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六年制课本第三册第58页例1、例2。教学目的: 1.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观察、判别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铺垫1 ()里最大能填几?3× ()<224× ()<37()×2<11 ()×5<38提问 :()里最大能填几的思维过程?2 用竖式计算 :二、导入新课1 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片 ,动手操作把6个梨平均分成3盘 ,怎样分呢?请学生写出竖式 ,看着竖式提问 :被除数6的下面写6 ,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 ,横线下面的0表示什么?(表示正好分完 ,没有剩余)2 出示7个梨和3个盘子图片 ,动手操作把7个梨平均分成3盘 ,怎样分呢?分分看。归纳结果 :7个梨 ,平均分成3盘 ,每盘分2个 ,还剩1个。3 板书课题 :象这样有剩余…  相似文献   

4.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对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复习和整理后的综合与提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1)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概念。(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后者的理解,由于受整数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学生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因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所以,除数=被除数÷商-余数,对商的求法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种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到教材中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的切入点,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由具体事例抽象出概念。购物是学生们熟悉的数学问题,如“小明带了20元钱去超市…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余数”,余数是怎样产生的。2.说出试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记住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并且理解其中的道理。4.通过摆、看、算,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和归纳能力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理由。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下列()里最大的数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口答)①3×()<22,②4×()<37,③()×2<11,④()×5<38。2.独立完成课本第65页复习2。(要求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相似文献   

6.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芜湖市柳春园小学张爱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66、67页,练习三十八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7.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从算理到求商方法都比表内除法复杂,是本册书教学难点。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计算。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实现教学目标。 一、复习旧知,架桥铺路 有余数的除法需要表内除法、乘法口诀、竖式书写及商的定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基础。因此,首先要进行有联系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准备,分散难点。例如,①计算6÷2,14÷7,56÷8,54÷9;②在()内最大能填几?5×()<32,()×9×47,()×4<13,()×8<54等等,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将上面6÷2=3这道题改成7÷2,学生认为“不好做”。这样创设的情境,给学生造成悬念,接着可指导学生通过摆火柴棒,完成下列各题: 1.6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2.7根火柴棒,每3根放—堆,可放几堆? 3.8根火柴棒,每3根放一堆,可放几堆? 通过以上操作、观察、思考,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出示例题: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教师拿出两个水果盘和9个苹果,让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在课前可精心设计“愤”、“悱”的情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始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做数手指的游戏,教师出示左手四个手指,从食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拇指,循环往复,作数数示范。然后问学生:你们随意说出一个数来,老师会马上知道这个数在哪个手指头上。接着由学生说出一个数,教师判断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由学生数手指验证。最后指出: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就猜到这个数在哪个手指头上吗?学了这课后,大家就会明…  相似文献   

9.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过渡到表外除法的桥梁,也是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联系旧知,做好铺垫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是表内除法的扩展,计算方法的基础是乘法口诀,因此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前,应首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它在整个除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这里的“余数”是一个新概念,试商方法又较表内除法复杂,因此,这节内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摆、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中,明理、懂法、会算,并以此为桥梁去展开各种教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概念,弄清楚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掌握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第三册第35页(通用教材第三册,第40页)。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初步领会余数的意义,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观察、说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教材(五年制第三册)40页例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填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14.
一、概念剖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完整地理解除法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余数的概念是学生最感陌生的新概念。要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就必须使学生明白余数的由来,掌握余数的表示方法,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5.
温故而知新。教师在开展新课之前先进行基础训练,既突出了“三算结合”的教学特点,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有 组织、有控制的行为。要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就要紧扣教学目标,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现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1.根据目标,遵循规律,恰当导向。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引路”。组织复习练习要抓准新旧知识逻辑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三个重点:(1)什么是有余数除法?(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计算过  相似文献   

17.
有余数的除法是三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教师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主要教学片断概述如下。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怎样列算式? 生:能分给4个小朋友。算式是8÷2=4(人)。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后再回答。摆完小棒,发现了问题答案的学生纷纷作答。一学生说:“能分给3个小朋友。”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从具体直观开始,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从中感知到余数是怎样产生的,初步懂得什么是“余数”,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再利用前面学过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思考方法启发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求商的,懂得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原定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除法试商的方法,并且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则。有效的教学强调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用。通过这部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相似文献   

20.
浅谈有余数除法的教学铁力市第二小学李求知有余数除法是除法试商教学的基础。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因此,学生学习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把这部分内容学好,就能够比交熟练地计算有余数除法。通过有余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