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间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着老师的指导作用。老师既不能“主讲”,也不能“主释”,更不能“主问”。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探究式课堂提问既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教师教学机智、专业水平、心理素质以及课堂组织能力的综合反映。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提问,精彩的艺术不但能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王建祥 《江西教育》2001,(11):42-44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只在有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巧设问题情景呢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抓住教材中的七个“点”来设计问题。一、空白点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 ,是教师运用最经常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家S·G·卡尔汉曾经说过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 ,评价教学效果 ,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就充分阐明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 ,怎样恰当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呢?我认为 ,极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准确地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一是难易的“度” ,二是时间的“度”。一、准确把握提问难易的“度”课堂提问首先要难易适度。提问过易或过难 ,都难以有效的引起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问过易 ,学生不需经过认…  相似文献   

6.
金彗  孙宁 《农村教育》2000,(5):53-5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183;G&;#183;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如何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优化教学活动,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日本著名教育家斋喜博说:老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面性提问:旨在…  相似文献   

8.
薛军 《青年教师》2010,(8):46-47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的确,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探索,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教师》2012,(28):120-120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不仅不能起到促进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一、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象分析1.提问有余,解疑不足课堂气氛看似热闹,收益却不大,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问题过简,学生对答如流,但思维得不到训练,答题兴趣不浓;问题过深,学生绞尽脑汁,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问题过大,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问题过繁,脱离学生实际。这些提问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怕老师提问,老师一提问学生就沉默不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魏秀君 《考试周刊》2011,(15):42-4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适当地运用一定的提问方法,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曾金秀 《成才之路》2011,(19):30-30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好的提问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里就涉及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提问。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缺乏科学的预想,课堂气氛表面上看上去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教师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出现提问过...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启动、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改进等.如何让数学课堂提问更科学,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提问要念好"三宇诀"--巧、活、精.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诊断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扩散,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会巧用问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一、质疑启思,相机诱导“施教之功,在于引导。”课堂教学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点拨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善于用问语质疑启思,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点燃学…  相似文献   

19.
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良好的提问艺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不断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分为置疑、诱发、评核三个阶段。本文仅对置疑阶段应当把握的原则和技巧作简要阐述。一、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一个或一组问题,实际是为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而进行交流的话题。这一个或一组问题的解决以及解决的过…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一、捕捉恰当时机,让思维一触即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例如,陈建先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