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文内容大致如此: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他问啄木鸟,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最快乐。”问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问蜜蜂,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小青蛙回家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水牛、蜜蜂说的不一样呢?”妈妈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展开了三个环节:一是先让学生说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孩子们说:“看动画片最快乐”、“过年最快乐”、“逛公园最快乐”、“得到压岁钱最快乐”等等。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2.
说说写写     
练习二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看图说话画面上,妈妈和孩子正在说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快乐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它去请教啄木鸟。啄木鸟说:“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它去请教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它去请教小蜜蜂。小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咦?怎么3人说得都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课文 内容大致如此: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他问啄木鸟,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最快乐。”问水牛,水牛说:“耕地最快乐。”问蜜蜂,蜜蜂说;“采蜜最快乐。”小青蛙回家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水牛、蜜蜂说的不一样呢?”妈妈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教师在上课时主要展开了三个环节:一是先让学生说说做什么事情最快乐。孩子们说:“看动画片最快乐”、“过年最快乐”、“逛公园最快乐”、“得到压岁钱最快乐”等等。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生字,并帮助学生总结出课文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4.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森林里的医生呀……”听!森林医生啄木鸟在唱歌呢!她怎么不去工作,却在这里唱歌呀? 啄木鸟的歌声吵醒了正在睡觉的老榕树爷爷.榕树爷爷问啄木鸟:“啄木鸟医生,你为什么不去给病人治病,却在这里唱歌呀?”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介: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和妈妈。全文共分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第2、3、4自然段结构相同.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及得到的回答:第5、6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妈妈的回答。这篇童话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文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6.
狐狸找快乐     
1.常常深夜去偷鸡。白天,他害怕别人发现,所以整天都闷闷不乐。 2.他出门寻找快乐。看到啄木鸟一边啄树,一边唱歌,狐狸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快乐?”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一年级语实验教材第18课《做什么事最快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最后明白了做什么事最快乐。这篇课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快乐处方     
一位少年请教智者:“请问老人家,我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  相似文献   

9.
“最是书香能致远”,要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滋味,就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呢?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设计小学语《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教案时,我把做快乐事仅仅局限在有生命的动物之间。我问:“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回答呢?”(生开始窃窃私语)为了增加神秘感,我戴上青蛙的头饰问:“你是谁?”同学们高兴地举起了小手“我是大花猫,替主人捉老鼠最快乐。”“我是蜻蜓,捉蚊子最快乐。”“我是大乌龟,游泳最快乐。”……突然有一件小朋友把手举起,又放下,尔后又一次举起,  相似文献   

11.
戴沛伸 《湖南教育》2005,(24):43-4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的快乐……这是他的不幸。”快乐是学生求知、求善、创新的“开路先锋”。在体育课中让学生体验快乐,这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的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12.
天堂和地狱     
一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很快乐,而地狱里的人一点也不快乐呢?”上帝说:“你想知道吗?那好,我带你去看一下.”  相似文献   

13.
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像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在指导朗读《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中“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语言时,让学生想像一下“啄木鸟在大树上捉虫子,水牛在田野里耕地,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14.
何楠 《家教指南》2008,(6):23-25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所以就在孩子们欢度节日的时候,一些小朋友便异想天开:“要是天天过‘六一’,那该多好啊!”有人不禁要问:“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想呢?”回答很简单:“能够天天都快乐!”奇怪!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学习条件优越,大人照顾周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道还不快乐?不错。有一项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程洁 《教师》2012,(19):98-98
曾几何时。我们将语文教育中的阅读分解成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我们面对课外阅读的火热时,我们更需要“冷”思考。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返璞语文教育的本真?怎样的课外阅读才能够还学生以最快乐的阅读生活,让他们能够成为“自觉的阅读者”呢?我们不妨叩问:课外阅读真的“课外”吗?  相似文献   

16.
我们呼唤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什么是教育智慧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啄木鸟和大树》教学过程中,教师正带领大家体会这则寓言的寓意。这时,个别同学对啄木鸟治病救人而大树讳疾忌医这个结论提出异议。有的同学说:“啄木鸟没有爱心,它只劝说了一次就不去了,应当多去劝劝大树才对。”有的说:“大树开始身体还健壮才不听劝,如果病重时去劝他,他肯定会接受治疗的。大树本来不会死的。”  相似文献   

17.
鲍智辉 《新疆教育》2012,(7):128-128
现代的孩子需要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吗?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家长怎样才能让下一代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8.
本次考试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林欣 《少年读者》2008,(5):12-12
一位小学老师来邀请我,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 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希望培养孩子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相似文献   

20.
天堂的位置     
一位小学老师来邀请我,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 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希望培养孩子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