。《毛诗序》说诗基本上忽略了诗人个体情志,而着意追求诗歌背后所负载的历史沉淀,以求施用于政治。又因二者同为解《诗》之作,前已论及二者思想上的渊源,那么由具体窥见一般,可看到《诗论》与《毛诗序》的不同。一、入《诗》之内与出《诗》之外——指向的不同《孔子诗论》论诗注重《诗》的思想内涵,也有对诗  相似文献   

12.
周志恩 《新高考》2011,(Z1):32-33
托物言志是借助富有某种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来寄托特定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那些与现实密切相符的事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载体,将其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对这个思想情感"载体"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一、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  相似文献   

13.
审视观照“鲁迅作品教与学”的生成和变化,我们的期待视野总是在价值之取向、灵魂之安寄、精神之高标、情志之品味与文词之精准、文章之精妙、文势之浑厚、文学之魅力、文化之丰赡等的相互辉映彰显方面,把情志理趣几乎毫无二致地锁定在坚守激赏与游移淡出这一对情理性诉求的矛盾冲突上。而高中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意义诉求,却又仅限于解释经注疏式的逼近作者原意这一层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诗歌的表现内容,有"言志"说、"缘情"说以及"情志合一"说."诗言志"本有丰富的内涵,但作为儒家政本主义文学论纲,被人为地抽象化,于是有"缘情"说的矫枉过正."情志合一"说则是双重否定之后,"缘情"与"言志"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战国后期,屈原作为一名有着傲岸人格的贵族士大夫,在被谗见疏、流放沅湘之际仍心系故国,对南楚偏远之地的祭祀乐歌更而改之,加工润色,将一己情志和对于命运的思考倾注其中,成就了《九歌》这部伟大的诗歌。本文以《九歌》中的"爱情诗"为切入点,对《九歌》中极富魅力的人物内心世界描写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九歌》中所蕴含的"求而不得"的人生哲学与"无望而执着"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情志之情     
情志之情诗歌的情志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情:“情:人之阴气,有欲者。”并引用董仲舒的话说:“情者,人之欲也,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礼记·礼运》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给具备基本文字能力的人提供了宣泄情志、愉悦性情的广阔平台。宣泄情志的主要方式是写作博文,宣泄情志是普通博文作者的写作动机;愉悦性情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博文,愉悦性情是普通博文读者的阅读取向。宣泄情志有健康与病态之分,愉悦性情有高雅与庸俗之别。任何宣泄都要接受阅读取向的检测,博文读者对博文的点击、顶、评论(包括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都是对博文作者的奖赏。在阅读取向日趋媚俗化的背景下,坚守健康写作动机的博文作者,必须主动积极地与博文读者进行心理磨合,一方面要耐得住寂寞,一方面要在坚守健康写作动机的前提下,珍惜每一奖赏,提高博文质量。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其咏物词极具特色.本文认为,稼轩以咏物词为"陶写之具",以"气"使物,不同于宋代咏物词审美理想;基于这一审美理想,稼轩咏物词取"俯瞰式"创作姿态,极大地拓展了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并在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圣人为师"文学理论体系的完全定型是有渐进之序的。具体来说,先秦是萌芽时期,两汉是酝酿时期,魏晋是形成时期,南朝是定型时期,其中《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以圣人为师"文学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刘勰建立了严密的"以圣人为师"的文学理论体系。从圣人方面来说,有圣人之心、圣人之情志、圣人的为文之术;从一般的作家方面来看,有一般作家的心、一般作家的情志、一般作家的为文之术。在古代,崇儒、尊经、崇孔是"以圣人为师"文学理论体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思维也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四季,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可喜爱,又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让人生恨?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情志. 清、静、悲凉,是郁达夫的故都之秋,要是可能的话,他都"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这北国之秋.于是《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就成了他情志的物化. 在他看来,故都的秋是平民化的.普通人家的庭院,街道上,也无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只要你有着耐性,便能"饱尝"到那十足的秋味.那早上的碧绿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北国槐树像花又不是花的落蕊;那随处都能听得的秋蝉衰弱的残声,任何人都能见得的息列索落的秋雨,还有那都市闲人"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腔调,无不生长在民间.这秋,有着广泛的生存基础,于是尽情"尝秋"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