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面临着文化生产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西方文化渗透、文化对外传播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要通过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感...  相似文献   

2.
何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强"在哪里?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关论述的整理,本文将"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的内涵归结为:文化底蕴深厚、意识形态影响力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强、国民综合素质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关系国家命脉的划时代的意义。文化"三自"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诉求。不断落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应转变竞技体育发展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发展原则,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树立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打造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塑造国家体育文化形象,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竞技体育全球化流动机制,加强国际互动,将"中国模式"和"中国品牌",传向海内外,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建设体育强国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5.
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形成与国家实力相对称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蓓 《机械职业教育》2021,(6):39-41,46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将促进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要体现"四个服务",要基于中华文化和"产教融合",建设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体系,服务于"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而且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我们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契机,探求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即提升国民素质,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重塑集体主义道德理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民族伦理精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凝练核心价值,构筑可持续的文化范式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的战场,文化影响力越来越成为构建国家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环节。我们需要关注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态势,总结面临的问题和实践难点,提升中国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彰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践逻辑的一脉相承。当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更应发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凝心聚力的作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紧迫性和使命感,人民是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享受者。因此,从多维层次去关注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民主体性,能充分体现人民强、国家强、文化强的文化发展逻辑,反映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论文将以《卧虎藏龙》电影配乐中民族乐器的运用为论题,通过分析具有"东方色彩"的电影配乐,展示在该电影中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成效,并提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社会的核心价值有着密切的关联,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作为中国歌剧人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注重中国歌剧的建设;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是国际软实力代表的一部分,有利于树立和宣传国家形象,它好比一张有着中国特色人文艺术额"名片",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实践经验,也要俯视新时代剖面、回应时代之问。列宁立足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列宁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巨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文化现象,结合新时代特点与矛盾,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必然,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13.
分析新时代文化以及文化强国的内涵,掌握新时代文化和文化强国的基本特征,在认同、遵循和担当中增进文化自觉,在传承、借鉴和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的创作指向,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改革创新,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辩证统一。"双一流"大学建设与文化自信具有耦合关系,大学的基本职能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任务决定了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文化自信作为支撑,而文化自信又在"双一流"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得到体现。需要在文化自信引领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重要来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时代指引,实现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具有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价值属性,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转化为国民素质文化、开创中华民族文明新局面的实践属性,形成强大发展动力、推进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以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现实属性。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典型民族性、突出人本性、鲜明时代性和坚定政治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目的,进行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手段,四个方面互为一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抵御西方文化侵蚀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借助"高势位"建设,通过对社会主义文化"高势位"建设内涵、必要性的论述,探寻社会主义文化"高势位"建设的有效路径。其路径包括: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国际影响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物质基础,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原创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重构来说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一个原创力匮乏的国家和民族,其执政党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削弱和制约。具体分析中国文化原创力匮乏的症结所在,采取措施提升中国文化原创力,既是中国共产党重获文化原创力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全面兴盛的强国。它是一个人的现代化、社会经济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的文化发展、和谐的社会发展以及治理的现代化的强国。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构社会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教育体系。它具体包括:促进人的现代化需要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现代化需要的混合教育形态体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国际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数字化教育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现代化的民办教育体系;促进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高校整体建设框架内的薄弱环节。在我们日渐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掘和重构高校文化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对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以分析,重新找寻高校核心价值,以人为本,才能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