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2.
有学者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  相似文献   

3.
杨春兰 《传媒》2006,(4):7-7
3月25~26日,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5年度创新传媒颁奖盛典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举行,并揭晓了“2005年度十大创新传媒”、“2005年度十大创新传媒人物”、“2005年度十大最具成长性创新传媒”、“2005年度最具潜力创新媒体”和“2005年度最具创新传媒经理”五大奖项。  相似文献   

4.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14,(6):69-70
1.内容类型化和渠道碎片化。互联网正引发一场以技术融合创新为先导,带动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最终引发管理体制融合的变革。未来的传媒产业内容趋于“类型化”。传播渠道趋于“碎片化”。2.移动互联网重构传媒产业结构,媒体未来趋向多屏融合。如果说互联网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落.移动互联网则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移动互联网不但与社会化媒体、电子商务结合,开创出新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媒体的联动也日益频繁。多屏融合成为大传媒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2006,(2):37-37
《南方媒体领袖:2005南方传媒高峰论坛实录》最近出版。广东是中国传媒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机构的实力,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广东传媒业领导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勇于开拓,在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南方传媒高峰论坛”上,广东传媒业界和学界领导、专家,作了精彩演讲,并回答了教师、学生的提问。…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25日,二百多家中国主流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及新兴媒体相聚北京,共同见证了中国传媒的年度盛典“,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媒体”及“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等七项大奖各归其主。湖南卫视等十家媒体获“最具影响媒体”大奖。魏文彬、吴海民、张建星、张富汉等十位中国顶尖传媒人获得“2005年中国最具影响传媒人物奖。至此,历时两个月的评选活动圆满结束。在这次盛典上,来自政府、传媒界、新闻传媒院校与企业界的200多位精英人士进行了智慧碰撞并激发传媒运营与品牌战略思考,搭建起了一个顶级的媒企交流互动平台。这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4,(1):35-35
为促进我国信息学科群与传媒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推广传媒竞争与管理新观念——“媒体信息管理与开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国记协将于2004年春季举办“媒体信息管理与开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相似文献   

8.
4月28日,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十堰日报1950年7月1日创刊。62年来,秉承“新闻立报、人才兴报、创新活报、经营强报”的发展理念,创新新闻宣传,打造媒体品牌,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由9个传媒主业和7个传媒企业组成的现代传媒集团新格局,报社的事业和产业发展跻身湖北十大报刊传媒集团行列,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9.
李莉娅 《青年记者》2005,(12):20-22
《2004年-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13270亿人民币。1999年的第一次媒体投资浪潮之后,产业资本及风险投资机构纷纷进入中国传媒领域,2005年甚至被认为是以数字媒体为代表、中国媒体投资的嘉年华。而在传媒投资的大潮中,以上海复星集团为代表的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正在进行一场逐鹿以“媒体”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投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传播》承办的“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共收到115篇论文,特邀知名专家进行认真评审,评出获奖论文4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2篇、优秀奖14篇(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自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迄今为止,我国文化产业和传媒产业已经经过了11年的高速发展,传媒产业的格局在区域、市场、媒体、技术、政策、金融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张春林 《新闻界》2005,(2):33-34
有人把2005年定义为“传媒产业体制改革的攻坚年”,虽然党报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诸多原因还无法完整意义上进人产业化的轨道,但是传媒产业化的大背景必然对党报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前些年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受众流失成为制约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传媒产业改革的推进,传媒的市场化程度必定越来越高,党报如何确保自身的受众份额十分关键。因此,我们认为党报要雄风再振,必须调整自身的受众策略,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受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报业集团化管理与运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传媒的事业、产业双重属性,喉舌、经营的双重功能已被广泛认同。传媒业固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使之成为知识时代社会的主导力量之一。以传媒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信息服务产业已经显示出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的市场潜力,而媒体产业发展是传媒业增强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必然趋向。在传媒产业化进程中,行之有效的实践依赖于富有创新的理论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今年6月上旬本杂志社承办的“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期间,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从这一期起,以专题的形式选择部分论文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4.
5月24日,200余名各路传媒人士聚会北京,探讨“21世纪全球传媒产业投资战略与盈利模式”。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传媒产业论坛”颇受众多媒体的关注。20多位传媒界权威人士登台演讲,“传媒产业及  相似文献   

15.
传媒读库     
《新闻世界》2009,(5):155-155
“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 [内容介绍]本书为中国“媒介军师”对传媒产业发展的最新思考,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大众媒体公信力的调查报告。上篇主要包括关于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传媒发展:从“增量改革”到“语法改革”——小议中国媒介改革逻辑的转型,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16.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3,(5):2-3
今年传媒产业规模或超8800亿元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13传媒发展论坛暨《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报告预测,中国传媒产业2013年将持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速,预计今年总体产业规模将超过8800亿元。报告认为,今天的传媒产业主要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构成,相互交叉融合、演变出无数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主编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传媒蓝皮书”。5月26日上午,“2005年《中国传媒蓝皮书》成果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据崔保国介绍,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系列已是一个知名品牌,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第一本“传媒蓝皮书”分总报告、宏观视野、报纸产业、期刊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电视产业、广播产业、电影产业、新媒体产业、国际传媒产业等十章,对传媒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在附录中收录了《2004年中国…  相似文献   

18.
郑瑜 《当代传播》2005,(5):23-24
当今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的新时期,传媒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媒体产业化是媒体增强规模实力的必然趋向。而行之有效的实践依赖于富有创新的理论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15-19日,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了16个主题会议,分别涉及“传媒产业:全球化和多样性”、“电信、新技术与传媒经济”、“印刷媒体、广电新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新闻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成了众多高校共同面对的课题。2005年11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了内地首个自负盈亏的校园媒体——接力传媒,2006年3月底,笔者赴京对此校园传媒进行调研,之后又关注半年之久,发现这是内地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文接下来便向读者展示它的特点,以供借鉴。接力传媒的创办背景200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蔡雯对密苏里新闻学院进行调研时,该院自办商业学生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蔡雯的极大兴趣,为以后接力传媒的创办提供了借鉴。“创建于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